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的内卷与破局之路

2025-04-19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鸡蛋价格持续高位,却暗藏危机
 
  在过去一年,鸡蛋价格呈现迅猛上涨态势,长期维持在较高价位。2022年10月,鸡蛋价格大幅上扬,达到近6元/斤的高价,引发消费者关注。2023年,主产区鸡蛋价格虽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水平。以2023年1月、2月为例,主产区鸡蛋均价分别为4.77元/斤、4.38元/斤,同比涨幅显著,分别达到11.29%、16.8%。这种价格走势在鸡蛋市场较为罕见。
 
  通常认为鸡蛋价格高,养殖户能够获取丰厚利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看似繁荣的高价蛋背后,实则隐藏着危机,养殖户并未迎来高利润,反而陷入焦虑与困惑的困境。
 
  高蛋价≠高利润,成本之困
 
  饲料价格飞涨
 
  在蛋鸡养殖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占比重大,约为60%-70%。近年来,豆粕、玉米等主要饲料粮价格持续攀升,涨幅较大。2021年1-2月份,国内饲料原料43%豆粕月均价达到4259元/吨,玉米月均价为2635元/吨,其中豆粕涨幅接近历史最高点。饲料价格上涨严重压缩了养殖户利润空间。
 
  新疆疆南禽业的曹总对此深有体会,该公司养殖场配套有饲料加工厂,但近两年仍明显感受到蛋白原料价格涨幅过大。豆粕、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养殖蛋鸡所获收益被饲料成本大量吞噬,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养殖风险与中小散户困境
 
  除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外,蛋鸡养殖还面临疫病、市场波动等多种风险,进一步加重了养殖户负担。在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业环境下,中小散户处境愈发艰难,补栏积极性明显降低。
 
  以晓鸣股份为例,2023年1月份,公司雏鸡苗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提前,商品蛋鸡养殖场补栏积极性下降,雏鸡需求减弱,价格随之降低。同时,猪肉价格下行,鸡蛋消费替代效应减弱,也对雏鸡售价产生一定影响。中小散户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面对当前市场环境,不敢轻易补栏,担心遭受重大损失。
 
  巨头扩张,内卷加剧
 
  行业竞争现状
 
  在第二届中国禽蛋产业发展峰会的闭门会上,深圳鹏昌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指出:“行业内竞争已过度内卷,近两年业内比拼的并非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是养殖数量。”这一观点准确揭示了当下蛋鸡养殖行业竞争的不合理现状。原本应注重技术、管理和质量的行业,如今却演变成单纯的养殖数量竞赛。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养鸡行业在外界看来进入门槛较低,只要具备场地和资金,就可进入该行业参与竞争,导致大量行业外人员涌入;另一方面,行业内龙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使得整个行业陷入盲目扩产的不良循环。然而,鸡蛋市场总量相对稳定,大量扩产容易引发市场供过于求,进而导致价格战,对整个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巨头产能扩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大集团扩张速度快、规模大,表现突出。正大集团300万蛋鸡产业链模式已在上海、云南、四川、山东等省市落地实施,目前和在建产能规划蛋鸡存栏或将超过1亿。
 
  以山东为例,正大潍坊360万蛋鸡项目,总投资10.83亿元,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蛋鸡场年存栏达到360万只,年产蛋量6.3万吨。该项目采用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家先进设备,养殖加工全程自动化远程控制,实现养殖智能化,成为行业标杆项目。在河南,正大集团蛋鸡规模不断扩大,已达到560万羽,未来规划将达到1200万羽。漯河正大300万羽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开封正大100万羽蛋鸡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相继落地,完善了正大集团在河南的蛋鸡产业布局。正大集团的这些项目,提升了自身产能,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但也给行业内其他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中小养殖户的退出
 
  随着巨头企业不断扩张,中小养殖户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行业。根据中信建投期货研报,在传统鸡蛋主产区,养殖规模不足1万的养殖户数量快速减少,而5-10万规模的养殖户数量有所增加,蛋鸡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
 
  中小养殖户退出的原因主要是资金有限,难以承受高昂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在饲料价格上涨、巨头扩张带来的竞争压力下,其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甚至出现亏损。此外,中小养殖户在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只能无奈退出市场。虽然规模化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蛋鸡养殖效率和质量,但也加剧了行业集中化程度,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品牌化之殇,标准缺失
 
  产业规模与品牌化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蛋生产与消费国,鸡蛋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年产量超过3100万吨,在全球鸡蛋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鸡蛋产业品牌化率较低,不足5%。市场上大部分鸡蛋以散装形式销售,消费者购买鸡蛋时主要关注价格,对品牌认知度较低。
 
  蛋鸡养殖规模化程度虽不断提高,但行业集中度不高。据新禽况统计,截至2022年8月,行业TOP9的市场占有率仅为8.86%。目前蛋鸡龙头企业有正大集团、德青源、圣迪乐村、晋龙集团等,但行业内尚未出现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上市蛋企主要集中在新三板,如金晋农牧、格润牧业、荣达禽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市场问题剖析
 
  国内鸡蛋市场存在品类模糊、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标准和品牌认知度等问题。消费者在市场上难以区分不同品牌鸡蛋的差异,因为其在外观、口感等方面区别不明显,导致消费者购买鸡蛋时多依据价格选择,而非品牌。
 
  以金晋农牧为例,该公司致力于高品质鸡蛋生产,以“山佬古”品牌鸡蛋为核心产品,依靠蛋鸡产业链自动化高效生产技术、疾病防控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关键要素,构建了集饲料加工、蛋鸡养殖、蛋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然而,2022年上半年,金晋农牧亏损867.87万,同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上升,常用饲料成本较上年同期上涨约138.00元/吨,同时蛋鸡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增加34.64万只,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大幅增加。尽管鸡蛋单价上涨带来一定毛利收入增加,但仍无法弥补成本上升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失,如淘汰鸡处置收益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金晋农牧的困境反映出当前鸡蛋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制约鸡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破局之策,路在何方?
 
  面对当前蛋鸡养殖行业面临的诸多困境,如何实现破局,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业内专家和企业提出了相应见解和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品牌化之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型商超代表表示:“鸡蛋产业需要推进品牌化,根据北京销售统计,德青源的鸡蛋销售情况最佳。”德青源能够在众多鸡蛋品牌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独特的品牌建设策略。
 
  早在2000年7月,德青源生产出第一颗无公害鸡蛋,打破了当时市场上鸡蛋无生产标识和来源的状况。该公司在鸡蛋上喷印“追溯码”,为鸡蛋赋予专属身份标识,消费者可借此了解鸡蛋的生产日期和农场来源。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凭借品牌优势,德青源鸡蛋在市场上的售价通常高于普通鸡蛋,实现了产品溢价。
 
  德青源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鸡蛋企业而言,品牌不仅是名称或标识,更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象征。通过品牌建设,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鸡蛋品质和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品牌鸡蛋更能满足其需求。未来,鸡蛋企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注重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品牌,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
 
  降本增效与标准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齐广海提出,养殖主体应通过降本增效提高养殖效率。在当前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利润的关键。而提升品质是实现品牌化的关键,只有提高鸡蛋质量,才能实现适度溢价,为企业带来更高收益。
 
  饲料成本在蛋鸡养殖成本中占比约60%-70%,因此,降低饲料成本成为降本增效的重点。近期,饲料工业协会已开展豆粕减量替代标准体系建设,为养殖企业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探索豆粕减量替代技术,企业可寻找更经济实惠的饲料原料,降低对豆粕的依赖,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在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已尝试采用其他原料替代部分豆粕,并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有的企业利用杂粕、发酵原料、合成氨基酸等原料,按照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日粮,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还有企业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合理搭配营养成分,在保证蛋鸡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饲料浪费,进一步降低成本。除降低饲料成本外,企业还可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采用先进养殖设备,实现自动化养殖,减少人工成本;加强疫病防控,提高蛋鸡成活率和产蛋率,增加养殖收益。
 
  延长产业链
 
  有专家指出,鸡蛋产业可通过延长产业链和提升尾端消费带动毛利增长。向预制菜领域拓展是可行方向。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观念转变,预制菜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鸡蛋作为常见食材,在预制菜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蛋鸡养殖,开展饲料生产、鲜蛋加工、农产品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该公司将产蛋期后的老母鸡加工成预制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据浠水县委书记付宇介绍,1只鸡养殖周期约500天,消耗50斤饲料,产500枚鸡蛋。产蛋期后,老母鸡加工成预制菜,延伸了产业链,每只鸡可带来约50元纯利润。通过延长产业链,企业不仅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利润空间,还能降低市场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当鸡蛋市场价格波动时,企业可通过预制菜等其他产品维持经营,实现多元化发展。未来,鸡蛋企业应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的途径,加强与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更多鸡蛋深加工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未来展望
 
  蛋鸡养殖行业正处于变革关键时期,既面临饲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也迎来消费升级、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机遇。在此关键阶段,行业内企业和从业者需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方面,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投入,通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蛋鸡养殖行业将朝着更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期待该行业在未来实现突破,迎来更好发展,也希望各界持续关注蛋鸡养殖行业发展动态,共同见证其变革与成长。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