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2月1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2月1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温氏、正大、雏鹰等大佬都在抢地盘!江湖又乱了!
2015年养猪业告别亏损,迎来暴风骤雨后的彩虹。赚钱后的养猪人对于2016年更加的期待,同时,业内也有传言,2016-2017年有望迎来史上最赚钱的两年。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那些业内出栏达百万头以上的航母级企业经历风雨后的发展情况。
业内人士将出栏计划简单相加后得出,2025年,各大企业出栏总量将达到1.16亿头!!农业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年总屠宰量才2.14亿头!
行业NO.1温氏:2020年计划出栏3000万头
说温氏是业内的NO.1,相信是毫无争议的。两年前的温氏年生猪出栏量已经超过千万头。温氏2015年数据显示,全年出栏量1535万头,销售收入263亿元,同比增约45.96%。温氏的产能仍在扩张中。
温氏CEO温志芬曾公开表示,公司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年上市肉猪3000万头。
行业NO.2正大:年售生猪约300万头,计划2024年达2000万头
正大作为国际大型集团企业,曾在2009年豪掷40亿元上马生猪养殖项目。据了解,2015年正大种猪存栏约10万头,出栏肉猪约300万头。
正大中国区副董事长白善霖曾于2014年9月份公开表示,正大生猪产业链建设目标为5年达到1000万头,10年实现2000万头规模。
行业NO.3雏鹰——计划未来3-5年年出栏达1000万头
春节前夕,雏鹰公布2015年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总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05.34%。可查公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雏鹰销售生猪共80.06万头,同比上升31.26%,生猪销售收入6.18亿元;12月销售生猪19.40万头,同比上升48.84%,销售收入2.66亿元,环比增53.18%。
雏鹰农牧高管吴易得表示,按照公司2015年的规划布局,未来3到5年雏鹰将可达到1000万头的生猪出栏量。
行业NO.4牧原——从22头猪到200万头的传奇
据牧原最新披露公告,2015年牧原股份对外销售生猪191.9万头,总销售收入29.89亿元,加上自用种猪,2015年公司生猪出栏量203.5万头。
行业NO.5正邦——百万巨头 稳定平稳发展
正邦以饲料业务起家,2004年开始涉足生猪养殖,并大手笔投入生猪产业链建设,曾计划2016年达到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万头的规模。2014年养猪业进入寒冬,正邦放缓生猪产业扩展。
近期有关正邦养猪业务投资项目:扶余正邦养殖有限公司9600头父母代自繁饲养三场工程建设项目、海丰1万头父母代种猪场项目、吉安年存栏4800头父母代自繁自养建设项目,分别投资3.27亿元、3亿元和1.06亿元。
行业NO.6中粮肉食——引入财团投资,扩展生猪产业链
中粮集团在天津、山东、江苏和湖北等地已建有4大畜禽养殖基地,年生猪出栏量100多万头。中粮肉食曾称,将于2015年形成500万头生猪产业链规模。
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大企业除了以上六家以外,据说宝迪2010年左右的销售量就已经达到了百万头以上,但是由于业内缺少其相关数据,因此未能排行在内。
农业部数据显示,自2013年底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及生猪总存量均处于缩减状态。行情宝根据数据推算,2015年全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缩减11%,2016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及生猪总存栏继续下降,能繁母猪存栏连续29个月下降。据长江证券草根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中,全国中小型养殖户的淘汰比例超过40%。而全国百万头以上生产规模的大企业却在抓住机遇不断在扩张。
随着环保政策收紧,拆猪场愈演愈烈,进口肉逐渐增多,养殖业进入门槛日益增高,规模猪场的扩张或将使未来养猪业的格局持续改变,挤压中间规模,逐渐向两头大中间小的“纺锤形”转变。
2016年农业部一号文件中着重指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这又为未来养猪人的发展指出一个方向。养猪业发展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未来如何,我们所有养猪人拭目以待!
多地获准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复函同意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各筹建一个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填补了甘肃省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空白。
近日,安徽芜湖港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这也是继去年3月马鞍山郑蒲港获批建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之后,全省第2个获批筹建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今年,新疆将筹建3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分别为:阿拉山口口岸、塔什库尔干口岸和老爷庙口岸。
2015年,质检总局发文支持内陆地区建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允许进口肉类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直接运输到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查验场实施检验检疫,提升和扩大内陆地区口岸功能,节约成本,便利通关。近年来,我国肉类进口口岸出现快速增长,截至目前,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近50个,基本覆盖各个省份。2016年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重要农产品进口的全球布局,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稳定经贸关系。2015年,我国肉类进口量较上年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进口量仍将进一步增长,且进口来源国也将继续扩大。
猪评:需求转淡企业盈利被压缩 猪价调整范围有扩大之势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6年2月18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8.71元/千克,较昨日下跌0.03元/千克,较上周同期猪价(2月11日) 上涨0.06元/千克。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2省份猪价上涨,14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贵州,较昨日上涨0.06元/千克于19.82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10元/千克于17.78元/千克。甘肃上涨0.18元/千克,浙江上涨0.12元/千克,福建上涨0.09元/千克,北京上涨0.08元/千克,陕西上涨0.07元/千克,小幅上涨。江西下跌0.16元/千克,吉林下跌0.14元/千克,辽宁下跌0.12元/千克,河北下跌0.12元/千克,河南下跌0.11元/千克,小幅下跌。湖南与昨日持平。
猪价涨跌互现。黑龙江8.8-8.9元/斤。浙江涨至9.7-9.8元/斤,较昨日上涨0.06元/斤。天津在8.9-9.2元/斤。河北主流价跌至8.9-9.2元/斤。河南在9.1-9.3元/斤,山东主流价9.1-9.2元/斤。广东9.0-9.1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9.2元/斤。
猪价小幅下调,且下调范围有扩大之势。节后猪肉需求转淡,屠宰企业盈利被压缩,压价意向渐起,东北地区调整幅度略大。但市场整体可出栏大猪偏紧,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猪价调整幅度不会太大。目前,饲料原料价格仍低,并无太大波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仍保持高位。
【近期热点总结】 据农业部公布的2016年1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存存栏信息显示,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跌至3783万头,再减15万头,同比下降8.9%,环比下降0.4%。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7.7%,环比下降2.7%。
虽然去年生猪价格上涨,但养殖户补栏还是相对谨慎,今年生猪养殖的盈利局面还会持续。即使在春节后进入传统淡季,猪价会有一定的回落,但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生猪养殖还有一定利润空间。“今年自繁自养猪的平均盈利在300—500元/头,并有望持续到2016年年底。
四川肥猪头均盈利超600 省农厅:回落空间有限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猪价稍显混乱各地“跌涨不一”东三省主线持稳
全国内生猪价格稍显混乱,各地跌涨不一。东三省主线持稳,辽宁局部微降0.1元/公斤,当地良种主流收购价在17.8-18.0元/公斤,黑龙江猪价稍低,好良杂参考17.5元/公斤。华北稳中下滑,北京、河北等地食企均有压价操作,北京本地良种出栏18.2-18.6元/公斤,河北规模场下调至18.4元/公斤。
华中市场多以降为主。昨日河南高价区回落,洛阳、安阳等地均在18.4-18.6元/公斤;湖北食企下压0.2元/公斤,规模场弱势持稳在18.6-18.8元/公斤;湖南屠企持续压价,昨日降幅在0.2元/公斤,产品走货放缓,厂家盈利欠佳。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猪价呈现下调态势,黑龙江地区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下调0.1-0.2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下调至8.5-8.9元/斤,一些品种较差的良杂猪价格已经跌破8.5元/斤;吉林地区猪价呈现下调态势,一些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下调0.3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下调至8.7-8.85元/斤;辽宁地区猪价下调幅度比较明显,当地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下调0.2-0.35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下调至8.7-9.15元/斤。
华北市场:华北市场猪价今日也呈现下调态势,北京销区对东北良种猪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基本维持在18.4-18.7元/公斤,而本地猪价在9.0-9.3元/斤,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明显;天津今日猪价大幅下调,部分屠宰场良种结算价格下调0.5元/公斤,部分场家收购参考价格跌破9元/斤,今日整体下调0.1-0.2元/斤,下调非常明显,当地今日主流价格在8.9-9.2元/斤;河北山西市场今日也呈现了比较大的下调态势,一些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下调幅度达到0.2-0.4元/公斤,一些猪场出栏价也下调了0.2-0.4元/公斤,晋冀相继有屠宰企业收购参考价跌破9元/斤,当地主流价格已经掉至8.8-9.3元/斤。
华东市场:华东市场上整体呈现弱跌现象,幅度相对东北、华北市场价格变化幅度要小,但安徽、山东、浙江、江苏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2元/公斤;福建在广东地区猪价上调的影响下,猪价相对有所反弹,幅度在0.1-0.2元/公斤;上海地区作为销区,当地猪价以稳定为主,未见明显变化。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猪价呈现了稳中上调态势,主要刺激因素是务工人员的陆续回城对当地消费有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广东温氏在连续两日上调猪价之后,温氏出栏参考价从8.7元/斤上调至8.9元/斤,一些地区也呈现了上调动力不足的情况。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猪价呈现盘整态势,重庆一些猪场出栏价上调0.1元/斤至9.6元/斤,而四川地区一些猪场出栏价有高位回落的现象,从9.9元/斤下调9.8元/斤,西南地区整体变化幅度不明显。
根据业内猪经纪及屠宰场生猪收购价格显示,节后需求有限,产品价格下行,屠宰企业盈利空间压缩,北方多数屠宰场压价,下调结算价格。今日河南地区猪价继续下行,省内部分规模猪场出栏价格与昨日相比小幅下调,下调幅度0.2元/公斤左右。出栏价格参考18.40-18.50元/公斤左右,体重参考105-110kg左右.
预计短期内猪价继续震荡调整。目前终端消费仍以消耗节前存货为主,猪价保持稳中下行态势,但整体大猪存栏偏低依然为支撑后期猪价的主要原因,本月下旬猪价稳中上行的行情或持续。提醒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并密切关注当地生猪收购价格,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合理安排出栏计划。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