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种玉米还有好么?

2018-08-16来源:v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现在是8月中旬,距离东北地区玉米大规模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今年东北玉米产量有所下滑,质量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将会是必然结果。虽然近期东北地区玉米长势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和往年比起来差的很远。

  今年东北玉米“闯三关”

  首先是春播不久之后的那场大范围春旱,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区域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为今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让玉米出苗大受影响,很多地区甚至因此而绝收,只能改种其他作物。好不容易熬过了罕见的春旱,病虫害也让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颇受影响,虽然随后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还是为本年度东北玉米产量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接踵而至是今夏东北持续的高温干旱,让玉米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些地块已经确定要绝收了!市场已不看好今年东北玉米的产量,但看好它的价格。只不过为了这个好价格,付出的代价有些过于沉重。

  现货供应淡季不淡

  按照往年的玉米市场走势,从7月份开始由于本年度玉米消耗基本完毕,在等待新玉米上市的时间内,市场供应会处于青黄不接局面,价格也往往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上涨,而8月也往往是市场价格最高的时间段。然而,今年的一切都变了。

  尽管今年的玉米生长期间遭遇干旱、病虫害等恶劣天气,但在新玉米上市前期,华东华北地区的玉米现货价格也出现持续低迷。

  根据最新监测,目前山东容海谷物玉米价格为每市斤0.90元;寿光巨能金玉米0.937元/斤,落3厘;新丰淀粉下调3厘,执行0.937/斤;美伦造纸0.937元/斤,落3厘;寿光中慧禽料华北玉米1910元/吨,落7.5厘;通慧饲料华北禽料0.94元/斤(1880元/吨),东北猪料玉米0.95元/斤(1900元/吨),落2厘;昌乐中慧大车猪料1900;龙泉饲料华北玉米价格执行0.945元每斤,15年东北玉米价格执行0.935元,落5厘。

  而华南方面,广东部分小港近期集装箱玉米到货集中且压港、超期现象严重。据来自广东玉米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港口内外贸玉米库存共89.6万吨,较前一周上升22.9万吨。

  巨额储备粮依然是“定海神针”

  由于目前国家每周以800万吨的数量向市场投放临储库存玉米,导致市场供应持续不断。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从4月份至今,临储玉米已经实际成交了6200万吨左右。要知道,我国正常年份里一年的玉米产量也不过才2.2亿吨。对于用粮企业而言,国家拍卖的政策性粮食成为他们采购时的必要补充。整体的终端企业库存数量还是比较充足,这样也能让不少企业在打压玉米现货价格上有更充分的信心。尽管今年新玉米可能会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而大面积减产,但是市场价格并没有因此而大幅飙升,最重要的是原因是国储粮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今后玉米究竟该怎么种?

  据统计,2016年中国玉米临储的库存就已达到2.6亿吨,这些巨量玉米需要付出高昂的库存成本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包括收购费、做囤费、保管费和资金利息等,每吨粮食库存成本在252元。照此计算, 2.6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高达650亿元。

  巨量玉米库存倒逼临储政策改革。

  最近,国家发改委《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外公布。随着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性收储退出市场的呼声不断增多。粮食的政策性收购价格制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民的定心丸,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国家政策都能给收入兜底。随着政策性收储退出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也难免让大家感觉心里不太踏实。

  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这段规定和农民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粮食市场开放,竞争有序,意味着粮食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更加自由灵活地流通,这为打破各区域市场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而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意味着以后可以收购农民粮食的企业会越来也多,性质会更丰富,除了国有企业之外,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都会成为销售粮食的对象。

  不过这种开放从长期来看是利,但在眼下也有可能变成一种压力。征求意见稿明确,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这意味着,以后卖粮要更加注重市场动向,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民朋友得懂市场,学会随行就市。

  另外,政策强调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则是给粮食生产吹响了转型升级的号角。强化市场引导,让市场主体更加多元,这给优质产品带来了更大的销售空间和利润空间,先进的种植方式,优质的粮食品种,都会因此而受益。反过来讲,如果不懂得与时俱进改进技术,而完全靠补贴过日子吃老本,今后种粮的收益就可能越来越低。

  从总体趋势来看,简政放权是目前的趋势,在粮食销售领域,市场的力量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能像过去那种靠补贴种粮的日子即将结束。而广大农民朋友如何在种粮过程中凸显水平,提高收入,则需要大家开动脑筋,研究政策,想想新点子了。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