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近期豆粕走势的因素是“贸易战”吗?

2018-06-25来源:大内期手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目前豆粕很多人认为是贸易战在支配,我的观点是,贸易战因素可能会直接影响短期的盘面急涨或者急跌,然而盘面理性后,支配盘面的还是目前的需求。需求不行,上涨也就是镜花水月,不能有所谓的持续性。
 
  作为一个长线看涨的死多头,未来看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未来10月前面大豆进口会变少,即使谈和美国佬也不会好心便宜卖给你;还有一个就是传统的需求旺季将在三季度到来。
 
  第一个容易解释,然而对于未来的三季度需求,今天突然有一个令自己脊背发凉的想法,假如三季度的需求也不好怎么办?岂不是要凉凉?
 
  带着这个恐惧我开始对目前养殖需求的探索研究,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由于中国养殖分散性太强,数据不够太详尽,但是从查到的一些数据看,并不是太好。豆粕主要用于饲料,而饲料主要供应于生猪和蛋鸡,而生猪是主力军。豆粕需求少是因为饲料需求少,而饲料供需则是被生猪和蛋鸡需求左右,而生猪和鸡蛋需求不足则是要从中国国内消费结构上找。
 
  在端午节后,生猪价格继续小跌,猪肉市场需求疲软清淡。相对应的是豆粕终端的需求疲软,油厂库存暴增,负基差持续增长,猪肉到底怎么了。其实近些年我国猪肉消费需求将逐步进入“量稳质升”阶段。一方面社会猪肉需求总量下降幅度收窄。从消费终端来看,近年来猪肉消费量呈递减趋势,从14年顶峰时期的5719万吨下降至16年的5498万吨,降幅达到3.87%。但整体降幅收窄,16年同比下降1.24%,17年同比下降0.08%。与此同时,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节假日对于猪价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猪肉在一些家庭日常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正在下降,很多消费者食谱上的猪肉正被鸡肉、牛肉、鱼肉等替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达到41.81公斤的历史高点后,掉头向下,已连续两年回落,2016年降至39.76公斤。而在今年,好像比去年差的更远。
 
  生猪存栏减少的同时价格继续下跌,问题在哪,供应减少,价格还下跌,没天理啊,那只能消费端的问题,一个是国内饮食结构的转变,还有一个就是国内消费水平的下降,从上月的大数据统计来看,国内消费增速放缓,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涨幅与4月持平,环比下降0.2。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5月份环比下降2.4%,1-5月份累计同比上涨0.7%。或者大部分人看来,勒紧皮带多买房子为上策。据和朋友们聊天发现,今年普遍豆粕成交比去年弱很多,很多人豆粕销售进度只是去年的一半甚至更少。
 
  对于后面到来的三季度,所谓的旺季可能相对2016年猪肉和鸡蛋大涨的时候会差很多,虽然传统的旺季相对现在肯定有所改观,但是就目前的消费来看,相比往年的旺季肯定要差不少,这块差距是在消费上体现的,如果豆粕需求想上来,生猪需求首先得爆发,只能期望天热的时候大家多出来撸点串串,支撑下猪肉的消费。
 
  在波谲诡异的市场,不要因为一个因素或者一个消息去判断未来的一个走势,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来看待。结果没有发现真正的底层因果关系。这是最悲催的。
 
  不管怎样,后面市场总要去面对,但是不要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熊市或者牛市的框架里了,顺着市场走,会更好。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