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鸡肉贸易争端美国胜诉 低价进口肉或冲击国内市场

2018-01-22来源:新禽况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世界贸易组织(WTO)周四作出裁决,认定中国未遵守该组织更早的一项裁决,继续对从美国进口的鸡肉征收惩罚性关税。

  这一裁决意味着中国政府将被迫进一步降低对美国鸡肉产品的关税,除非在20天内提起上诉。

  事件经过

  据路透中文网文章中报道,中美之间围绕鸡肉贸易的争端始于7年前。2010年,中国宣布对美国肉鸡产品征收至多105.4%的反倾销税和30.3%的反补贴税。美国2011年9月就此向WTO投诉,对中国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提出异议。中国随后下调了关税,但美国认为下调的幅度没有达到要求。

  2013年WTO作出对美国有利的裁决。作为回应,中国在2014年将这两项关税分别降至73.8%和4.2%。不过美国贸易代表称,中国的做法仍违规,并于2016年再次向WTO提出申诉。美国农业部在当时表示,泰森食品和Pilgrim's Pride 等禽肉生产商已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销售额。

  对于WTO今年1月18日的裁定,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中方对这一裁决表示遗憾,将评估WTO的报告,并根据WTO的规则开展“后续工作。”

  影响推测

  禽小六认为,国家越富,吃的肉就会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但国内肉类消费供不应求,中国肉类食品消耗量在不断增长。

  据瑞典《Neue Zürcher Zeitung》报报道,2016年,中国人几乎吃掉世界肉制品的1/3,每人平均63公斤。而在30年前,中国人年度平均消耗仅有13公斤肉。

  近年来,我国肉类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进口肉类达460.4万吨,同比增长达63.1%,占国内肉类供应量的5.1%。进口肉类来自32个国家(地区),其中贸易额列前3位的分别为欧盟、巴西和美国。

  如果反倾销败诉,廉价鸡肉进口,将对国内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对消费者来说也许是好事,但对于家禽从业者来说,禽小六进行了以下几点猜测:

  1、低价进口肉冲击国内鸡价。参照进口猪肉对猪价的影响,国内鸡肉生产成本高于美国,进口鸡肉一旦大量进入,必然会对国内冷冻分割鸡肉市场造成冲击,抢夺市场份额。国内白羽肉鸡行情刚刚度过连续几年的低迷行情,今年好不容易盼来盈利,大量低价进口鸡肉造成的价格影响不会很小。

  2、终端市场选择权,进口鸡肉更有优势。国内分割鸡肉的主要消费渠道是洋快餐、饭堂等。在过去,由于进口肉的限制,主要使用国内生产的鸡肉。但如果更为廉价的鸡肉进口,某些快餐或饭堂会不会采用价格更低的进口鸡肉呢?林子大了,真不好说,毕竟有先例。

  3、质量冲击,国内企业将更重视食品安全。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食品检验的标准数量陈旧,仅有60%的指标采用了国际标准,许多对健康非常重要的指标,如农药残留物限量、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等都低于国际标准。有些食品安全标准甚至是空白,比如某些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抗生素残留限量,对食品的包装材料检测也缺乏相应的标准。

  一句话,进口肉并不一定就好于国内的鸡肉,进口僵尸肉等新闻报道并不鲜见。一旦出现问题,受害者必然包括国内企业,但另一方面也将促进行业更加规范化的生产,以避免落人口舌。

  4、国内分割肉市场受到冲击,引起连锁效应。冷冻分割鸡市场受到冲击→寻求其他渠道→发现生鲜鸡市场竞争较少→抢夺生鲜市场份额→低端生鲜市场价格竞争→国鸡行业被迫迎战→市场和利润减少、转型压力增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业洗牌加剧。

  5、促进行业升级,竞争力增强。价格战无法避免,要想不被抢占市场,行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趋势将更加迅猛,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落后的、生产成本高、没品牌效应的企业将不得不淘汰,留下的,将是竞争力更强的企业。

  6、差异化竞争,避免价格战。2016年,中国出于生态和卫生考虑,启动限制肉制品消费的国家纲要,国人开始更多地关注健康。随着价格竞争压力增加,除了有能力的企业在成本上拼杀外,部分集团或企业将加快品牌化或走出去的战略,差异化竞争,转向食品企业,甚至开拓其他市场,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部分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品牌化,保证自己生存下去。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