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南部县梅家乡观音庙村村民谢波卖出一批鸡蛋后,脸上露出笑容:“生态养鸡大有搞头,我每年的收入可达30万元。”
2007年,32岁的谢波辞掉在广州月薪6000元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家乡的林地面积广,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借助生态产业带动一方致富。”谢波说,带着这样的想法,他通过多方考察,选择了绿壳蛋鸡作为发展的产业。
然而,起初由于不懂绿壳蛋鸡特性和养殖技术,2007年,一次竟然死掉了100多只鸡,价值5000多元钱。谢波并没气馁,他通过一年多的养殖,探索出了以粮食、蔬菜、中药材、井水来喂养绿壳蛋鸡的环保生态喂养法。
“绿壳蛋鸡的特点是野性十足,难以驾驭。”在谢波的带领下,笔者穿过塑料隔网,来到了养殖基地。受生人脚步惊吓的绿壳蛋鸡从树枝、草丛鱼贯而出,奔向远处的树林里。走进鸡棚,鸡窝中藏着一个个蛋壳为绿颜色的鸡蛋。
通过4年的发展,谢波建起了50多亩的生态养殖场,共有绿壳蛋鸡五六千只,目前,每只的售价达80元,每个鸡蛋能卖2元多。
据谢波介绍,为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还栽植了50亩核桃。“绿壳蛋鸡采用放养模式,粪便不易收集,在基地内栽植核桃树,既能充分利用鸡粪给树施肥,还能为绿壳蛋鸡提供更宽广的栖息场所。”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