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5月1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5月1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价连稳5天,行情似乎见底,反弹讯号越来越明朗了
导读:最近5天,猪价一改此前大幅度下跌的趋势转而维稳。进入5月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经过连续15周的回落已经降到了13.89元/斤,猪肉降价后,消费出现好转,屠企白条肉走货加快,有涨价欲望。但当前市场生猪供应充足,西北、西南地区的大肥猪还在源源不断上市,全国产能恢复后标猪上市量也同步增加。生猪供应增量同猪肉消费增量暂时打平,猪价趋稳。猪价连稳5天后,说明行情似乎见底了,而且市场猪价反弹的讯号越来越明朗了。
猪价连稳5天,难涨难跌,是为啥?
我们就拿比较有代表性的外三元标猪价格来说,5月12日是19.09元/公斤,5月13日是19.08元/公斤,5月14日是19.11元/公斤,5月15日是18.98元/公斤,5月16日是18.95元/公斤。价格基本稳定在19元左右,上涨是窄幅上涨,下调同样是窄幅下调。
5月17日依旧是以稳为主,华东区4省、华中区2省、华北区2省、东北区2省、西北区1省和西南区2省都保持稳定,此外还有广东、广西、北京、天津和重庆四个省市保持涨势,剩下8个地区继续窄幅下跌,而且跌幅收紧只有0.1-0.2元。猪价难涨难跌,是为啥?
1、猪肉消费回暖,走货量增加,屠企降价意愿减弱
随着猪肉价格的连续15周回落,当前各地区白条肉价格已经全线跌破20元,北京已经有11元的价格,天津11.9元,河北11.5元,山西10.5元,辽宁11.5元,上海11.7元,江苏12.5元,安徽12.5元,福建11.8元,山东13.8元,湖南17.5元,广西12元。可以发现各地白条肉价格都已经跌到十一二元的水平了,市场零售猪肉也基本可以达到15元。
15元的猪肉价格多数消费者已经可以接受了,对比38.7元牛肉和38.3元的羊肉来说,已经是非常便宜了,即使对比8.8元的白条鸡的价格,也没有太大的劣势。而且北京和上海的批发市场开磅价弱势调整,成交量上升,剩货现象有减弱趋势。随着终端猪肉走货量增加,屠企生猪需求量随之增加,为了保证生猪供应,屠企持续压价意愿减弱,有助于猪价稳定。
2、猪价跌至成本线,养猪户挺价意愿增强
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以及污水处理、疾病防控、人工费用等多方面成本的增加,当前生猪养殖成本相比2018年增加了4.5元/公斤,已经达到了8.5元,甚至9元的成本,而这还是自繁自养猪场,外购仔猪饲养的猪场和二次育肥猪场的成本更高,当下,东北三省、西北2省、西南2省1市,这几个地区猪价都低于9元。猪价跌破成本线后,养猪户挺价意愿增强,可能低于300斤的猪都不卖了,使得屠企收猪难度有所增加,当前价格屠企也愿意稳住。
3、多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生猪和猪肉调运
最近几天,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多地连续降雨,局部地区还有暴雨和大暴雨,大雨严重影响生猪和猪肉调运,各地多以当地消费为主,随着消费好转,为猪价稳定形成有效支撑。
猪价连稳5天,行情似乎见底
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连续稳定5天的时间了,市场传出了猪价行情见底的说法。持续了4个多月的猪价下跌,有屠企压价因素,有消费不利因素,也有产能恢复因素,还有一个最不应该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人为压栏。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方部分地区产能受损,但受损程度始终没有确切数据公布,不少养猪户过度放大受损程度,养猪户错误估计后续猪价,市场二次育肥行为增多,叠加此前恢复产能的持续释放,致使猪价一跌不起。
反弹讯号越来越明朗了
猪价持续维稳后,市场反弹的讯号也是越来越明朗。首先,市场牛猪存栏已经不多了,这波猪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压栏,随着猪价跌破成本线,二次育肥亏损加剧,一头猪亏损1500元以上。面对巨额亏损,养猪户挺不住了,300-400斤肥猪加速出栏,大肥出栏已经持续2个多月的时间了,目前全国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还有大猪,其他地区大猪所剩不多,大肥数量降低是猪价反弹的一个重要讯号。
其次,随着猪价的下跌,养猪户亏损加剧,部分猪场有提前退出的风险,为了促进生猪稳产保供,上级正在探索制定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方案。一旦这个方案一出,首要因素就是稳定猪价,以保证养猪户的利润,提高养猪户养猪积极性,这也将是猪价反弹的讯号。
最后,此轮猪价下跌市场抄底二次育肥养猪户数量不多,最近两年猪价下跌后总有一些外来资本进入养猪行业,抄底二次育肥,但据了解,受到猪价暴跌,以及产能恢复(母猪存栏量恢复到正常水平96.7%,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恢复正常水平)的影响,此次猪价下跌抄底二次育肥的猪场并不多。另外,温度回升后,去年冬季发病的部分猪场又将会有补栏打算,部分母猪需要三元肥猪顶替,以上两点将会降低市场生猪供应量。
生猪养殖“大势已去”!猪肉价格“打骨折”,4月降幅超2成!
止不住的猪价,降不完的肉价,对于养殖户和消费者来说这一趋势感受天差地别。猪贱伤农,自今年以来养殖户感觉到生猪养殖大势已去,高利润变成了深度亏损,投入的高额成本现在都打了水漂,最后只剩一句话:养猪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非洲猪瘟死伤惨重,老百姓吃肉有了困难,高价肉如何平抑?只有大肆鼓励养殖,因而对于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国家给予政策性帮扶,给予大量的养殖补贴,鼓励所有人都养猪。现在好了。短短两年的时间,生猪养殖量已然恢复,价格急转向下,老百姓马上就能吃到低价肉了。
今日生猪价格继续下探,全国平均价格在8.5-10元左右,自繁自养进入亏损平衡线附近,育肥养殖户亏损在500元到1000元左右,随着饲料价格攀升,猪病肆虐,这一亏损数据还要继续增长。
今日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批发价格为10-12元每斤,根据农贸市场零售价反馈,五花肉价格零售价多地区低于13元每斤,自19年以来的最低价,10元猪肉很快就能上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数据,猪肉下降21.4%,鲜菜下降1.3%,粮食上涨1.1%,鲜果上涨2.7%。
这是月环比数据,就是和三月份相比,猪肉大跌两成以上,可以说是打骨折的价格。当然这一价格是指猪肉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关系不大。要知道即便是现在猪肉批发价格10元左右,猪肉在许多地方还有15元乃至20元的,市场价格传导未免有些过慢。
这里不得不吐糟一下我们的猪贱肉贵的问题,生猪价格最便宜的已经到了8元左右,出现自在终端市场的猪肉超过15元,怎么看都是不合理的。这是经过收猪贩子、经纪人、屠宰场、批发商、零售商等等环节,层层加码得来的。
每个环节的利润都比养殖要强得多,所以养殖户看到猪肉这个价格是很不好受的,自己的猪赔钱卖,卖猪的都赚钱了,要谁心里也不好受,但是又不让自己宰杀卖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屠宰查得严,自己屠宰一旦被抓是要被罚款的,被宰的猪也要收缴的,为的是杜绝私屠滥宰,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集中屠宰能够有效监管,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是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四月份降幅21.4%,进入五月份继续下降,基本上没有回头的迹象,让人不得不感慨,什么时候是个头?尤其对于养殖户来说,何时才能降到底?这是个大问题。
据统计局数据,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96.6%,未来到完全恢复甚至超出产能都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生猪价格带动猪肉下跌继续下跌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但有专家表明,6-8月份是生猪出栏空档期,同时也是消费高峰期,两项叠加之下生猪价格止跌反弹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建议养殖户能够逢高就卖,不要再存压栏看涨的心态。
这一说法也符合历年来的行情波动,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猪肉价格也是最高的时候,因此现在猪肉价格应该是处于最低谷,想要吃猪肉的最好多屯一些,十斤八斤的不算多。
与猪肉价格跌跌不休不同的是粮食价格最近小幅上涨,尤其是小麦和大豆价格,国际市场已经涨到了8年来的最高价,涨幅20%,而人民日报也预计夏粮市场化购销将较为活跃,特别是优质小麦销路好、需求旺,优粮优价特征将更加明显,有助于农民增收。
粮食上涨对于养猪也是一大挑战,相比于以往,这两年因粮食涨价导致饲料成本涨了50%左右,大大压缩了养殖利润。
因此今年养猪面临着多重压力,非洲猪瘟、饲料高涨、行情下跌,让人不得不感慨生猪养殖大势已去,断臂清栏也许是最好的选择,等待下一个猪周期的到来。
官方:年出栏肥猪超6.9亿头!猪价反弹落空!为何有人看好后市?
前两日猪价止跌并迎来久违上涨,养猪户激动不已,然而,受供需两端的利空因素影响,行情上演“一日游”,养殖户盼涨的愿景再度落空!据行情宝监测数据显示,5月1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9.3元/斤,较昨日下跌0.02元/斤。
自五一过后全国猪价一路震荡下行,月内猪价跌破9.5元/斤。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年出栏肥猪超6.9亿头,养殖户对后市的信心大幅回落,难道猪价要探底8元/斤?
整体来看,受阶段性利空印象影响,猪价冲高回落。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市场上大肥出栏占比较大。 局地因冬季疫情影响,部分仔猪受损,中小体重生猪提前流入市场,养殖户看好后市,进行压栏增重。本以为猪价会受到五一的节日效应提振,不成想五一节日提振低于预期,猪价一跌再跌。节后大肥集中出栏,市场上大体重猪源越来越多。但随着天气转热,市场对大猪接受度不高,部分屠企对大体重猪源有扣罚或拒收现象,“屠牛”现象不断,目前局地肥猪在8.0元/斤以下,肥猪远低于标猪价格。
猪价要探底8元/斤?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按照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一年提供的肥猪出栏量可以达到6.9亿头以上。5月过半,猪价上涨迟迟未至,市场“缺猪不缺肉”支撑,猪价要探底8元/斤?
对于外购仔猪和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来说,因前期仔猪价格处于较高位,饲料、原料价格也是较高水平,现在肥猪的养殖成本为8.5元/斤,目前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自繁自养也出现亏损,养殖户有挺价惜售情绪。猪价继续下探空间已经不足,猪价不具备跌破8元/斤的支撑(行情观点和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国家终于出手了!5-6月份:猪价会大跌?别慌,稳住,我们能赢
是生猪的主销区,还是生猪的调出区,猪价的行情震荡让很多的养猪户揪着心,而且彻夜难眠。尤其是在最近生猪屠企继续下调基层生猪收购价,南北各地猪价再次迎来震荡下跌。无论是生猪的主销区,还是生猪的调出区,在屠企的寒潮调价影响之下,猪价的大幅回落再次上演。从基层生猪收购价的实际表现来看,目前生猪的主销区均价普遍维持在9~10元区间,而生猪的调出区生猪收购价也进入到了8~9元区间。
经过屠企的短暂调价,现在南北区生猪收购价再次回归到了涨价之前的水平,从目前的行情趋势和整个生猪饲养和供应的相关情况来看,猪财神认为进入到5~6月份,全国猪价还会迎来震荡下跌。
而且根据国家在之前发布的相关消息来看,政策层面针对猪价已经做出了明确表态,行情的走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容乐观,有3个重大预警信号,咱们养猪户必须要了解!
预警信号1:5~6月份,基层消费还将处于低迷的状态,气温回升,肉类的消费需求大幅下降,行情层面迎来反弹上涨缺乏支撑,这是目前养猪户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预警信号2:受到饲料涨价以及仔猪价格上涨等相关影响,现在基层养殖端的出猪意愿较为强烈,猪价的大幅回落难以阻挡养殖端抛售生猪的步伐!供大于需,还将继续影响基层猪价进入到持续下跌的状态;
预警信号3:国内生猪价格大暴跌之后,餐饮渠道以及国民家庭在肉类的花销方面更加倾向于更低的价格,冻品肉的投放和采购较为积极,而鲜肉方面的表现还处在低迷的状态;
通过以上3大预警信号来看,笔者认为在5~6月份,国内猪价大概率迎来下跌已成定局,按照国家之前发布的生猪出栏预期预测来看,在6月底之前,国内基层生猪出栏量就会达到往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参照2017年基层生猪出栏量的情况来讲,在6月底国内生猪出栏量就会达到2017年的水准!
参照2017年猪价的行情情况来看,基层猪价大概率会跌入6~7元区间!而随着生猪产能的稳步扩大,在今年年底之前,猪价很有可能会创下近几年来的新低。在这个时期,希望养猪户们能够抓住猪价的短期机会,尽快选择生猪出栏,规避长期下行的行情风险,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