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调减1000万亩玉米 明年能否完成?

2015-09-06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8月28日,在内蒙古召开的部分省玉米结构调整暨“粮改饲”推进落实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要调优调特调高调深玉米产业结构,明年东北4省区要力争实现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的目标。

  余欣荣表示,要调整完善并落实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抓好北方农牧交错区“粮改饲”试点和黑龙江四五积温带粮豆轮作试点,搞好总结,积累经验;加快培育青贮专用品种,以及替代种植的高产优质杂粮、饲草等品种;集成推广配套籽粒改青贮、玉米改饲草、玉米改杂粮、玉米改大豆等不同种植模式,加快示范推广。

  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玉米主产省(区)。4省(区)玉米种植面积约1400万公顷,年产量超7000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40%左右。

  对于国家是否能达成这一目标,市场人士形成了正反两方。

  “调减1000万亩,也就是减少500万吨左右的产量,并不算多。”河北一家粮食贸易商认为,短期内或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即便达成,也难以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影响。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国家多措并举,这一目标不难达成。

  在多数人士看来,仅靠政策引导或者强制推行,如果没有相关价格方面的激励措施做配套,玉米调减的计划并不容易推行,“这需要国家真金白银的投入”。国家或者大幅补贴饲草、杂粮、大豆的种植,或者大幅降低玉米收储价格,否则,都难以刺激农户改变种植结构的热情。

  在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看来,玉米继续大规模种植,一定会出问题。国家如今鼓励玉米改种大豆,是一件好事。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栋则认为,随着国内玉米供需面发生明显变化,玉米市场已经明显供大于求,政策的调整也是必然之举。农业部多次提及,要推动东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但相关的配套政策必须跟进,包括优化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以及对农户的补贴政策等。

  “其实,国家不仅要在四五积温带推广粮豆轮作,还要在五六积温带推麦豆轮作。”王小语建议,由于五六积温带很多地块玉米要上冻才能收割,耽误秋整地。而小麦8月中旬就能收割,因此,如果种植小麦,在秸秆还田之后,还留出了整地时间,秸秆也有时间发酵,有利于养地。


东北玉米减产已成定局

  2015年新作玉米生长可谓命运多舛,尤其东北地区新季玉米生长过程灾情不断。从播种初期的低温、缺墒,到吐丝期降雨稀少,再到后期的台风来袭,已经对部分玉米生长和丰产预期造成一定影响。干旱,台风等灾情几乎从时间和空间上,贯穿了东北、华北两大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生长情况受灾较为严重,影响产量已成定局。

  一、前期旱情严重

  从入夏以来,旱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东北集中在辽宁东南部营口、大连、辽西、北部的葫芦岛、朝阳、阜新以及吉林东、北部双辽、白城和吉林中部长春周边的等地区,部分大田玉米相继出现了植株枯黄、雄蕊推迟发育和扬花授粉期推迟等问题。从此次干旱主要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发生时间早

  辽宁中西部玉米种植带的旱情从播种期延续至抽雄期。玉米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干旱、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产量。今年发生在扬花授粉期前的旱情,已经对部分区域的玉米正常抽雄造成严重影响,预计辽西地区玉米产量将减产40%左右。

  2、持续时间长

  从6月中旬开始,东北地区降雨稀少情况延续到7月中下旬,前后无有效降雨时间在40天左右,期间正好处在玉米扬花授粉关键时期,受旱后,部分玉米没有结棒,或结棒后籽粒较少,减产预期较大。

  3、范围跨度大

  今年旱情是基于厄尔尼诺现象延伸,北起齐齐哈尔、松原、白城,中至阜新朝阳,南至邢台、潍坊甚至是豫南部分地区,都经受了旱情的洗礼,在不同程度上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据了解,目前吉林中部部分优质玉米产区因前期授粉期干旱导致玉米籽粒干瘪、棒穗偏小,很可能面临大幅减产局面,因东北旱情影响,上月相关统计部门公布的玉米平衡表中将东北玉米产量下调400-500万吨。

  二、台风"天鹅"登陆东北

  受第15号台风"天鹅"影响,8月26日14时至27日14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大部、辽宁东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26日至28日,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此次"天鹅"的登陆路径巧妙的"绕"过了辽宁大部分地区,辽宁地区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小,大风、大雨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地区。目前东北产区玉米生长整体处灌浆中后期,尽管部分地区降雨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期干旱导致的减产危害,但受台风影响,玉米大面积倒伏依然较为严重,据本网了解,黑龙江哈尔滨宾县、阿城等延江地区玉米倒伏严重,部分地区面临绝产风险,其他地区虽然倒伏程度较小,但依然影响后期玉米质量,预计造成黑龙江、吉林玉米容重偏低已成为事实。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