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涨跌两难或是大概率事件

2019-04-04来源:中国汇易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中方剩余采购量影响几何,豆粕涨跌两难或是大概率事件
 
  中美双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豆采购量明细愈发清晰,对盘面带来的提振效应愈发有限,南美收获压力来袭将频发触发美豆走势技术性回调。国内大宗总体仍受谈判结果影响,短期连粕与玉米上涨逻辑与中长期存在的压力并存,大宗市场上下限概念依旧存在。本文简要分析如下:
 
  ——中美谈判实质性进展提振盘面,周图看长短均线仍冲突
 
  据相关统计,2018年12月以来迄今中国重启美豆采购总量累计超过1300万吨。而如果以2月底为节点,美方透露中国承诺再购买1000万吨美国大豆,接下来还将采购500多万吨。这个未完成的采购量,刺激作用或较为有限,市场或更关注关税调整下的性价比。日图来看,20线压力位处推涨量能一般;周图来看,周图均线长短周期冲突,区间行情仍会反复。
 
  ——利空利多因素博弈,国内豆粕涨跌逻辑玄机在哪儿
 
  利多利空博弈:1。“剩余采购量500万吨”——对美豆盘面提振效应或较为有限。从性价比来看,4-5月美西豆粕成本3527-3567元/吨(取消加征25%关税后成本2715-2746元/吨);巴西2609-2626元/吨,阿根廷2558元/吨。即便取消关税,从成本核算上看美豆粕并无太多优势;2。南美收获进度加快,巴西产量也在逐步上调,叫预期减产幅度缩小,阿根廷产量恢复,南美豆上市步伐临近,美豆上涨上限逻辑依旧存在;3。国内豆粕、玉米市场,美豆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叠加时间成本,养殖业缓慢复苏下豆粕添加比例提高,下跌空间有限。4“国内豆粕也有上限概念么”——答案是肯定的,国内消费是否大幅好转?供应是否急剧减少?中美谈判是否戛然而止?,短期看并不会。不过,短期上涨与中长期压力并不冲突。
 
  中美双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豆采购量明细愈发清晰,对盘面带来的提振效应愈发有限,南美收获压力来袭将频发触发美豆走势技术性回调。国内大宗总体仍受谈判结果影响,短期连粕与玉米上涨逻辑与中长期存在的压力并存,大宗市场上下限概念依旧存在。当然,我们仍然非常关注中美谈判进程。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