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价将逐步向拍卖价“靠拢”

2019-05-20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受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支撑,预计后期玉米市场价格上涨,逐步向拍卖价格“靠拢”,总体将上涨50~100元/吨,部分前期收购价格偏低的加工企业,价格可能上调100元/吨以上。

  日前,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将于5月23日开始竞价销售国家临储玉米,当日投放量为400万吨,均为2014年产玉米,其中吉林省1万吨,黑龙江省399万吨。

  拍卖政策落地 价格涨势确立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发布拍卖公告的同时,还公布了临储玉米销售底价,均比2018年的拍卖底价提高200元/吨。以吉林地区为例,2014年产三等玉米2019年拍卖底价为1600元/吨,2015年产三等玉米拍卖底价为1650元/吨;拍卖底价为仓内交货价,相邻等级价差为40元/吨。

  后期玉米市场价格将围绕临储玉米到货成本波动,如果推算临储玉米到北方港口的成本,以吉林地区为例,2015年产二等玉米拍卖底价为1690元/吨,加上出库费和升贴水,出库价大约1790元/吨,再加上运费,折锦州港成本价在1900元/吨左右,当前锦州港二等玉米收购价为1860~1870元/吨,考虑新陈价差,比锦州港玉米价格高30~50元/吨。综合考虑运费、港杂和损耗等,北方港口玉米散船运至广东港口物流成本为140~150元/吨,2019年临储玉米运至广东港口成本价在2050元/吨左右,考虑新陈价差,比广东港口玉米价格高50~70元/吨。

  加工能力扩大 企业利润下滑

  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黑龙江玉米深加工能力每年增加500万吨,目前全省超过2000万吨。国投生物集团有两个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合计消耗玉米180万吨),鸿展集团的两个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及绥化新和成生物发酵项目也正在筹建,预计至2020年底,全省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500万吨。

  如果目前在建和规划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全部投产,未来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再考虑省内饲用消费,今后黑龙江玉米深加工产能过剩与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将逐渐显现,未来原料价格上涨,深加工产品竞争加剧,企业面临利润下降的风险。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调研显示,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涨幅高于下游产品,企业财务和运输成本较高,加之淀粉及酒精市场需求疲软,副产品出厂价格下降,深加工企业利润普遍下滑,二季度以来持续亏损。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