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超跌反弹

2012-10-24来源:国际商报文章编辑:岛岛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北半球谷物收获进入尾声而南半球种植季节临近,市场分歧开始加大。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后,业内人士对于后市大豆价格和小麦价格仍有不同见解,而对于后市棉价和玉米价格的走势看法则较为一致:棉价主要取决于收储的情况,玉米价格将有可能演绎震荡走强的行情。

  一上QQ,就看到好友农夫的签名改成了“昨天晚上看到黄河了”,我不仅好奇地问他去哪儿玩了。“我的意思是看到12日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数据,死心了!不到黄河不死心嘛”。他无奈地说。

  农夫是他的QQ昵称,他的真名叫廉超,是新湖期货有限公司的分析师。

  短期提振

  “豆类的调整是最牵动人心的”。廉超告诉我。

  大豆是个痛,大家都心知肚明。外资巨头全产业控制中国大豆,而且国内大豆进口量价仍然在攀升。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9月,中国进口大豆数量497万吨,金额3,228,476千美元。1~9月,中国进口大豆累计数量4,430万吨,金额25,539,590千美元。数量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7.7%,金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8.1%。“是个疼啊,我等了它半个月,看到后就死心了。”廉超说。“有人说这将提振国产大豆价格,你看空?”我疑惑地问道。“怎么提振啊?单产调了那么多,大豆的产量一下子就增了几百万吨,全球贸易的可供应量也增加了几百万吨。大家之前基本确定了低单产,没想到8月的雨使得单产上调了,之前大家觉得7月末就定产了。”“之前总拿大旱说事,看来是炒作因素?”我问。“也不是炒作”。他表示否定。

  但是,同属新湖期货旗下的另一位分析师苗瑾则认为,“本期报告的数据说明此前市场对于干旱导致的减产过于严重”。

  报告出炉后,大豆和豆类产品价格是否得到了短期提振呢?我继续与分析师们聊了起来。

  新纪元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王成强告诉我:“市场不会轻易放弃历史性高位价格赐予的历史性抛空机会。报告尘埃落定以后,豆类价格呈现"一日游行情",超跌反弹仅昙花一现,从技术上来说,1500美分/蒲式耳告破,失手半年线即牛熊分界线”。

  光大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王娜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报告公布当天美豆、玉米价格大涨,原因是报告中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

  看空VS看多

  一方面,北半球收获季节就要接近尾声,南半球播种季节临近,收获季节带来的是集中供应压力;另一方面,南美大豆产量前景充满想象空间,紧张的供需局面有望得到良性改善。影响后市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分析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和市场需求。

  王成强对南美大豆产量保持乐观,他说:“新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在8000万~8280万吨,其产量趋于正常,并有望创下历史新高,较上一年度的6640万吨高出25%,这进一步强化了长期供应格局利空效应的转化。”

  王娜认为后市大豆价格很难达到前期高点。她说:“报告第二天美盘豆类价格基本收复前日涨幅,市场中关于南美增产的预期抵消掉了报告利多的影响。后市需要关注南美产量预期及市场要求”。

  另外,报告认为,全球方面,巴西和阿根廷2012/13年度大豆出口量下调,中国和墨西哥大豆进口量上调。

  针对报告中的这一调整,苗瑾认为:“高价激发了南美农户的种植热情,南美主要生产国大豆播种面积均预期大幅增加。但是由于上一作物周期的减产,预计本年度的前半段南美的出口数量出现明显下滑,特别是阿根廷。”

  对于后市大豆价格,看跌派和看涨派各自陈述了他们的理由。

  王成强属于看跌派。他说:“长期价格图表走势颇为悲观”。但是,他也表达了国内大豆价格回升走高的可能性。“大豆价格在季节性抛压过后,也将势必跌出坚实的季节性底部,此低点常年出现在四季度晚些时候,此时间之窗开启预期出现新的战略机会,届时回升走高在望”。

  但是,也有相反的声音。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朱险峰说:“我国大豆主要以来国际市场,短期来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还是看涨的,无论是北美还是南美,国际大豆上涨必然带动我国进口大豆价格提高。”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亦持相同的观点:“中国大豆的进口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原因有两个:其一,国际大豆市场供应偏紧,美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出口国,但是受天气干旱影响,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国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其二,数据显示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45%来自美国,这表明我国剩余55%的大豆进口需要依赖其他大豆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2012/13年度大豆出口量的下调将助推我国大豆的进口价格”。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