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玉米价格难有大幅涨跌 或以小幅波动为主

2017-12-19来源:润农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东北玉米继续上市供应,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不降反涨,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良品质”吸引了全国的收购主体前来采购。一时间,东北玉米市场火爆异常。12月中旬开始,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始降价收购,持续升温的玉米市场出现降温。自上周东北深加工企业继续调降玉米收购价格,但是因为东北售价进度偏快,企业库存偏低且年前仍有备库需求,降价后上量效果并不理想。周末深加工企业集体上调玉米价格,幅度在10-70元/吨不等,部分企业甚至涨价至本轮降价之前的价格之上。东北产区玉米品质普遍较好,由此吸引全国各地的收购主体前来收购,市场出现抢粮现象,受此拉动基层售粮进度同比偏快。

  目前,黑龙江地区售粮进度为42%,同比快4%;吉林地区售粮进度为34%,同比快10%;辽宁地区售粮进度为39%,同比慢1%;内蒙古地区售粮进度为28%,同比快3%。以此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的售粮进度最快,甚至领跑全国,这和黑龙江的玉米品质不无关系,数据显示,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为8160万亩,虽然面积较上年进一步缩减,但平均单产却比上年有所提高,而且品质提升非常显著,新产玉米含水量基本都在30%以内,成熟度好,干物质含量高,二等粮比例占七成以上,部分区域95%以上玉米超过二等,部分收储企业入库的玉米质量标准远高于国家收购指标。

  今年东北地区整体玉米品质都比较好,后市来看,优质优价仍将是市场主基调。相对于东北市场的火热,华北黄淮产区受上市初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玉米霉变发芽现象较多,品质严重下降,售粮进度同比偏慢,企业多采购东北玉米。

  通过了解,河南一些地区本地玉米无人问津,只因品质太差,达不到收购标准,所以多数企业和贸易商均前往东北采购粮源。近期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一改多日连续上涨局面,个别深加工企业开始下调挂牌收购价。但是企业下调收购价格本想抓住农户“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以此刺激基层上量,但实际效果未现。在深加工企业收购量出现下降、开工率依然保持高位的当前,随着春节临近,节前备货补库需求仍存,或将进一步支撑市场价格。

  从需求来看,工业玉米消费扩大成为2016/2017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扩张的重要因素。近期,淀粉、酒精价格处于高位,企业加工利润可观,较大的利润刺激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开机率提升。受产能扩大及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新年度国内深加工原有产能开工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工业玉米消费增幅将主要来自于新增产能的投产因素。

  综合分析来看,伴随着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及国内玉米消费的不断扩张,国内玉米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玉米可能进入产不足需时期,即当季玉米产量难以满足当季玉米消费需求,国内玉米供需平衡需要通过投放结转库存来实现。另外,目前东北地区厂家挺价意愿强烈,且节前仍有一波补库需求,对淀粉价格仍有支撑。所以预测认为,短期看市场粮价偏坚挺,但中间贸易环节的库存正在积聚,后期仍需要关注节前的集中售粮高峰期。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