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和育雏
一 鸡舍检修与清洗 鸡舍面积的大小应按照饲养数量最多时为准。鸡舍寒冷季节应力求保温良好,还要能够适当调节空气;炎热季节能通风透气,便于舍内温度、湿度的调节。鸡舍要保持干燥,不要过于明亮,布局合理,严格进行防病饲养管理的操作与防疫。对鸡舍内所有设备,进[阅读全文]
一 环境卫生良好 种蛋在被收集并经过清点、消毒等处理后,应及时放入专用蛋库内贮存。孵化场的贮蛋库应配备自动恒温控制的采暖设备、制冷设备和湿度自动控制器以及通风设备。小型孵化场或个体养殖户可因陋就简,改造陈旧房舍加以利用。但是,无论是大型孵化场还是小型[阅读全文]
不论蛋种鸡、肉种鸡,还是国内其他地方品种鸡,产蛋率并不代表种蛋利用率,生产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也就意味着能孵出更多的健康雏鸡。本文根据种鸡的习性特点,从种蛋的收集、处理、消毒和入孵等日常管理角度分析,讲述种蛋的合理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阅读全文]
种蛋孵化是养鸡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场的孵化条件控制更显尤为重要。孵化条件中不但要控制好孵化设备内各项孵化参[阅读全文]
雏鸡10 日龄前,为防止脱水和利于卵黄囊吸收,要求相对湿度为70 %。10 日龄以后随着雏鸡的长大,产生的水汽量和排粪量增加,易出现湿度偏高,导致球虫病暴发,使大量细菌繁殖,对鸡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威胁。在生产中,要通过定时清除粪便,勤换勤晒垫草,保证饮水器[阅读全文]
1、仔细挑选出残弱鸡,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有隆起、黑蒂、血丝甚至有臭味的鸡只应淘汰,因抢水打湿羽毛的鸡只应检出,放置在温度高干燥处。 2、仔细观察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堆或伏卧在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鸡只远离[阅读全文]
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初饮一般越早越好, 48小时之内必须饮上水。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及时先给饮水再开食。初饮时必须要让所有雏鸡迅速饮到水。调教让雏鸡尽快学会喝水。供雏鸡饮用的水应是18~20℃的温开水,切莫用低温凉水。水盘要放在光线明亮之处,要和料盘交错安放[阅读全文]
一 消毒 雏鸡入舍前应先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做完这些工作后,方可接雏入室。 二 饮水 雏鸡开食前,首先要给予饮水,最初几天,可[阅读全文]
孵化种蛋所有接触的设备、用具都要搞好卫生消毒,蛋托、码蛋盘、出雏筐、存雏筐用后高压泵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2%的火碱(氢氧化钠)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种蛋车、操作台及用具用后也要清理消毒,照蛋落盘后对臭蛋桶要清理消毒,地面火碱墩地。注射器使用后[阅读全文]
1、雏鸡脱水 运输过程太长,不能及时饮水开食。雏鸡体重的70% 以上是水,早期脱水的原因主要是孵化厂出雏操作不当、饮水过迟或雏鸡天气炎热时长途运输。这会减轻其早期体重,1-2天内就会看到体重均匀度下降。一般在最初4-5小时内提供的饮水器数量应为通常数量的150-200[阅读全文]
孵化前的准备 (1)选择种蛋:种蛋在入孵前应按种蛋的标准进行筛选,不合格的种蛋不要入孵。 (2)准备巢窝:一只中等体型的土母鸡,一般孵蛋18~20枚,以鸡体抱住蛋不外露为原则。鸡窝用木箱、竹筐、硬纸箱等均可,里面应放人干燥、柔软的絮草。鸡窝最好放在安静、凉爽、[阅读全文]
正常的贵妃鸡孵化期为21天(鸡胚胎日龄的计算应以种蛋达到正常孵化温度时为开始),在整个孵化期内给予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孵化条件,雏鸡应在20~21天内破壳而出,在这个时间内出壳的小鸡,健雏率高,育雏期成活率高,孵化期延长或缩短都会对孵化率和雏鸡造[阅读全文]
一 考察种群、优选种苗 要想饲养出健康合格的育成鸡,鸡苗质量是关键控制要素,如何选择优质种苗呢?首先要对于种鸡场进行考察,考察的项目包括供种能力、孵化能力、技术力量,饲养条件,种鸡群的日龄等,并且实地到鸡舍考察种鸡群的精神状态,产蛋率,并现场采血化验是[阅读全文]
禽类胚胎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的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等现象,导致养禽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其又可分为内源性感染(由母体直接传递病原)和外源性感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侵入蛋内)。其中最常见细菌性感染包括了大肠杆菌、沙门[阅读全文]
傅杰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畜牧兽医站) 一 消毒 雏鸡入舍前先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做完这些工作后,方可接雏入室。 二 饮水 雏鸡开食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