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2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7 |
辽宁省 |
18.06 |
18.08 |
-0.02 |
-0.19 |
24 |
吉林省 |
18.12 |
18.17 |
-0.05 |
-0.15 |
22 |
黑龙江 |
18.15 |
18.22 |
-0.06 |
-0.23 |
|
华北 |
23 |
北京市 |
18.13 |
18.26 |
-0.13 |
-0.57 |
18 |
天津市 |
18.44 |
18.42 |
0.01 |
-0.40 |
28 |
河北省 |
18.05 |
18.09 |
-0.04 |
-0.25 |
21 |
山西省 |
18.17 |
18.09 |
0.07 |
-0.09 |
19 |
内蒙古 |
18.25 |
18.23 |
0.02 |
0.00 |
|
华东
|
9 |
福建省 |
19.08 |
19.21 |
-0.12 |
-0.35 |
3 |
浙江省 |
19.40 |
19.40 |
0.01 |
-0.40 |
16 |
江苏省 |
18.48 |
18.49 |
-0.01 |
-0.37 |
26 |
山东省 |
18.08 |
18.06 |
0.02 |
-0.16 |
11 |
安徽省 |
18.74 |
18.79 |
-0.05 |
-0.17 |
|
华中 |
12 |
江西省 |
18.70 |
18.64 |
0.06 |
-0.35 |
17 |
湖北省 |
18.46 |
18.44 |
0.02 |
-0.13 |
25 |
河南省 |
18.11 |
18.12 |
-0.01 |
-0.12 |
10 |
湖南省 |
18.76 |
18.70 |
0.05 |
-0.14 |
|
华南 |
5 |
广东省 |
19.30 |
19.41 |
-0.12 |
-0.39 |
6 |
广西 |
19.26 |
19.31 |
-0.05 |
-0.24 |
1 |
海南省 |
20.22 |
20.30 |
-0.08 |
0.32 |
|
西北 |
15 |
陕西省 |
18.58 |
18.52 |
0.06 |
-0.04 |
13 |
甘肃省 |
18.64 |
18.72 |
-0.08 |
-0.52 |
14 |
宁夏 |
18.63 |
18.75 |
-0.12 |
-0.27 |
20 |
新疆 |
18.24 |
18.37 |
-0.13 |
-0.26 |
|
西南 |
8 |
重庆市 |
19.16 |
19.26 |
-0.10 |
-0.14 |
7 |
四川省 |
19.20 |
19.26 |
-0.06 |
0.14 |
2 |
云南省 |
19.55 |
19.73 |
-0.19 |
-0.05 |
4 |
贵州省 |
19.37 |
19.20 |
0.16 |
-0.06 |
|
全国 |
有83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8.69 |
18.72 |
-0.03 |
-0.22 |
|
2016年07月22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1 |
辽宁省 |
17.85 |
17.98 |
-0.12 |
-0.23 |
17 |
吉林省 |
18.03 |
18.10 |
-0.07 |
-0.17 |
14 |
黑龙江 |
18.15 |
18.22 |
-0.07 |
-0.01 |
|
华北 |
24 |
北京市 |
17.80 |
17.75 |
0.05 |
-0.32 |
25 |
天津市 |
17.79 |
17.75 |
0.04 |
-0.36 |
22 |
河北省 |
17.85 |
17.89 |
-0.04 |
-0.28 |
20 |
山西省 |
17.94 |
17.95 |
-0.02 |
-0.21 |
19 |
内蒙古 |
18.00 |
17.70 |
0.30 |
0.00 |
|
华东
|
13 |
福建省 |
18.29 |
18.43 |
-0.14 |
-0.39 |
4 |
浙江省 |
18.93 |
18.77 |
0.16 |
0.13 |
27 |
江苏省 |
17.57 |
17.63 |
-0.06 |
-0.05 |
26 |
山东省 |
17.71 |
17.64 |
0.07 |
-0.17 |
11 |
安徽省 |
18.46 |
18.47 |
-0.01 |
-0.03 |
|
华中 |
10 |
江西省 |
18.59 |
18.49 |
0.10 |
-0.22 |
18 |
湖北省 |
18.01 |
18.10 |
-0.09 |
0.01 |
23 |
河南省 |
17.83 |
17.85 |
-0.02 |
-0.17 |
8 |
湖南省 |
18.69 |
18.56 |
0.13 |
-0.00 |
|
华南 |
7 |
广东省 |
18.72 |
18.80 |
-0.07 |
-0.45 |
6 |
广西 |
18.76 |
18.87 |
-0.11 |
-0.24 |
1 |
海南省 |
20.50 |
|
0.00 |
0.00 |
|
西北 |
12 |
陕西省 |
18.32 |
18.30 |
0.02 |
-0.04 |
16 |
甘肃省 |
18.05 |
18.17 |
-0.11 |
-0.25 |
15 |
新疆 |
18.10 |
18.12 |
-0.02 |
-0.36 |
|
西南 |
3 |
重庆市 |
18.94 |
18.73 |
0.20 |
0.14 |
9 |
四川省 |
18.63 |
18.71 |
-0.08 |
0.06 |
5 |
云南省 |
18.92 |
19.13 |
-0.21 |
0.12 |
2 |
贵州省 |
19.19 |
18.93 |
0.26 |
0.11 |
|
全国 |
有45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8.36 |
18.27 |
0.09 |
-0.06 |
|
2016年07月22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19 |
辽宁省 |
17.71 |
17.78 |
-0.07 |
-0.13 |
15 |
吉林省 |
17.82 |
17.85 |
-0.03 |
-0.13 |
13 |
黑龙江 |
17.92 |
17.92 |
0.00 |
-0.15 |
|
华北 |
24 |
北京市 |
17.10 |
17.10 |
0.00 |
-0.73 |
25 |
天津市 |
17.09 |
16.89 |
0.20 |
-0.63 |
23 |
河北省 |
17.38 |
17.43 |
-0.05 |
-0.28 |
17 |
山西省 |
17.80 |
17.78 |
0.01 |
-0.18 |
|
华东
|
4 |
福建省 |
18.52 |
18.57 |
-0.05 |
-0.22 |
8 |
浙江省 |
18.33 |
18.41 |
-0.08 |
-0.44 |
27 |
江苏省 |
16.52 |
16.53 |
-0.01 |
-0.10 |
26 |
山东省 |
17.03 |
16.98 |
0.05 |
-0.20 |
14 |
安徽省 |
17.84 |
17.99 |
-0.16 |
-0.09 |
|
华中 |
9 |
江西省 |
18.30 |
18.18 |
0.12 |
-0.03 |
21 |
湖北省 |
17.54 |
17.46 |
0.09 |
0.15 |
22 |
河南省 |
17.43 |
17.46 |
-0.03 |
-0.22 |
7 |
湖南省 |
18.35 |
18.29 |
0.05 |
-0.04 |
|
华南 |
6 |
广东省 |
18.39 |
18.54 |
-0.15 |
-0.29 |
5 |
广西 |
18.41 |
18.64 |
-0.23 |
-0.39 |
1 |
海南省 |
20.40 |
20.40 |
0.00 |
0.00 |
|
西北 |
16 |
陕西省 |
17.81 |
17.77 |
0.04 |
0.29 |
20 |
甘肃省 |
17.69 |
17.89 |
-0.20 |
-0.24 |
12 |
宁夏 |
17.95 |
|
0.00 |
0.20 |
18 |
新疆 |
17.80 |
17.87 |
-0.07 |
-0.45 |
|
西南 |
10 |
重庆市 |
18.25 |
18.30 |
-0.05 |
-0.02 |
11 |
四川省 |
18.20 |
18.40 |
-0.20 |
0.07 |
3 |
云南省 |
18.56 |
18.65 |
-0.08 |
0.66 |
2 |
贵州省 |
18.77 |
18.30 |
0.47 |
0.19 |
|
全国 |
有43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7.96 |
17.98 |
-0.02 |
-0.04 |
|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收购调运不畅 猪价仍将持续稳中震荡调整【2016年7月22日】
全国猪市迄今为止猪价已经连续下跌了九天,总下跌幅度为0.34元/KG。今天下跌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从数据来看,猪价的下跌幅度正在逐渐的减少,而且多地区的猪价在今天出现上涨。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主流猪价呈现下跌态势,今日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呈现下跌调整,大型猪场毛猪主流出栏价呈现稳中微跌。黑龙江地区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呈现微跌,屠宰企业品种较好的良杂猪采购价格稳定在8.7-9.0元/斤,一些品种较差的良杂猪价格采购参考价格稳定在8.6-8.8元/斤,一些大企业良种猪生猪挂牌价格呈现微跌态势,基本在9.1-9.25元/斤;吉林地区猪价呈现下跌态势,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呈现微跌现象,幅度在0.1-0.25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主流价格下调至8.7-9.25元/斤,屠宰企业好良杂猪采购参考价格下调至8.7-8.9元/斤,猪场出栏价格呈现微跌态势,出栏价维持在8.9-9.25元/斤;辽宁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调整态势,当地大型屠宰企业直接采购参考价格在8.8-9.1元/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稳定在8.8-9.2元/斤,部分猪场良种猪走京津出栏价格稳定在9.2元/斤。
华北市场:华北市场猪价今日呈现窄幅调整,屠宰企业与猪场均有调整现象。北京屠宰场对东北良种猪结算价格呈现稳定,瘦肉猪结算价价在18.9-19.0元/公斤,河北地区良种猪采购价格稳定在9.1-9.2元/斤。本地猪场出栏价震荡调整,今日标准体重猪出栏价在9.0-9.3元/斤;天津今日猪价呈现稳中微涨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稳定,采购价格在8.9-9.3元/斤,当地今日主流价格在8.9-9.3元/斤;河北市场今日呈现微涨,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呈现稳定,屠宰企业良种猪主流采购价格在9.0-9.3元/斤,一些猪场出栏价格稳定现象区域明显,当地主流价格维持在9.0-9.45元/斤,大猪场标猪价格9.1-9.2的现象依旧比较多,河北温氏毛猪出栏价稳定在9.45元/斤,一些猪场在下雨的影响下毛猪出栏价微涨;山西市场屠宰企业呈现稳定态势,今日屠宰企业三元猪采购价格稳定在8.9-9.0元/斤,一些外调京津猪场出栏价呈现稳定态势,主流价格在9.05-9.3元/斤,昨日在雨天的影响下猪价上涨的猪场今日微跌。
华东市场:华东市场猪价主流态势呈现震荡微跌态势。安徽地区今日猪价呈现震荡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8.8-9.45元/斤,猪场生猪出栏价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今日合肥温氏生猪出栏价稳定在9.45元/斤;山东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临沂个别企业采购价格上调0.05-0.1元/斤,青岛、威海、烟台、潍坊屠宰企业采购价格维持稳定,当地屠宰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8.95-9.25元/斤,大部分猪场出栏价格呈现稳定态势,今日山东地区主流价格为8.9-9.35元/斤,大猪场高价基本走高品质路线,一些小养殖场大体重8.7-8.8元/斤的现象比较多;江苏地区屠宰场主流结算价格呈现稳定态势,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呈现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9.0-9.55元/斤,江苏温氏各猪场生猪出栏价稳定在9.5元/斤;浙江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稳中微跌,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呈现震荡持稳态势,120公斤生猪主流价格在9.5-10元/斤;福建猪价今日主流价格呈现震荡微跌态势,一些低价地区屠宰场采购参考价格稳定在9.2-9.4元/斤,而一些高价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震荡调整,出栏价在9.5-9.8元/斤,福建温氏毛猪出栏价格稳定在9.5元/斤;上海销区当地价格呈现震荡趋稳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9.4-9.75元/斤。
华中市场:华中地区今日猪价整体呈现调整态势。河南地区屠宰企业呈现跌涨互现态势,屠宰企业今日主流采购价格在9.0-9.2元/斤,当地猪场猪价呈现震荡趋稳态势,而当地主流成交价格在9.0-9.4元/斤,部分大猪场成交价格在9.0-9.4元/斤,大体型毛猪出栏不顺畅,一些大体重毛猪成交价格在8.8-8.9元/斤,少量高价猪场毛猪出栏价微有下跌态势;湖北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呈现稳定,大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呈现稳中微跌,标猪成交价格基本在9.0-9.3元/斤,一些散户大体重毛猪出栏价继续维持在9元/斤以下;江西市场猪价呈现震荡态势,当地屠宰企业采购价格震荡持稳,大型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调整现象,当地主流成交价格在9.15-9.5元/斤,9.5元/斤相对高价的现象明显减少;湖南地区主流猪价呈现微调,屠宰企业采购价格与猪场毛猪出栏价稳定现象明显,个别猪场有调整态势,标准体重猪只成交价格在9.0-9.5元/斤,高价猪场毛猪出栏价微有下跌态势。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今日猪价呈现震荡调整,陕西地区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大型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稳定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8.85-9.4元/斤;甘肃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当地屠宰企业采购价呈现窄幅调整,一些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调整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8.9-9.5元/斤;新疆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8.9-9.4元/斤,当地的大猪场毛猪出厂价格在9.2-9.3元/斤,猪价微有稳定趋势。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今日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广东市场的风向标温氏猪价下跌,广东温氏猪出栏价下调0.1元/斤至9.5元/斤,广东地区高价猪场生猪出栏价下调至9.9-10.0元/斤,低价地区猪价微跌态势,局部地区低价在9.1-9.3元/斤,高、低价区域价格差非常明显;广西温氏猪出栏价今日下调0.1元/斤至9.4元/斤,猪场出栏价呈现小幅调整,当地主流价格在9.3-9.8元/斤。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猪价今日呈现震荡持稳,川渝温氏今日生猪出栏价格呈现稳定,出栏价稳定在9.5元/斤,四川部分屠宰场生猪结算价格微有调整,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震荡调整,四川地区猪场出栏价在9.3-9.6元/斤;而重庆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在9.3-9.6元/斤,屠宰企业毛猪采购价格呈现稳定,猪场毛猪主流出栏价呈现高价微跌低价微涨的态势,大肥猪价格稳定在9.6-9.7元/斤。
近两天北方出现了强降雨天气,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很多地区和城市出现了看海的情况。目前此轮降雨并未往前结束,预计交通运输可能受阻,届时屠宰企业收购难度或增加。预计短期结算价或稳中伴小涨。
但是对于降雨的影响,屠宰企业反映却不是很大。短期的极端天气可能对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但是反弹力度可能有限,整体持稳可能性较大。因此,降雨虽然影响了短期运输和市场供应,但是供求关系尚无发生大的扭转,供应端的反弹合理尚未积聚,供需博弈涨跌均两难。整体来看,市场大猪逐渐消耗,出栏体重明显下降,但需求淡季,多地阴雨持续,收购调运不畅,猪价仍将持续稳中震荡调整。
第30周周评:猪价持续下调 后期回涨空间有限
本周生猪价格为18.49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39%;猪肉价格为29.29元/千克,下跌3.49%;仔猪价格为55.58元/千克,较上周上涨1.61%;二元母猪价格为2112.92元/头,上涨1.76%。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第2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跌至24.77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80%。7月第2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5.28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78%。

生猪价格:猪价持续震荡偏弱运行。
价小幅下调,吉林、辽宁较上周下跌0.07-0.1元/斤。北京在8.9-9.1元/斤,较上周下跌0.26元/斤。浙江在9.4-9.7元/斤,较上周下跌0.2元/斤。新疆在9.0-9.2元/斤,下跌0.1元/斤。四川跌至9.4-9.6元/斤,河北跌至8.9-9.1元/斤,山东跌至8.8-9.0元/斤,河南跌至9.0-9.1元/斤,广东跌至9.4-9.6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白条肉价格及白条猪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调。猪价持续弱势,加之养殖市场全面进入夏季模式,肉类消费下降,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下调。
仔猪价格:仔猪价格下跌,超出去年同期61.4%,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下跌至49.42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持平于55.58元/千克。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补栏情绪较为纠结,仔猪价格持续小幅调整。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9.23:1,较上周下跌0.19。玉米价格为2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1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679.35元/头,较上周下跌86.05元/头。玉米销区现货购销持续清淡,部分地区东北和华北粮源走势有分化迹象,但到货多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市场成交行情整体偏弱,短期内玉米价格持续弱势。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持续小幅下跌,周三继南方强降雨天气结束后北方多地迎来暴雨,交通运输受阻,短时间内或对北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作用有限。强降雨后,气温回升,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养殖户担忧会有疫情发生,加快生猪出栏节奏,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抛售100公斤以下猪只,导致市场供应增加,短期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8月前猪价将持续弱势。因猪价持续弱势,养殖户对后期生猪行情信心下降,补栏情绪较为纠结,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6月生猪存栏小幅回升,而能繁母猪存栏则保持稳定,受暴雨及环保等外界因素影响,能繁母猪存栏恢复时间或被进一步拉长。我们预计,在8月中下旬受中秋节节前备货拉动,猪价将会适度反弹,但幅度有限。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养殖存栏结构,适时出栏生猪。
雨季谨防呕吐毒素 记得肉猪料脱霉
近日南方各省降雨不断,不仅带来洪灾造成巨大损失,雨季同样也大大增加了猪场霉菌毒素的风险。霉菌毒素分为田间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等)、仓储毒素(黄曲霉毒素)两类。人们最常谈到的是黄曲霉毒素,但对其他霉菌毒素则重视不够。2016年厄尔尼诺气候下,北方偏干旱,南方多雨水,导致谷物在田间时的霉菌应激增多,产生的呕吐毒素(DON)污染更为严重。此前2003年厄尔尼诺现象就曾引发全球霉菌毒素爆发。尤其是进入7月份多雨季节,行业人士建议养户将原料过筛,关注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等田间毒素的预防,同时在肉猪饲料中适当添加脱霉剂,控制其不良影响。
近三年呕吐毒素污染严重
呕吐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呕吐、腹泻、皮肤刺激、拒食、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等,猪是对呕吐毒素最敏感的动物,断奶仔猪尤其敏感。家禽次之,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耐受力最强。对生长肥育猪而言,含有12-14g/t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后10-20min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含毒量19g/t以上即完全拒食。此外,还能造成母猪流产、免疫抑制导致疫苗效果不佳。
杜邦大中华区技术经理吴耀忠认为,相比其他霉菌毒素,呕吐毒素产生的黏膜损伤、口轻溃疡、皮肤发炎症状更为显著。
据建明工业《2016年5月霉菌毒素检测分析报告》,5月份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不是很严重。但玉米、玉米副产品、小麦及麦麸样品的呕吐毒素平均值都接近或达到超标水平。其他公司检测数据也显示近三年来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对稳定,而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则有很大的不规律性变化,推测与各年度的气候环境等有很大相关。
2016年霉菌毒素防控形势要严峻得多。江苏奥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丁海群认为,5月份后,南方湿度明显变大,新收上来的小麦湿度比较大,更易感染仓储类的黄曲霉毒素。目前玉米还没收获,以目前的多雨形势,玉米在田间的呕吐毒素污染将更严重。
无机类脱霉剂对呕吐毒素效果不理想
吴耀忠认为,原料中的呕吐毒素污染较难处理,市面上的多数脱霉剂对其效果并不理想。防治根源在购买优质原料,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尽量降低其他霉菌毒素的负面影响,而不是从祛除呕吐毒素入手。
有受访养户认为对猪的威胁主要是黄曲霉毒素比较明显。因为呕吐毒素与黄曲霉毒素存在协同作用,如果控制好了黄曲霉毒素,也就同时降低了呕吐毒素的危害。
而丁海群对此并不认同。以在原料中实际残留量来看,呕吐毒素一般为1000ppb(μg/kg的简称)水平,玉米赤霉烯酮约为500ppb,而黄曲霉毒素只有20个ppb左右水平。从对猪的危害度排位上看,应该是: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黄曲霉毒素。实际上猪对黄曲霉毒素有相当高的耐受度,反而对呕吐毒素相当敏感。指望通过祛除残留量更低的黄曲霉素,降低呕吐毒素的危害不现实。
目前脱霉剂分为三类,一是选择性吸附。这主要通过粘土类矿物质、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吸附剂实现。二是有机聚糖类脱霉剂,三是酶解类脱霉剂。市场上脱霉剂产品多是三类成分自由配伍加工而成。有观点认为对呕吐毒素比较有效的是有机类,原因一方面是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呕吐毒素的免疫抑制效果,其二是聚糖与呕吐毒素与一定的分子结合效果。
不少中小规模猪场选择25元/公斤以下的低廉矿物黏土类产品,但是普通矿物类产品对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对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基本无效,超量使用还会结合大量的营养素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使用时必须引起重视。
颗粒料的霉菌毒素不一定比自配料少
百奥明销售经理王清海介绍,目前80%以上的规模化猪场在种猪及保育猪阶段都会使用脱霉剂,而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使用脱霉剂的颗粒饲料生产企业相对较少。
“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是按单个毒素进行限定的,而饲料是多种毒素并存,毒素之间具有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合格饲料也可能会引起霉菌毒素症状。”丁海群介绍说,以前母猪、小猪自配料中会添加1公斤/吨的脱霉剂,北方养户育肥猪料中从不用脱霉剂,南方估计10%的养户会用。考虑到今年霉菌毒素污染的严峻形势,建议育肥猪料中也添加0.5公斤/吨。
博罗和记兴牧动物保健总经理翟元旭认为,今年不少规模猪场客户加大了脱霉剂添加量,甚至有单个客户的育肥猪料一个月的添加量增加了30-40%。
对于颗粒料而言,养户买回后再加脱霉剂不现实,关键看饲料厂选的原料质量。有养户认为,颗粒饲料经过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过程,能够一定程度减少霉菌毒素含量。但丁海群认为,一些霉菌毒素能耐受200度以上高温。原料中的霉菌经过高温压制应激,反而会产生更多霉菌毒素。“经过颗粒化加工,原料中的霉菌反而会增多。但其实在霉菌毒素污染程度上,自配料与颗粒料没有什么区别。”丁海群建议有实力的养户要求饲料厂定制添加脱霉剂的颗粒料。
强降雨天气拖慢生猪养殖复苏进度
天气市发酵 猪价阴跌
近期国内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不少养猪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猪场倒塌以及被水淹对生猪影响非常大,养殖户为回避后面生猪发病的风险开始部分抛售生猪,这样造成了短期内供应加大,而造成了收购商压价较强的局势;紧接着降水范围继续扩大且向北移,昨天华北地区也迎来了较强的降水天气,使得道路被淹没及毁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生猪调运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
最近为三伏天,在酷暑的天气影响下,人们对高能量的食物需求较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消费淡季,并且没有什么影响较大的节假日,也比不上春秋季的农忙季节以及冬季的腊肉制作需求等,在中秋季及大城市的各大高校收假之前,生猪价格感觉是下跌容易上涨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像一些屠宰企业也抓住这一机会进行备货。如下图所示,近期猪价格下跌较为明显。

暴雨天气拖累生猪养殖的复苏进度
虽说这次暴雨天气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洪涝使得生猪被洪水浸泡,出现了一部分的生猪死亡,当然,这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说明,但在水灾的影响下,生猪都难逃一劫,更何况行动不便的怀孕母猪,就算侥幸存活下来,或对小猪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水灾中丧生的小猪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用于将来补栏的猪造成了一定数量的缺口,会拖慢生猪存栏的复苏进度。
生猪养殖成本仍处于偏高阶段

目前生猪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是仍在偏高的阶段,从上述仔猪价格走势可知道,买一头小猪差不仍不低于750块钱,虽说近期玉米豆粕价格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饲料价格已经较之前涨了一定的幅度,养猪重要的成本中仔猪价格偏高以及饲料价格上涨,这都加大了养殖成本的投入,但是现在补栏还是有一定的利润,毕竟养猪人不可能空着圈舍,让饲料发霉,并且目前补栏的话出栏时间大概为元旦前后,能赶上腊肉以及腊肠制作旺季。当然,若没有较好的技术及财力支撑的话还是不要补栏,或许等下月底补栏在春节前后上市能得到较稳定的收益。
猪肉进口再创新高及屠宰压价,是猪价难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高温多雨的天气,导致生猪调运困难,目前北方生猪供应相对充足,生猪出栏量相对较多,而屠宰场收购相对容易,收购量尚可,而下游需求低迷,且屠宰场利润微薄,今年因上半年猪价持续上涨,而消费相对疲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不及生猪价格上涨,屠宰场亏损严重,部分破产,今年可能是屠宰行业重组的一年,尽管是今年是养殖户最好过的一年,但对屠宰企业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因此屠宰场见缝插针,只要能压一点,就压一点,因此压价及调价均较为频繁。
尽管北方生猪供应量不大,供需维持大体平衡状态,屠宰场只要收购不困难,就立马小幅下调猪价,但因养殖户手中适重生猪数量不多,因此只要调价幅度略大,收购较为困难,因此,价格稳中偏弱。
南方因受到环保作用较大及生猪养殖条件不及北方,生猪供应相对紧张。但进口猪肉到港增多,根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进口猪肉19.4万吨,再创单月进口新高,环比增长19%,同比暴增229%。2016年1-6月份,进口猪肉总量为76.1万吨,同比增长138%。进口猪肉挤兑了部分国内需求。且去年开放的猪肉进口口岸中,多为南方港口,包括苏州,宁波,漯河,郑州等地。因价差较大,利润丰厚,同时出口国兼带的大量猪下水不包含之内,还有广西,云南大量走私生猪,对两广,云南地区猪价形成冲击。截止到目前为止,欧盟作为我国最大生猪进口之地,大量进口猪肉运到广东及福建一带,广东港口作为肉类进口一大重要港口,进口猪肉数量相对较大,可能更多的是猪下水,因猪下水尽管在部分国家作为废物,部分国家出口猪肉是,顺带把猪下水赠送给中国,或者是低价卖给中国。而猪下水中国很受欢迎,价格也较猪肉更为昂贵,尤其是在猪肉相对紧缺时候,猪下水涨幅大于猪肉涨幅,因此,进口猪下水利润最为丰厚,而中国统计猪肉进口中数量中,不把猪下水的数量计算在内。因利润相对平时更为丰厚,因此,猪下水进口量比进口猪肉量还大。广州港口也经常有走私猪肉进入,对广东猪价打压,而周边省份猪价多看广东,因此,对南方猪价有一定的利空。
相对国内而言,进口猪肉到达国内需要一定时间及流程。而在第二季度国内猪价持续上涨
且创出历史新高,必将导致进口猪肉数量增加,因此,第三季度 ,进口猪肉到港量较第二季度将大大增加,对国内猪价利空。
而第三季度,恰逢国内需求淡季,叠加大量进口猪肉到港,这也是导致目前猪价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未来养猪人的路在何方?
中国是世界养猪业和猪肉消费大国,中国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猪肉消费是世界其他国家的 4.6倍,国内养猪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养猪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的过 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事生猪养殖和为生猪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养殖结构
生猪养殖从传统的每家农户一人一头的散养方式发展至今天粗糙的规模化替代了大量的散养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500 头以下规模的猪场对市场猪肉的贡献率占 55%左右,其中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技术落后、自配饲料、深受疾病困扰、资金短缺的猪场粗略估计占70%以上。还有一定比例的猪场是以游击战形式从事养猪业,市场猪价好就进入,猪价不好就马上撤退,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对猪周期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养猪业要健康良性地发展不是粗糙的规模化、盲目求大,而是做好再求大,规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与本行业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匹配的硬件设施(养殖环境)和排污条件设施、流动资金等才能谨慎进入。今天国内养猪业还没有形成竞争格局,未来养殖业一定是专业性很强的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及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这类机构将成为未来中国养猪业的主体。
2、养殖环境
生猪养殖环境从传统的放养、圈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到今天的完全圈养方式,从养殖成本、养殖效益到饲养周期都有了明显改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非规范化猪场生猪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动物福利非常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效益,严重威胁生猪健康,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养殖风险。
如配种、怀孕、哺乳期母猪在炎热的夏天没有采取任何降温措施,严重影响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哺乳期、保育期仔猪在寒冷的冬天没有任何的保温措施,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空气质量、卫生环境、生物安全等都是许多猪场需改进的地方。只有让生猪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下生长生活,生猪的健康状况、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养殖成本、养殖效益、猪肉品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3、生猪品种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品种最丰富、养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有许多的地方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应激能力、抗病能力、耐粗饲能力较强,肉质和风味、营养价值都很好。近些年养殖者盲目追求瘦肉率、生长速度,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外源性品种,使得国内大量优秀的地方品种绝迹。虽不反对引进优良品质,但更赞同从国内优良的地方品种中进行培育和改良。改良后的地方品种如湖北白猪、天府肉猪、龙宝猪等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肉质、风味好等特点。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不能完全地崇洋媚外,应走国内外相结合的品种改良之路更适合我国国情。
4、饲喂技术
养猪业从有多少喂多少,有什么喂什么,想怎么喂就怎么喂的传统喂养发展到今天的人工定时定量饲喂、自由采食,干喂、湿喂法,智能化全自动供料系统的饲喂技术,根据不同环境和软件硬件设施结合自身猪场条件和利弊关系综合应用,在一些特定时期和阶段饲喂技术对生猪发病率、疾病康复、生长速度、饲料成本、养殖效益影响巨大。
如母猪不同生理周期饲料喂量、喂法直接影响母猪产仔率、初生仔猪品质、母猪生产性能、生产年限等,仔猪开食、断奶,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温、湿、转栏、噪音等)、接种疫苗、疾病潜伏期、疾病期、疾病康复期、生猪运输前后等情况下,正确的饲喂技术都会发挥很大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猪场的赢利能力。
5、营养供给
近三十年来养猪业各相关环节中发展最快的环节是饲料环节—营养结构的变化。从 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饲料工作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产量过剩对养猪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了原料资源的浪费,在有限的饲料原料资源条件下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猪肉食品。
在目前工业饲料产能过剩背景下猪场的养殖环节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自配料猪场还在选用较落后的配方思路配制饲料,不仅造成了自配饲料营养结构不合理(过剩、不足)的现象,还浪费了大量的蛋白、能量资源,导致饲料中的有效成分没有达到有效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增加了生猪的消化系统负担,消耗能量造成生猪机体内耗,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效成分比例增加,粪便中的有效成分不仅推高了养殖成本还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
工业饲料早已采用最先进的氨基酸平衡原理、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和精准的营养配方技术设计产品,与自配饲料相比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特别在加工工艺方面解决了养殖者最担心生物安全问题和饲料的熟化、提高消化利用率的问题,随着国内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竞争的不断加强,落后技术和产能低的猪场必将退出市场。
6、疾病控制
养殖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变化而是疾病的控制能力,“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说明养猪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药费支出最少的猪场一定是最有效益和最有竞争力、生命力的猪场。有许多中小型猪场风险意识不强,不重视未发病时的饲养管理,而是首先考虑发病了想办法怎么去治疗,甚至有的猪场已经出现了大量死亡才引起重视,即使治愈了也将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其次重视用什么疫苗预防,近些年有许多猪场接种了很多种疫苗,对猪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有些疾病也还是在不同程度地发生,此现象不完全是疫苗自身的质量问题,可能与猪群的自身免疫应答功能不无关系,而且还有许多疾病暂时无疫苗可防。
当猪群处于低免疫能力、低抗病能力(亚健康)状态下,有许多疾病是防不胜防,大家都听说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能治未病的医生才称得上是高明的医生。若要做好疾病防控必须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这是丰禄农牧这些年来推广的养殖精髓。把养的工作做好了,防的范围缩小,可防可不防可以不防,但对养猪业威胁较大的甲级传染病和猪场曾经发过的传染病必须预防。把养和防都做好了,治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就没有治的事情可做了。
7、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滥用对生猪健康、生长速度、食品安全的影响
在生猪发病时和在未确诊疾病情况下超大剂量盲目使用药物现象非常普遍,还有个别猪场自配饲料和工业饲料产品超剂量、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和药物添加剂预防疾病(所谓保健),特别是仔猪阶段为了防止拉稀超剂量将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让仔猪每餐都在被迫吃药,虽然拉稀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给生猪健康(降低抗病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后期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健康原生态的养殖应从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养殖水平,供给合理营养,做好防疫等综合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才是养猪业的大道。
8、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单纯的数量型转变为数量质量并存的消费需求发展,既不影响市场的供给量又要有高质量的肉类食品,必须从以下各环节做到精细化管理:改善生猪生存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同时做好营养调配、供给和确保生猪健康生长方面的工作,应用好功能性营养调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植物提取技术、传统中药配方技术,这将是目前和未来生猪生产中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改善动物健康,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猪价涨跌调整 养殖户需理性看待后期涨势
2016年7月22日据统计全国生猪均价18.07元/公斤,价格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全瘦肉型生猪均价18.32元/公斤,价格较昨日下跌0.15元/公斤。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6省份猪价上涨,21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云南,较昨日上涨0.09元/千克于19.57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山东,较昨日下跌0.05元/千克于18.10元/千克。天津上涨0.08元/千克,北京上涨0.04元/千克,浙江上涨0.04元/千克,陕西上涨0.04元/千克,微幅上涨;广东下跌0.16元/千克,江苏下跌0.11元/千克,内蒙古下跌0.10元/千克,江西下跌0.10元/千克,重庆下跌0.10元/千克,贵州下跌0.10元/千克,小幅下调。辽宁与昨日持平。
猪价小幅下跌。黑龙江9-9.2元/斤。浙江主流价涨至9.6-9.7元/斤,较昨日上涨0.02元/斤。天津在8.9-9.2元/斤。河北主流价跌至8.8-9.1元/斤。河南主流价8.9-9.1元/斤,山东主流价8.8-9.1元/斤。广东9.6-9.7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4-9.6元/斤。
猪价涨跌调整 养殖户需理性看待后期涨势,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下降 补栏情绪较为纠结
国内生猪出栏均价下跌,各地生猪价格小幅波动为主。东北猪价下跌,黑龙江、吉林跌0.3元/公斤,辽宁猪价稳定;华北猪价基本稳定,局部略张,河北、内蒙古猪价稳定,山西涨0.1元/公斤;华东猪价窄幅波动,山东跌0.2元/公斤,江苏猪价涨0.1元/公斤;广东猪价跌0.1元/公斤;华中猪价稳中互有涨跌,河南、湖南猪价稳定,江西跌0.2元/公斤,湖北涨0.2元/公斤;西北猪价下跌,甘肃跌0.3元/公斤。
生猪价格持续下调,当前屠宰企业收猪情况尚可,猪价震荡偏弱运行。昨日北方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交通运输受阻,短时间内或对北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作用有限。因猪价持续走跌,养殖户对后市生猪行情信心下降,补栏情绪较为纠结,我们预计后期猪价仍会回涨,但回涨空间有限,建议养殖户合理补栏,适时出栏。
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两日出现下跌的走势,南方高温、北方降雨,下游猪肉市场需求低迷,再加上进口肉大量到岸,冲击国内市场,猪价反弹的时间被推迟,呈现出反复调整的行情。市场多空因素博弈激烈,观望情绪浓厚,我们认为,目前猪市的博弈基本已经处于阶段性拐点的附近,但是,对于对于后市的猪价,也不可太过乐观,养殖户切不可死等22元/公斤甚至是24元/公斤的高点,我们认为9.5-10元/斤的猪价、800元/头左右的盈利基本就是后期猪市的顶点了,建议养殖户理性看待后期猪价的涨势,保持正常出栏,理性布局。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