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看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变化与防控措施

2024-01-13来源:易邦生物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RV)感染后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泛,全球性分布。有多种疾病表现,最常见的疾病是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图1-4),病鸡常表现为跛行、单侧或双侧跗关节肿胀,不愿活动,瘫痪,严重的病例腓肠肌腱发生断裂,其次是发育迟缓综合征(RSS),病鸡表现为生长不良,腹泻,均匀度差,小鸡多。近年来商品肉鸡发病日益严重,严重影响鸡只增重,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2012年以来,国际主要养禽国家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变化:

  2012年初以来,美国、加拿大、巴西、以色列、法国等养鸡发达国家鸡病毒性关节炎出现新的变化。从鸡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病例中分离出的禽呼肠孤变异毒株越来越多。2011-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分离出301株ARV,78.07%分离株属于基因II-VI变异毒株。2012-2017年,加拿大西部分离到38株ARV,85.5%分离株属于基因II-VI变异毒株。2015-2017年巴西从有ARV临床症状和腱鞘炎鸡群中鉴定出17株分离株有6株属于基因II、III、V变异毒株。其他各国详细报道见下表。佐治亚大学家禽诊断研究中心进一步分析发现美国2017-2021分离株中12%-18%的毒株混有不同的基因型及亚型。

  2012年以来国外鸡病毒性关节炎发病率异常升高、免疫失败病例增多,主要原因是出现新型变异毒株。国外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调查显示,禽呼肠孤病毒流行毒株有多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异,出现多个新的基因型和血清型。新型变异毒株能突破母源抗体保护,种鸡即使免疫了常规疫苗仍然不能完全保护,使雏鸡发病。目前,已确认ARV有7种基因型(I-VII),细分为18个分支,鉴定出至少6种血清型。不同基因型之间致病力不同,基因型和致病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同血清型之间很少或无交叉中和作用。


  二、2018年以来,我国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变化:

  2018年以后,我国鸡病毒性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免疫失败现象明显增加。尤其是2021年以来,禽呼肠孤病毒检出率显著上升。白羽肉鸡发病重,黄羽肉鸡、肉种鸡也有发生。其发病日龄特点是肉鸡3-6周龄多发,种鸡9-12周龄多发,最早7日龄开始发病。感染鸡群具有日龄抵抗力,成年肉种鸡多呈带毒状态。发病无明显季节、区域性,养殖白羽肉鸡省份发病较多。新出现的呼肠孤病毒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和垂直传播性。

  经青岛易邦技术保障中心研究发现,国内鸡场也出现了禽呼肠孤病毒新型变异毒株,目前以基因I型、II型、V型毒株为主,疫苗免疫失败是发生鸡病毒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与国外类似,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提高警惕。

 

  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防控建议: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鸡病毒性关节炎发病异常升高的现象。我们建议,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控的关键是控制好孵化场污染和鸡苗引种与生物安全,其次是疫苗选择合适和免疫程序合理。

  种蛋要单独储存、孵化;避免从阳性种鸡场引种,避免鸡场多批次饲养和引进不同来源的鸡苗,保证雏鸡有良好的母源抗体。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空舍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特别注意拉鸡等运输车辆消毒以及鸡粪的处理与转运,防止病毒通过粪便、机械方式感染鸡群。

  疫苗选择要免疫谱广和针对性强,同时要选用SPF胚制备的活疫苗。考虑到禽呼肠孤病毒具有由多基因型,多血清型,交叉保护弱的特点,油苗选择包括本地分离株在内的多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同时免疫程序上,采用活疫苗启动基础免疫和后续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产前做两次活疫苗和两次次灭活疫苗,产蛋高峰过后40周左右加强一针油苗免疫,确保种鸡在产蛋期间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