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
一 温度和湿度控制 雏鸡进舍前要提前24-48小时进行预热,地面垫料温度要隶达到32℃。1~7日龄鸡舍温度控制在29~32℃,保温伞下温度为40.5℃;8~14日龄舍温在28~29℃;15天以后可以降到26.7℃;从15日龄开始,鸡舍温度控制指的是鸡体感温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气温、风[阅读全文]
一、肉雏鸡的饲料配方 1、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 2、玉米54.2%,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 3、玉米55.2%,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阅读全文]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众多的从业者都习惯沿用着自己长期摸索的养殖经验,岂不知,恰恰是这些习惯性做法让他们无形呻蒙受了很大损失。现就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1、用生石灰带鸡消毒 生石灰具有购买方便、使用方便、成本低和消毒效果好等诸多优点,是养鸡户常备常用的[阅读全文]
保持肠道健康,是肉仔鸡达到良好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健康的肠道状况可导致垫料潮湿,饲料转化率差,出栏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饮水量增加、拉水样或粘稠粪便、营养吸收不良,引起细菌继发感染等。 一、引起家禽肠道疾病的原因 1、管理因素: ⑴育雏条件⑵饮水管理⑶[阅读全文]
当前引起肉鸡疾病的因素非常复杂,以混感多见,虽然采取了多样治疗措施,但效果都不理想,所以,疾病防治还是提倡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多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充分提高肉鸡自身的抵抗力,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关键的控制点有以下四点: 一、育雏前15天是养殖成功[阅读全文]
一树立生物安全养殖新观念 1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是第一生物安全措施,隔离是控制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保持一定空栏时间,做好空栏期消毒工作,对养好下批鸡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上批鸡出栏后至少要15天以上才能进下批鸡,如果上批鸡发生传染病,建议间隔30天以上再进雏。[阅读全文]
前言:养殖肉鸡一直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传统致富项目。传统肉鸡饲养方式是利用大棚或厂房采取厚垫物料平养或网上平养,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小,缺点是肉鸡活动面积大、不易管理,鸡舍污染严重、易发?1收呓?诘教粕阶窕?校?⑾指檬写筇篮尤饧ρ?郴?夭扇〉氖[阅读全文]
1、笼养肉鸡鸡舍必须是无窗的全密闭鸡舍,用排风扇将舍内空气排出,新鲜空气则由进气口进入舍内。鸡舍内采用人工光照而不是自然光照。当气温高时,应对鸡舍安装湿帘降温,而在寒冷季节,可采用人工加温或利用鸡自身的热量,以保持舍内温度在舒适范围之内。 2、改进笼底[阅读全文]
(一)肉鸡饲养阶段划分和环境要术 1、鸡饲养阶段划分 肉鸡分二阶段饲养:0~3周为育雏阶段,4~9周左右为育肥阶段。 2、环境要求 1、温度(见表1) 表1 肉鸡饲养温度要求 周龄 1 2 3 4 5 周龄以后 范围(℃) 31 ~35 28 ~30 25 ~27 22 ~24 18 ~21 2、湿度 (见表[阅读全文]
一、简述: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 ppm。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 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 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阅读全文]
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导致动物体内致病微生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差,导致治疗抗生素剂量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保健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限制养殖环节抗生素[阅读全文]
一、肉鸡品种与品种选择 肉鸡可分为快大型和优质型 (一)、快大型肉鸡:此种肉鸡不分公母,一般饲养68周龄即可上市食用,该鸡特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龄上市,料肉比1.62.0),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肉细嫩,多汁易熟,缺点是肉味清淡,皮肤粗[阅读全文]
1.饲养前期(0--10日龄) 此期主要控制沙门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K劳雎室话阍?%-3%,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0%。应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改善育雏条件,改用暖风炉取暖,减少粉尘;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温度切勿忽高忽低;用药要及时,选药要恰当。同时,应[阅读全文]
一、品种的选择 (1)青铜火鸡 年产蛋60枚左右,蛋重80克,母火鸡体重8千克,公火鸡16千克。 (2)尼古拉火鸡 成年公鸡最大体重25千克,母火鸡12千克左右,年产蛋60~80枚,平均蛋重 85克,羽毛纯白色,料肉比2.7:1. (3)贝蒂纳火鸡 这种火鸡耐粗饲、增重快、饲料报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