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天还没亮,清河区张相镇大孟屯村农民丁义江的养殖场里,上万只蛋鸡已经开始“咯咯”地叫。丁义江与妻子走进鸡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丁义江不慌不忙缓步走到控制器前并按下按钮,几台喂料机立即运行起来,顺着轨道缓缓滑行并投下饲料,鸡开始低头啄食,叫声也渐渐平复。
提起张相镇大孟屯村的鸡蛋,十里八村无人不晓。随着最近几年蛋鸡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更是声名远播,全村存栏量达到数万只,吸引来许多外地客商常年收购。丁义江无疑是其中的养殖“大咖”,从业十余年,积累下3栋高标准鸡舍、1.5万只蛋鸡,养殖规模在村内首屈一指。
“实际上,机器帮手才是我家养殖场最大的亮点。”直到丁义江提醒,记者才发现养殖场内采用了自动化养殖设备,除了卫生防疫和捡拾鸡蛋外,投喂饲料、喂水、清理鸡粪等全部通过传输带实现自动化运行。而丁义江夫妻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定时启动按钮,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鸡群有无异常。
丁义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机器帮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饲养这1万多只蛋鸡仅需他们夫妻二人就足够了。更主要的是,机械化养殖可以根据蛋鸡的生长需求和营养学标准化地控制饲料、水的摄入量以及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既能使蛋鸡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也能使产出的鸡蛋达到最合理的营养含量。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