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阶段震荡生长期天气受关注

2019-08-01来源:博易大师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预计新玉米规模上市前,受新季产量不确定性炒作、秋冬下游需求回暖及持粮成本支撑,全国玉米价格以阶段性震荡偏强趋势为主,但不排除区域性春玉米、进口粮源到货带来的小幅波动。

  进入8月份后,北方主产区玉米进入生长关键期。抽雄、开花吐丝虽然对水分需求量大,干旱容易出现“卡脖旱”致花期不遇或授粉后籽粒败育,从而影响结实出现果穗秃尖、种皮皱缩等影响单产,持续高温也会令雄穗散粉减少,花粉活性降低,但阴雨寡照也是玉米开花吐丝期面临的主要压力。持续降水花粉活力差,可能导致授粉不良影响穗粒数,同时也会带来涝害及倒伏现象。

  新季生长以来市场对东北地区积温情况仍有顾虑,而近周黑龙江等地持续降水,导致其北部和东部土壤持续过湿,7月末8月初的一波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令玉米湿渍害和病害加重。同时,华北地区旱情已致河北西南部、河南东南部、山西南部等部分地区玉米拔节滞后、生长受阻,旱涝急转也为后市所担忧。开花授粉期发育受损将不可逆转,夏季极端天气多发仍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下滑显著,拖累年度内饲料消费明显走弱。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9306万吨,同比下降0.5%。其中,猪料产量3630万吨,同比下降14%;仔猪料产量1259万吨,同比下降24.9%;母猪料产量476万吨,同比下降24.7%。而蛋禽、肉禽饲料产量同比分别有10%和12.4%的增幅。受蛋白替代效应提振的禽蛋养殖积极性高,产能显著高于去年同期,一定程度填补生猪养殖市场空缺。

  伴随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初期恐慌情绪明显缓解,补栏积极性有所提高,未来生猪养殖市场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及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产能平稳恢复。叠加夏天消费淡季过后,尤其是中秋及国庆“双节”的提振启动,三至四季度下游消费好转将对玉米原料市场形成有效提振。

  本年度社会贸易环节囤粮比例较高,一定程度增加多渠道市场供给的同时,贸易商持粮看涨心态对市场价格走势的作用也相应提升。

  一旦新季玉米生长面临减产威胁及下游需求出现好转迹象,即能成为广大持粮贸易主体顺势调价的切入点。8月至9月市场新粮供应进入尾声,拍卖成本支撑及政策粮源供给出库有限,将令前期供给相对宽松的态势扭转,尤其本地新粮消耗殆尽,依靠东北到货的华北加工企业调价,或带动全国粮价偏强震荡。

  短期看,南方春玉米上市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冲击均有限;长期来看,国际农产品进口大趋势不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而逆转,进一步深入市场化背景下的国内玉米价格,贴近供需基本面震荡运行格局愈发凸显。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