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期货的历史使命

2013-11-27来源:鸡病专业网采编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作为中国畜牧业首个期货品种,鸡蛋期货的面市,对鸡蛋行业乃至整个畜牧业而言,都意义深远。它的推出,迎合了行业发展的时势,而未来它的退出,将是行业发展高度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
  千呼万唤始出来。11月8日,民间呼吁多年的鸡蛋期货终于破壳而出。上市首日,交投活跃,当日单边成交量17.5万手,成交额高达71.2亿元,持仓量3.3万手,堪与“大品种”相媲美。
  迎合时势
  鸡蛋期货的上市,契合了当前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形势,为将来畜牧业的规范发展打开了广大的想象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产业发展迅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共计8,221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生猪存栏47,492万头;生猪出栏69,628万头。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牛奶3,744万吨。虽然近些年来畜禽产业发展迅猛,但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幅度大、经营风险高,客观上需要市场提供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
  于是在2012年,证监会为畜禽产品期货打开绿色通道。2012年初,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启动鸡蛋期货开发工作。
  为何鸡蛋打头阵?
  鸡蛋是我国菜篮子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产品。我国鸡蛋总产量已经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总量约占全球的40%。
虽然蛋鸡行业发展迅猛,但市场风险、养殖污染、疫病等问题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蛋鸡行业的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养殖者的生产规模偏小,盲目进入和退出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鸡蛋价格波动也比较大,养殖户和批发商面临的市场风险较高。因此,企业及养殖户对规避风险有着强烈的需求。
  而从期货设计的角度看,鸡蛋价格波动大且频繁,而且鸡蛋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虽然供应量庞大,但由于规模化养殖程度低,供应量也不可能为少数人所垄断,因此,这些都非常契合期货设计的要求。至于规格或质量的量化和评级,由于国际上美国和日本都曾经发行过鸡蛋期货,直接借鉴他们的经验就是一个选择。
  此外,从畜牧品种来看,相比肉牛、生猪和肉鸡,鸡蛋的价格最低,拿鸡蛋试手,即使出现了问题,将来也更容易控制。而鸡蛋期货的运营成功,则可以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现有的期货品种,如大豆和玉米期货,形成协同作用。大豆和玉米是鸡饲料的主要来源,它们与鸡蛋同时在大商所上市交易,有利于形成品种集聚效应,便于投资者同时跟踪关注三者价格关系,进行套保套利操作。
  鸡蛋期货的功效
  鸡蛋期货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提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为鸡蛋市场提供价格发现和价格平抑的功能。美国的鸡蛋期货在这方面就曾经做出过表率,1961~1965年间,美国鸡蛋期货价格年度最高点与最低点平均价差比1941~1945年降低了29.9%。随着产业客户参与鸡蛋期货的比例不断增加,美国鸡蛋价格波动的幅度明显降低。
  蛋鸡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利用鸡蛋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还可以通过鸡蛋期货的走势来了解鸡蛋的供需状况,这样便于更好地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集中补栏,集中上市。另外,鸡蛋期货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和玉米期货构成了蛋鸡养殖业完整的避险链条,有利于全面管理蛋鸡生产,提高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鸡蛋期货的平稳运作,也将为未来生猪、肉鸡、肉牛等其他畜牧业的生鲜期货品种开发提供经验。以小小的鸡蛋为突破口,首先填补了中国畜牧业期货品种的空白,并以此为基础,将来再陆续推出生猪、肉鸡等期货品种,不仅会助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的加深,也有利于中国期货产品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鸡蛋期货何时退市?
  鸡蛋期货刚推出就谈退市,其实并非指向期货交易设计层面,而和产业发展成熟度紧密相关。
  鸡蛋期货其实不是新鲜事物,美国很早就推出了鸡蛋期货,但现已退市。1874年,美国的一些经销商在芝加哥成立了农产品交易所;1898年,鸡蛋和黄油经销商退出了农产品交易所,成立了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1919年,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正式更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CME成立后就推出了鸡蛋期货,该期货品种一直持续到1982年。美国的期货交易也曾有过风光时期。1960~1961年间,美国的鸡蛋期货交易达到高峰,在当时的期货上市品种中,鸡蛋期货的成交量和成交额仅次于大豆和小麦。但是后来为什么退市了呢?如果考察现在美国鸡蛋产业的集中度,答案就昭然若揭了。根据美国2007年的农业普查结果,2008 年美国蛋鸡总存栏量为2.8亿只,其中6 家存栏量在1100 万只以上的蛋鸡场就占到全国总存栏量的42%,这种高度集中的养殖模式确保了鸡蛋稳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其价格波动因素大大减少,价格发现功能也基本缺失。但这种垄断发展的局面,其实已经有违期货设计的原则,因此,美国鸡蛋期货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交投日益清淡乃至退出,不是期货设计的失败,而是顺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中国蛋鸡行业正在走集约化养殖的道路,但与美国同行相比,产业集中度非常低。《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显示:中国蛋鸡年存栏量在5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只有17个,存栏量合起来才1343.3万只。年存栏量在2000~10,000只的养殖场(户)达到了239,445个,这种规模的养殖场贡献的存栏量最多,合计9.6亿只。
  毫无疑问,中国蛋鸡未来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空间巨大。美国的鸡蛋期货品种上市交易了60年,我们倒是乐于见到中国鸡蛋期货更早退市。但目前看来,任重道远。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