禽流感

2014-03-12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病。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正式将由A型流感病毒的强毒株引起的禽流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并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疫病。病毒侵犯鸡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主要病理变化是口腔、心外膜、体腔浆膜、肌胃角质下层、十二指肠黏膜点状出血,多器官的变性、坏死和炎症。

  一、病原及致病机理

  禽流感的病原是正黏病毒科(Orthom 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 fluenzavirus A)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基因组由单股负链8节段RNA组成,分别编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膜基质蛋白(M1和M2)、核蛋白(N)、非结构蛋白(NS1和NS2)、聚合酶(PA、PB1和PB2)。其中HA和NA具有高度变异性,HA蛋白具有细胞融合功能,其HAl - HA2裂解位点存在连续多个碱性氨基酸,是决定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的关键分子基础;NA具神经氨酸酶活性,对病毒装配后的释放与感染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的主要靶蛋白;M2具有离子通道活性,对病毒侵入细胞后HA发挥融合功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金刚烷胺类抗病毒药的主要靶蛋白;PA、PB1及 PB2与基因组RNA共同构成转录与复制的功能复合体;NS1功能与拮抗宿主细胞a、β干扰素有关。典型的A型流感病毒粒子具囊膜,直径约l00nm,但通常呈体积较大的多形型,对脂溶性溶剂敏感,高温下迅速失活。A型流感病毒可通过不同亚型或不同毒株间病毒基因组节段重配,以及基因组R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突变,导致流感病毒致病性、抗原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变异。根据HA及NA抗原性的差异,A型流感病毒分为15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目前从禽类已分离到全部15种不同的HA亚型和9种NA亚型,因此禽类、特别是水禽和迁徙鸟被认为是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近代史上人类曾3次暴发流感,其病原HIN1、HIN2及H3N2亚型病毒均与禽源流感病毒有密切相关。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侵犯各种家禽、鸟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最为严重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以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其病原均为H5、H7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且均由相同亚型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HA裂解位点插入连续多个碱性氨基酸突变而来。国内外均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致人死亡的报告,但目前认为,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尚未具备水平传播的能力。

  流感病毒表面HA蛋白必须首先裂解为HA1和HA2两个亚单位,方可侵入宿主细胞。H5和H7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由于HA裂解位点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可被机体大部分组织细胞内广泛存在的蛋白酶裂解。此外,裂解位点附近氨基酸的糖基化对HA蛋白裂解有重要影响。有实验证明,有的毒株NA的C-末端有一个赖氨酸残基,它能结合血液纤溶酶原并使之变为纤溶酶,高水平的纤溶酶可直接裂解HA;如果NA 146位氨基酸发生糖基化,则NA不能结合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并使之变为纤溶酶,也就抑制了HA的裂解。病毒侵入肺、心、脑、肝、脾、肾、胰等各种组织器官内复制,引起宿主细胞凋亡及严重的急性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导致禽群100%的死亡。H9亚型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裂解位点一般仅有1~2个碱性氨基酸,只能为呼吸道或消化道内存在的类胰蛋白酶裂解,一般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限性感染症状,并导致条件性致病原的继发感染;H9亚型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还可诱发蛋鸡生殖系统的感染,导致产蛋率严重下降;上呼吸道某些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可释放促进HA裂解的蛋白酶,增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加剧临床症状并增加死亡率。消化道和呼吸道内增殖的病毒不断随粪便或分泌液排出,在外界环境中有很强的抵抗力并存活相当长的时期,通过污染水源、饲料或鸡舍内设施而呈水平传播感染。毒血症阶段,产蛋禽所产出的蛋携带病毒,通过垂直感染途径可使病毒进一步扩散。

  多种家禽和野禽是本病的自然贮毒宿主,野禽通常为隐性感染,而家禽中以鸡和火鸡的易感性最强,鸭、鹅等水禽类易感性较差。一般认为带毒的候鸟可造成本病的世界性传播。本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引起禽类感染。侵入机体内的病毒可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繁殖。H5或H7亚型的某些强毒株也可引起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进一步侵害气管、肺、心、肝、脾、肾、脑等器官,引起组织损伤。

  二、病理变化

  禽流感病毒不同毒株的致病力不同,而且随着感染鸡的年龄、继发感染、饲养管理等的不同,病禽生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有明显差异。鸡或火鸡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出现厌食、沉郁、窦炎、呼吸障碍,产蛋率及蛋品质下降,排出黄绿色稀粪,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不高,这取决于是否有严重的继发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d,病程为1~2d。发病后体温迅速升高达43.3~43.4℃。病鸡表现为头颈部水肿、发绀、失明、惊厥、瘫痪,病死率可达100%。水禽对禽流感病毒较不敏感,但近年来鸭、鹅感染H5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表现为窦炎、腹泻和死亡率增加。

  三、镜检病变

  以充血、出血、变性、坏死和血管周围形成淋巴细胞管套为特征,主要发生在心肌、脾、肺、脑、胰、肉垂,其次为肝和肾。肝、脾、肾、脑、胰有变性坏死灶。脑组织为非化脓性脑炎,血管周围管套、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肺脏通常为间质性肺炎,继发细菌感染时,为支气管肺炎。此外,还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胸膜炎与腹膜炎。由于毒株不同,除了共有的病变外,还有各自的病变特征:如有的毒株引起多发性坏死灶,有的毒株引起明显的胰腺坏死,有的毒株引起心肌炎。
  火鸡感染强毒时,可引起伴有腺泡细胞广泛性坏死的胰腺炎。在肝、脑、脑膜、心肌、皮肤等组织器官可见变性和坏死性变化。

  四、剖检病变

  H9亚型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时,多数病禽的病变特点为气管、窦、气囊和结膜的轻度到中度的炎症;产蛋鸡卵巢出现退行性变化并累及输卵管。剖检时见窦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黏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黏膜水肿,气囊壁增厚,有纤维素性或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可见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腹膜炎或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卵巢出现退行性变化并累及输卵管,输卵管内有渗出物。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时,最急性病程常无明显剖检病变。如病程稍长,则剖检病变严重,头部、颈部、腿部皮下水肿、出血,皮肤、肉冠、肉垂出现白色坏死区,胫趾关节肿胀、出血。主要的病变包括口腔、心外膜、体腔浆膜、肌胃角质下层、十二指肠黏膜点状出血;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实质器官出现黄白色病灶,呈斑点或条纹状;气囊、腹腔、输卵管表面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也常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肺发生实变,有时见黄白色病灶;窦腔扩张,内有渗出物。有的毒株还可引起淋巴组织发生坏死,脾脏外观呈斑驳状。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