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
肉鸡笼养 效果分析 刘晓芳 倪慧勇 闰振富 崔爱晔 (1.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产局,遵化 064200;2.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050061) 前言:养殖肉鸡一直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传统致富项目。传统肉鸡饲养方式是利用大棚或厂房采取厚垫物料平养或网上平养,其优点是设备简单、[阅读全文]
1.防寒保温 对育雏来说,春季气温依然偏低,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维持在32~33℃。此后温度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 2.保证湿度 1~7日龄雏鸡要求舍内相对湿度为60%~70%,7日龄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舍内湿度过大,勤换垫草;[阅读全文]
肉鸡为么会消化不良 病毒感染 许多病毒感染都会导致肉鸡发生消化不良,如呼肠弧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等。 寄生虫 如球虫、绦虫、蛔虫等都会造成肠道黏膜上皮的损伤,从而导致营养物质未经消化就随粪便排出,引起消化不良。 细菌性肠炎 本病有的和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阅读全文]
影响肉鸡皮肤着色效果的因素很多,不同品种肉鸡皮肤着色的性能不同,但沉积在肉鸡皮下脂肪上的黄色物质都是叶黄素;叶黄素中只有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具有着色作用,它们通常存在于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万寿菊中,玉米、玉米蛋白粉等饲料原料虽然富含叶黄素,但叶黄素[阅读全文]
1强化管理 采取全进全出制,即放养同一日龄的初生雏,经过饲喂后同一天全部出栏。要注意环境因素,保持鸡舍安静,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防止出现应激。要及时消除垫料,防止发霉。要及时做好灭鼠工作,防止雏鸡意外伤亡。 2 控制温度 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在育雏[阅读全文]
1、饲料转化率高 在肉用禽中,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肉牛为5∶1,肉猪3∶1,而目前许多国家仔鸡已达2:1的高水平,更高者达1.72:1。另外,依靠肉仔鸡早期生产速度快的特点,缩短其饲养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2、饲[阅读全文]
鸡舍的搭建鸡舍最好选在远离村庄、地势略高、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无论建石棉瓦房或平房,房屋都不能太低,太低的房屋冬天保温差,夏天隔热差。房顶设天窗,墙根留通风口,门窗不能太小,房舍的跨度最好在5米以上。 取暖加温温度是提高肉鸡成活率的关键。鸡舍建成后,加[阅读全文]
对营养需要不同 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 生长速度不同 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公鸡体重比母鸡分别高13%、20%、27%。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阅读全文]
要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必须抓好: 1、优质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无霉,容易消化,含粗蛋白质21%-23%,代谢能 3100-3200大卡/千克; 2、多餐喂料。肉鸡每日喂料,育雏期5~6次(含夜晚1次),以后4-5次(含夜晚1次)为好,每次喂料均采取少喂勤添,定时定量,[阅读全文]
垫料品种的选择取决于它来源的方便。最常用的有:稻壳、刨花、锯末,甘蔗渣等。不要使用硬压刨花,因易于碎裂成尖片,鸡吞食后易引起嗉囊和肌胃被刺穿及鸡体脓肿。不论选择何种垫料,必须具有新鲜、干燥、无灰尘、无霉菌、吸水力强的特点。 垫料管理: 1、对鸡舍全面清[阅读全文]
1、每周清理一次水箱、水线。 2、经常消毒,出入口要设脚消毒槽或脚踏消毒垫,每天按时更换消毒液,每次出入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3、每天要刷洗两次饮水器。 4、每天要刷、擦饲料筒一次,并经常刷洗饲养设备和用具。 5、每周带鸡消毒两次,出现疫情时,每天可1~2次带[阅读全文]
季节交换的时候气候变化异常,是疾病的高发期。做好此阶段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卫生消毒 : 在鸡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个环节,即雏鸡入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鸡后的消毒工作。 雏鸡入舍前,鸡舍及器具应严格[阅读全文]
应尽可能减小雏鸡苗价位 一般情况下,雏鸡苗的价格高时,应适当延长饲养期;雏鸡苗价格低时,则应适当缩短饲养期。 应发挥肉仔鸡的生长优势 肉仔鸡日增重在生长高峰前呈递增趋势,生长高峰后呈递减趋势。快大型肉仔鸡母鸡生长高峰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公母混养时在8[阅读全文]
肉鸡断喙 7日龄~10日龄雏鸡要断喙,可减少饲料被掀出槽外浪费。 肉鸡断喙注意事项断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断喙器刀片应有足够的热度,切除部位掌握准确,确保一次完成。 ②断喙前 后2天应在雏柴鸡饲粮或饮永中添加维生素K和复合多维,有利于止血和减轻应激反应。[阅读全文]
一、消毒不严格:进雏前,鸡舍清扫不彻底,不熏蒸消毒,只用消毒液喷一两次,使得微生物长期存在,雏鸡易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导致死亡。 二、温度低或多变:进雏前,舍内预温不够,导致雏鸡扎堆,挤压致死;温度过高,雏鸡呼吸强度大,失水较多;温度忽高忽低,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