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鹅总量占全球九成多 产业化却落后鸡业十年

2017-09-25来源:新禽况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我国鹅养殖量占世界总量的93.2%,占据绝对地位。但产业化程度却远远未达到现代化畜牧业的标准,在新形势下还需继续做强我国的养鹅业。
 
  2017年9月21日在河南信阳市,由中国畜牧业主办的第七届(2017)中国水禽发展大会隆重召开,行业专家就我国鹅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梳理。

  年出栏5.7亿只,但产业化难度高
 
  近几年来,我国养鹅业保持着稳步地发展态势。从2014年年出栏量4.5757亿只发展到2016年的5.7154亿只,占到世界的9成之多。据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数据,我国养鹅业集中在消费和饲料原料产区,以广东产量最高,约9000万只,其次是四川、江苏、黑龙江、山东、河南、吉林、辽宁等省份。
 
  中国畜牧业协会鹅业工作委员会主席张康宁表示,目前各地以饲养地方品种为主,国外品种多用于生产鹅肥肝。种鹅经营模式多样,多以孵化厂为龙头和纽带,带动种鹅饲养和鹅苗布局,开放式棚舍较为常见。肉鹅养殖多以农户为主,也有部分饲料厂、孵化厂、屠宰厂与农户合作,但总体养殖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十多年来与鹅打交道,相比其他家禽,鹅的产肉产蛋效率太低,且还存在季节性繁育的特征,一点都不怕人,还攻击人。有时我就想,我们的祖先驯化鹅或许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观赏的。”张康宁颇有感慨,江苏立华年出栏肉鹅140万只,但12年来只有2年赚钱,可见鹅的产业化之艰难。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何大乾赞同道,我国养鹅业还远未达到现代化畜牧业的标准,在很多内外制约因素以及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行业还未起来,消费已经下行”,面临着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
 
  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专门化饲料生产能力严重不足、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养鹅设施设备落后、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落后、疾病疫苗缺乏、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组织化专门化程度不高、养殖效率底下等。这需要行业研究者和从业者在接下来的时间克服难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从粗放型到集约化,养鹅业转型进行时
 
  相比于养鸡行业,目前养鹅业依旧落后10年左右。张康宁分析指出,我国鹅业要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解决鹅育种、生产性能低、季节性生产等问题。
 
  环保压力下的升级转型
 
  在食品安全、环保新形势下,还有不少养户处于水面养殖、散养状态的养鹅业,不得不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鸡和鹅的环保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旱养的鹅面临的压力比较小,水池饲养环保反而查的比较严。”张康宁强调,养鹅前一定要把环保考虑在内,根据环保解决方案设计养殖场结构,未雨绸缪。
 
  提高鹅繁殖性能迫在眉睫
 
  长久以来,地方品种的种鹅产蛋性能低、肉鹅整齐度较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特征。引进快大鹅杂交本地鹅用于提高生长速度,或引进小型鹅杂交本地鹅提高鹅的繁殖性能,杂交效果多不理想。
 
  反季节的鹅苗鹅价远远高于正常季节依旧常见,说明广大养殖户尚未掌握反季节产蛋技术。
 
  张康宁分析,一是异地适应性差,二是鹅的择偶性等特点决定品种间杂交的受精率低、孵化成绩差,三是没有掌握就巢性、性成熟等遗传规律,四是品种间的生产周期不同步。
 
  何大乾也指出,目前鹅业企业开展育种的很少,开展专业育种的少之又少,加强高繁殖性能的肉鹅新品种培育,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肉鹅专门化品系,培育高效肉鹅配套系,成为今后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目标之一。
 
  营养标准缺乏
 
  此外,鹅业还面临着营养标准缺乏,饲料配制技术落后,疫病防控压力较大的难题。养殖户用鸡饲料、甚至猪饲料喂鹅,用鸡疫苗免疫鹅、甚至无苗不免的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何大乾建议,根据各地肉鹅饲料资源情况,继续系统评价我国肉鹅饲料营养价值,创建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营养需要,制定我国肉鹅品种的饲养标准。改进肉鹅饲养方式,建立新型高效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保障我国肉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庆幸的是,虽然养鹅业比较落后,但多数养鹅大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创新,养鹅业得到了良性发展。且消费者对鹅产品定位高,多购买烧鹅、烤鹅、卤鹅等加工制品,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消费,市场潜力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