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35周岁,瓦房店市黎伟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是乡里有名的创业致富带头人、种禽养殖能手,在众人面前总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但是,凡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经历的挫折比任何人都多。是的,虽然现在她是身价百万的老总,但她也曾血本无归,也曾负债十几万连房子都抵押出去……只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永远充满信心,硬是在种禽养殖这条路上闯出了自己的名堂。先后荣获瓦房店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科学致富带头人、十大农民女状元等称号。
从2000年开始在农场养殖种鸡,起初效益比较好,乡亲邻居们见了,也逐渐的步入这个行业,农场由此兴起了一股养鸡热。可是,好景不长,一场鸡瘟使她亏损十几万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一边筹资,一边多方拜师学艺,一边在饲养中总结经验。几年间,她起早贪黑,四处奔波。渐渐的,事业有了好转。
2003年,在乡党委、政府和苇套农场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瓦房店市黎伟种禽孵化养殖场。养殖场占地约800 平方米,有房屋 26 间、种鸡5000套、孵化器4台、工人4名、养殖户10 家。几年下来,经营种禽养殖市场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很多朋友劝她转行。但她却坚持不懈,不断地在促销方面下功夫,执着地把自己产业做下去。
2005年,她又筹资30万元创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饲料加工厂,增加了8 个工人,保证了养殖户从此都能用上放心饲料。
要想把市场越做越大,就必须保证稳定的市场货源,于是她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引进全国各地的先进品种,探索走“育种养殖销售”的路子。采取“三提供一回收”的办法,向肉鸡养殖户提供鸡雏、提供饲料、提供养殖技术,并以高价回收成品,开展肉鸡放养养殖。不断培育养殖大户、专业户,带动周围大批村民从事养鸡事业,走上致富路。
她经常说,养殖业风险比较大,多为养殖户承担责任,大家一起扛风险才能共同发展、实现效益。她对养殖户承诺收购“保底价”的优厚条件,宁愿自己少赚一点、或亏一点,也要保证养殖户的利益。每次收购都是由她垫付现金,从不拖欠。这不但降低了养殖户的销售风险,确保了他们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养殖户的信任,种鸡养殖业因而越来越红火。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她的执着和诚信,终于将市场做大做强,并组建了瓦房店市黎伟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瓦房店市种鸡养殖业的领跑者。现在,公司年销售种禽达600 万只、销售交易额达到1 亿元,成为当地种禽养殖业的龙头企业。
几年的养殖业生产,让她深深的感受到了疫情的可怕。所以她决定对肉鸡疫情防治和增产增效进行试点研究,于是又投资70 万元建设了一个专业养殖小区用于个研究实验。养殖小区建筑面积约3.35万平方米,全年养肉鸡 27.5万只。小区发展状况良好,试验成功后,把它推广到养殖户,形成一条龙、规范化、成片的养殖区,为养殖户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同时还将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的成本,增收增效。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2008年,又投资150 万元扩建了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为 8000 平方米的新型、半自动、环保的养鸡场建成了。扩建之后,养殖基地共有种鸡4万套,每天可产蛋约2.4万枚、孵化幼雏2000余只。之后,她发现这个数字仍不能满足放养的需求。她抓住契机,进一步调查和了解市场行情,大胆的收购种蛋,孵化幼雏。填补了肉鸡放养不足的缺口。
刘慧的产业在不断的做大做强。2011年她又投资近1千万,新建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饲料加工厂。每天可加工饲料100吨,供200万只鸡食用。同时在规划区内,还将投资建起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15栋种鸡舍,可饲养种鸡9万套,计划今年5月份投产。
刘慧富了,走上了种鸡养殖、孵化并放养、肉鸡饲养、饲料加工、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养殖之路,成了拥有固定资产超千万的“大姐大”,但她没忘记自己“起家”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靠的是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靠的是众乡亲的鼎力相助。她始终把自己的事业与帮助群众共同致富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为让广大群众尽快解放思想,事先富裕,她现身说法,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养鸡业。
她通过印制宣传材料、发放明白纸,把自己的技术管理经验宣传到户。还成立了技术服务部和畜禽药品服务部,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对于前来咨询、请教的养殖户,认真解疑、悉心指导,对于需要上门服务的养殖户,有求必应,热情服务。去年,养殖户刘某喂养的8000只肉鸡发病,病鸡陆续死亡,养殖户非常着急,上门求助她。她二话没说,撇下手头的工作,带着几名技术人员直奔现场进行诊治,由于症状不明显,不能确诊。于是,她马上电话联系了有关专家,带上病鸡,登门请专家就诊,经诊断是法氏囊病。此病发病急,死亡快,三天死亡率超过90%。她立即买上药品赶回来,连夜给鸡群注射。由于诊断及时,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86000多元。十几年来,她曾经无偿帮助过300多个养殖户,为他们减少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刘慧不仅关心帮助养殖户,还热心公益事业。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每年的百万人民一元捐活动,她都积极主动找场部或政府领导,每次至少捐助一万元;每年儿童节至少拿出5000元献给学校买服装、添置乐器;每年的老人节、春节等都为农场困难家庭和本场困难职工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现金,总共可达4万元之多,并且每年义务为当地群众出车达六七十次,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出行的当务之急。她总是把众乡亲的事情挂在心上,她的大爱赢得了众多喝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她的带动下,有 400 多个养殖户走上了富裕路,他们高兴的说:“她是我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贴心人,有了她,我们干起来放心、踏实”。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