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需求疲软,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尽管油厂开机率下滑,但豆粕库存仍偏高。大豆进口成本坚挺给国内豆粕期价带来支撑,豆粕现货需求疲软使得基差报价走弱,建议企业以随采随用为主。
当前,美国大豆播种工作基本结束,由于今年部分大豆属于晚播,单产和质量可能受影响,后期大豆生长期间天气炒作将继续支持美豆价格;南美大豆增产,美国大豆库存高企,全球大豆供应充足压制美豆价格,预计短期内美豆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预计短期豆粕价格偏强震荡
7月17日,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现货报价2760~2820元/吨,与上周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华北地区市场报价2800~2830元/吨,华东地区报价2780~2800元/吨,华南地区报价2780~2820元/吨。下游需求疲软,饲料企业采购意愿不强,成交偏少。
监测显示,上周末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589万吨,与前一周基本持平,比上月同期增加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34万吨。7月至9月大豆到港量较大,而近期部分油厂因豆粕胀库停机,大豆压榨量仍保持偏低水平,预计后期大豆库存将上升。
国内豆粕价格反弹,刺激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补库,豆粕成交有所好转,库存小幅回落。7月14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94万吨,比此前一周减少1万吨,比上月同期增加1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7万吨,比过去3年均值减少17万吨。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比减少5.1%,同比减少25.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5%,同比减少26.7%。猪料消费量受到较大冲击,尽管水产养殖进入旺季,且禽料需求较好,但仍无法弥补猪料降幅,预计豆粕消费需求持续下滑。7月至9月油脂加工企业将提高开机率,短期内豆粕库存维持高位。
今年偏低的美豆生长优良率给天气炒作带来题材,预计美豆价格偏强运行,而压榨利润不佳将给国内油粕带来支撑,预计豆粕期货价格跟随美豆保持坚挺,现货需求疲软,豆粕基差报价有望进一步走低。
国内豆油价格继续震荡调整
7月17日,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市场报价集中于5280~5400元/吨,部分地区较上周同期下跌10~20元/吨。其中,华北地区报价5240~5270元/吨,华东地区报价5380~5400元/吨,华南地区报价5320~5350元/吨。豆油价格震荡,贸易商观望,油厂成交不多。
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152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9万吨,较过去3年均值减少27万吨。
大豆压榨量上升,豆油产出量增加,豆油库存基本稳定。监测显示,7月15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145.5万吨,周环比基本持平,月环比减少2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比近3年同期均值增加7万吨。夏季为豆油需求淡季,预计后期库存呈上升趋势。
根据船期监测,7月至9月国内大豆月均到港量在900万吨以上,大豆集中到港将刺激油厂提升开机率,豆油产出量增加;而油脂消费需求处于淡季,国外棕榈油价格走势疲软,不时给出进口利润刺激国内贸易商增加采购,棕榈油进口量明显增加,当前豆棕价差已处于较高水平,棕榈油对豆油形成一定替代,豆油需求偏弱。当前豆油价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后期小包装油备货逐渐启动,也将对豆油价格形成支撑,预计后期豆油价格继续震荡调整。
预计豆菜油价差仍高位震荡
7月17日,沿海地区一级菜油市场报价7110~73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10~30元/吨。
其中,江苏南通报价7300~7320元/吨,福建厦门报价7130~7150元/吨,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报价7110~7130元/吨。豆菜油价差偏高抑制菜油需求,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
8月船期加拿大菜籽对我国港口CNF报价411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3440元/吨,以期货1909合约菜油6827元/吨、菜粕2428元/吨测算,压榨利润620元/吨,周环比下降50元/吨。主要原因是加拿大菜籽出口报价上涨,国内菜粕、菜油价格窄幅震荡。
本周菜油价格走势弱于豆油,豆菜油价差缩小。7月17日,豆菜油9月合约价差为1515元/吨,周环比扩大121元/吨,月环比缩小63元/吨,同比扩大750元/吨;1月合约价差为1381元/吨,周环比扩大127元/吨;华东沿海地区豆菜油现货价差为1710元/吨,周环比扩大50元/吨,同比扩大830元/吨。
后期国内菜籽到港量逐渐减少,随着港口进口菜籽库存的消化,后期进口菜籽供应仍然偏紧,临储菜油竞价销售结束,对菜油价格形成支撑;当前国产菜籽上市,菜油价格偏高,国外菜油进口仍有利润,压制菜油价格。7月至9月大豆压榨量增加,豆油库存逐渐上升,压制豆油价格。短期内豆菜油均以震荡为主,豆菜油价差保持高位震荡。棕榈油供应足价格震荡运行
7月17日,国内沿海地区24度棕榈油市场报价集中于4200~4290元/吨,部分地区较上周上涨10~30元/吨。其中,天津报价4290元/吨,张家港报价4260元/吨,广州报价4180元/吨。棕榈油消费处于旺季,低价吸引采购,本周成交较好。
国内沿海地区食用棕榈油库存量约65万吨(加上工棕约77万吨),周环比减少5万吨,月环比减少4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其中,天津10万吨,张家港24万吨,广东22万吨。当前豆棕价差仍维持高位,棕榈油掺兑比例较高,加上消费旺季提振,库存继续下滑。
周三,马来西亚7月船期24度棕榈油FOB报价495美元/吨,合到港完税成本4325元/吨(增值税率9%),比1909合约收盘价高127元/吨;9月船期棕榈油FOB报价500美元/吨,合到港完税成本4365元/吨,比1909合约收盘价高167元/吨。据悉,上周国内共新增5船棕榈油买船,船期均在9月份。根据船期监测,预计8月份24度棕榈油到港约40万吨,9月份到港量35万吨,8月至9月份到港增加将限制库存下滑幅度。
船运调查机构ITS数据显示,7月1日至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68万吨,较上月同期增长11.6%,8月份马棕榈油出口仍保持零关税。预计7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大增,尽管出口好转,但难以抵消产量增幅,预计棕榈油库存上升,供应充足格局不改。
国内棕榈油消费需求良好,到港量减少支撑基差报价坚挺。产地远月销售压力较大,棕榈油供需形势并不支持价格上涨,预计棕榈油价格继续偏弱运行。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