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
1.增加喂料量 根据气温、鸡的活动量、野外自由采食量和鸡的产蛋率,酌情补充饲料。一些鸡场看到鸡的产蛋率低,限制补料量,结果饲料投喂量越少,产蛋率越低。根据笔者经验,由于本饲养方式鸡的活动量较大,在冬季保温较好的情况下,河北柴鸡的日补料量应比笼养中型蛋鸡[阅读全文]
蛋壳质量是衡量种鸡、蛋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它与种鸡的种蛋入孵率、孵化率、鸡苗质量以及商品蛋鸡的鲜蛋产量、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蛋壳质量直接决定着蛋的破损率,并影响蛋鸡生产效益。影响蛋壳品质的营养性因素主要有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维生[阅读全文]
加强保温防寒措施。高产蛋鸡最适宜温度为1623℃,当温度低于13℃以下,产蛋量明显下降。 保温措施 在冬季笼养难舍最好坐北朝南,并根据情况,用火炉、火墙、暖气、塑料暖棚等形式提高鸡舍内温度。 地面圈养蛋鸡,可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或暖棚来提高温度。鸡舍内地面保持干[阅读全文]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通常情况下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为使蛋鸡冬季高产稳产,广大养殖户应该对鸡群进行及时整顿。 及时整顿鸡群。蛋鸡产要能力随龄斯的增长。每年大约递减15%,从经济效益上讲,产蛋鸡利用年限大多数以12年较合算。 因此,为便于饲养管理[阅读全文]
一、笼养疲劳症 病鸡初期喜卧,两肢关节软而痛,有不明显的肿胀和跛行,无力久站。随后脱水,逐渐消瘦,并伴有软骨组织增生而引起的骨变形,尤以肋骨最明显,严重者胸肌萎缩、胸廓缩??防治:保证蛋鸡配合饲料中含钙量不少于3-3.5%,并加入2-3%的植物油。鸡舍温度应[阅读全文]
一. 日常管理 1.增加收集鸡蛋次数 鸡蛋每天的收集次数过少,容易造成在集蛋槽内相互碰撞,破损率提高。每天收集2次,破损率为5.0-5.5%;每天收集3次,可使破损率降低到0.75-1.00%。大群蛋鸡每天至少要收集4-5次。 2.减少应激 应激因素的刺激,如噪音、突然光照过强、疫[阅读全文]
本病多发于盛产期的高产鸡群中,发病的母鸡如不使之停止产蛋,治疗后多又复发,所以预防极为必要。 1、利用自然光照高密度饲养的蛋鸡,必须断喙,并须断喙,并保证断喙的质量。 2、对多发输卵管脱垂品系的蛋鸡,宜采用逐渐延长的光照制度。 3、培养的后备蛋鸡,日粮中[阅读全文]
决定蛋鸡经济效益的第一大要素便是成活率,因此控制雏鸡的死亡率至关重要。造成雏鸡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 有钱买药,没钱买煤是许多养殖户的一大误区。很多养殖户怕烧煤,从而温度很难掌握,导致雏鸡得病用许多药物。温度过高,雏鸡[阅读全文]
1及时调整鸡群 200日龄左右,观察鸡群,冠萎缩、耻骨收缩、羽毛紧收、腿部皮肤发干,胸肌薄而腹部下垂呈企鹅状的鸡淘汰。可节省饲料而提高产蛋率,防止其它疾病的传播,减少投药次数。 2提高饲料能量 冬天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多添加些能量高的饲料,如油脂、玉米[阅读全文]
密闭式蛋鸡舍的光照制度 密闭式鸡舍只采用人工光照,所以容易控制。 1、渐减光照制 1~7日龄时每天光照23小时,从第2周龄到20周龄时每周减少50分钟,然后过渡到产蛋期光照制度。 2、恒定光照制 1~7日龄时每天光照23小时,从第2周龄到20周龄时每天光照8小时不变。然后[阅读全文]
在育成期防止鸡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或能量、蛋白质水平给予限制。减少饲料消耗,控制体重增长,保证正常的脂肪蓄积,育成健康结实、发育匀称的后备鸡,防止早熟,减少产蛋期死淘率。 限制饲养多采用限量法,首先应掌握鸡[阅读全文]
预产期料的使用:母鸡16-18周体重达到标准时,应及时更换预产料。若体重末达标,可推迟1周更换预产期料。预产料的使用原则在不限制晚熟鸡生长发育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保证了早熟鸡的营养需要,当产蛋率达到5%后,应及时更换前期料。 前期料适于5%产蛋率至高峰阶段。在18[阅读全文]
1.限饲前断喙 限饲前应对母鸡断喙,以防相互啄伤;在雏鸡6-10日龄断喙最佳。 2.限饲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限饲过程中,如果鸡群发?⒔又忠呙缁蜃?菏保?稍菔蓖V瓜匏牵????跋旌笤傩邢匏恰?3.应与控制光照相配合 实施限饲时,要与控制光照措施相结合,这样效果会更[阅读全文]
1、从采食情况上辨别。饲喂时,高产鸡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只啄不吃的鸡为低产鸡,甚至不产蛋。 2、从鸡冠上辨别。高产鸡的鸡冠红大、柔软、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阅读全文]
蛋壳质量包括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和蛋壳颜色等。蛋壳厚度与强度差的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而蛋壳颜色会影响鸡蛋的外观。蛋壳质量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包括蛋鸡的品种、疾?⒅芰洹⒂???胶退茄?芾淼取?营养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蛋壳中91.1%的成分为无机成[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