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
鸡包涵体肝炎由腺病毒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最近,在吕梁地区肉鸡养殖场零星出现[阅读全文]
鸡痘是一种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人在基层兽医工作中发现鸡痘全年都会发生,尤以秋冬季节最易流行,它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过病灶[阅读全文]
2013年以来,山东、江苏等地的部分肉种鸡、蛋鸡及麻鸡出现了一种以死亡率高,解剖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心包积液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初步诊断为I亚群C-4型腺病毒感染引起[阅读全文]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 avian leukosis virus J ,ALV-J),属于逆转录病毒家族,可以导致鸡白血病及各种肿瘤性疾病发生,在家禽界广泛传播。迄今为止, ALV -J在商业型鸡和肉用型鸡的感染对世界各地的家禽业已经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MicroRNA(miRNA)一种小的内源[阅读全文]
一、前期死亡原因及对策 1、原因 (1)种鸡因素 ①垂直传播病:支原体、沙门氏菌感染、大肠杆菌、脑脊髓炎 、白血?⑼?凇⒋?丁?呼肠孤病毒感染 ②营养缺乏:B族维生素、A+E (2)孵化因素 温度、湿度、通风、运输、保温 (3)疾病因素 ①细菌感染引起脐炎 a、沙门氏[阅读全文]
【鸡痘诊断】 典型的皮肤损害,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但粘膜型或眼肿大,则较难诊断,必须凭借感染试验诊断和确定毒型。做法是将病料接种于易感宿主皮肤,很容易证明有痘病毒存在。接种方法可选用针刺法、毛囊法或鸡冠划痕法。5~7日内发生典型的皮肤症状,可证明有痘病毒[阅读全文]
症状与病变。潜伏期4-10天,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两种混合型三类。 皮肤型病变特征。主要是皮肤及毛囊病变,在上皮组织有增生性病灶,突出高于皮肤,由白色变成黄色形成结痂,发炎出血,经2-3周上皮层退化脱落,结痂部位留有疤痕,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阅读全文]
鸡轮状病毒病的潜伏期短,实验感染潜伏期2~5天。患鸡在临床症状上差异较大,从非常轻微的腹泻到病鸡精神委顿、嗜睡、爆发性腹泻下?⒉〖ν阉??鲜场8腥厩萑旱姆⒉÷矢撸?劳雎试?%~20%。幸存者则生长缓慢。产蛋鸡群感染病毒4~9天后,产蛋量下降。剖检时最常见韵[阅读全文]
当前,新城疫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针对此病应当做好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搞好舍内空气消毒,重点是改善鸡舍通风条件。 2.做好疫苗免疫。①在一般的疫区,可以采用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阅读全文]
1、新城疫:最急性型呈败血型急性死亡,亚急性型出现头向一侧扭转、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急性型鸡冠及肉髯呈暗红色或暗紫色,呼吸困难,摇头,发出尖锐咯咯声。 2、禽痘:鸡冠、肉髯、耳垂及眼睑和口角等处有白色小结节,后变为绿豆大痘疣,痘疣互相融合形成黑红色痘痂[阅读全文]
自1957年在美国甘博罗地区发现并分离鉴定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到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它50多年,该病目前仍持续威胁着家禽养殖。从1992年开始,我国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分离到超强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炎野毒毒株[阅读全文]
提醒广大养殖朋友们注意流感的新型病理变化: 蛋鸡除了原来腺胃乳头出血,胰腺边缘出血、点状坏死或空泡变性,卵泡液化,输卵管蛋清样分泌物分泌物外,脾脏也可出现坏死灶。[阅读全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R愿剐骸⒉?丁⑿丶 ⑼燃 ⑾傥赣爰∥附唤绱Τ鲅?⒎ㄊ夏页署ǘ逞??孜?饕?俅膊±硖卣鳌1静【哂蟹⒉÷矢摺⒉〕潭獭⑺劳雎矢叩奶氐悖?箍傻贾旅庖咭种疲?辗⒍嘀忠卟』蚴苟嘀忠呙缑庖呓又[阅读全文]
据服务部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包涵体肝炎具有以下特点: (1)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他季节少见发??(2)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6~10日龄,目前了解最早的在3日龄即发病,表现死亡突然增加。该病例在5日龄开始表现精神不好,7日龄死亡增加,9[阅读全文]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G蒺悴《臼粲诙徊《究萍棺刀?锒徊《狙强魄荻徊《臼簟2《敬罅看嬖谟诓”涞钠し艉驼衬げ≡畹敝校?酝饨缁肪秤泻芮康牡挚沽Γ?诟稍锏亩徽铕杵ぶ锌纱婊钍?拢?踔粮?ぁ1静」惴悍植加谑澜绺鞴??乇鹗谴笮图Τ。?J共∏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