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6月2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6月2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屠宰企业标猪收购困难 猪价调整幅度有限(2018年6月20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6月20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1.30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2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6月13日)上涨0.46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5省份猪价上涨,19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广东,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11.82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3元/公斤于10.82元/公斤。山西、安徽、广西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福建 | ↑0.06 | 山东 | ↓0.05 |
云南 | ↑0.03 | 重庆 | ↓0.05 |
湖北 | ↑0.02 | 天津 | ↓0.04 |
广东 | ↓0.04 | ||
陕西 | ↓0.04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5.4-5.7元/斤,河南5.5-5.8元/斤,江西5.5-5.8元/斤,广东5.7-6.0元/斤,湖南5.4-5.7元/斤,山东5.5-5.8元/斤,湖北5.4-5.7元/斤,河北5.5-5.8元/斤,北京5.5-5.8元/斤,辽宁5.2-5.5元/斤。
生猪价格偏弱调整,但整体调整幅度不大。节后市场需求回落,屠宰企业库存仍充足,加之进入夏季,天气炎热,猪肉消费清淡,生猪价格在节后回调整理。但标猪供应偏紧态势持续, 加之受全国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影响,生猪出栏及运输受阻,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预计近期猪价主要以稳定为主,调整幅度有限。
卖猪不如炒猪,猪市几乎成了股市!
养猪不如卖猪,卖猪不如炒猪,猪市几乎成了股市。股市是什么?人们接触它时首先就会被告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为这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大部分人只把炒股当做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而不会投入全部身家,而养猪呢?
“猪粮安天下”。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猪肉价更是动辄影响CPI。笔者也经常在文章中看到,某某将自己全部的积蓄用于养猪。猪价不稳,对社会,对养殖户,乃至对消费者都是弊大于利。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管控市场,消费者需要肉票才能购买猪肉,当时并不存在“猪周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5年国家放开肉价,当年猪肉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3.5%,价格涨幅达34.8%,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猪周期”逐渐形成。

如果仍要国家管控市场,那是社会的退步。如何在市场经济下,让“猪周期”消弭、至少真的有律可循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事情。有人说,“猪周期”归根结底是供需不平衡导致。那供需不平衡又是由什么导致的呢?
据统计,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将可能引起后期猪价6个百分点的波动。而养殖户总是以现有市价,去预期未来的收益,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导致 供需不平衡。那能不能有一种信息传递机制,让养猪人时时刻刻掌握生猪的存(出)栏量,以便他们一边低头养猪,一边抬头看路呢?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按人均每年消费半头猪算,全年需求量约是7亿头。如果养殖总量超过这个数字,国家就要给予引导和限制。所谓引导也就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及相应的指导。像国家发展规模养殖一样,信息传递机制的建立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在股市里,没有人能明确地告诉你能不能做,更没有人能明确地告诉你是赚还是赔;而养猪呢?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各类信息、就可以明确知道什么时候该“入市”;什么时候得“出市”;什么时候能赚钱;什么时候会赔钱。
养猪与炒股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但为何仍让人感觉养猪像炒股一样?所有相关人士仍需要积极思考,仍需要努力改善,不能让猪市真的变成股市,不能让养猪人天天“赌博”!
猪价绿油油,“绿”的养猪人心慌!
继昨天猪价飘绿之后,今天的猪价依然不是很乐观,全国大部地区仍然处于下跌的形势。这端午节刚刚过去,猪价就绿油油,让养猪人很是心慌。

虽然这次跌价养猪人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当跌价真的来了,养猪人还是有点猝不及防。寻思着这猪还没怎么开始卖呢,又下跌了,这可咋整?根据猪价表显示,华中、华北、东北地区下跌,其中华北地区最为严重,跌幅在0.2元/公斤左右,其他地区在0.1元,应了养猪人那句话:5分5分的涨,1毛2毛的跌。
前段时间在南方地区新一轮的环保清查工作再次席卷,影响了很多猪场,许多养猪人因为猪场环保不达标而含泪退出了养猪这个行业。在这场“回头看”的行动中,不仅一些小型养殖场面临拆迁整治,一些大的猪场也因为种种问题面临关闭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部分生猪就面临着“被迫”出栏的命运。

面对下跌的猪价,“逢节必跌”的魔咒还是没有打破,养猪人没高兴两天就又难过了。有养了二十多年的养猪老手说:端午节下跌是正常现象,但是跌不了多少,每年的7~9月份猪价都会上涨,都有盈利,这是规律,不要惊慌,等几天就又要上涨。如果真像这位老农说的,那确实是好事,不过距离7~9月份还有段时间,我们还是不能放松的。

抛开猪价,今年的小麦遭遇“倒春寒”,不丰收减产,虽然今年的小麦价格较往年较高,但是产量低了将近一倍,就算涨了5毛钱,算上化肥农药等等,也还是赔钱。再加上一些地区的水果丰产不丰收,生猪存栏剧增,让农民是有苦说不出。如此看来,2018年,不管是养殖行业还是种植行业,对农民来说都是考验。

当前的猪价绿油油,“绿”的养猪人心慌,养猪真是不易。
存栏下降 猪肉价格回归上行区间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5月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5月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3.9%,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双双下降。分析认为,市场大猪加快抛售,前期积压库存持续下行,猪价近期将小幅震荡上行。
作为影响我国CPI的重要因素之一,猪肉价格累计下跌幅度较大,今年4月和5月我国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维持在“1时代”。但近期我国猪肉价格一改此前的低迷走势,出现整体上涨势头。具体来看,5月下旬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进入6月后,虽然整体猪价上涨速度缓慢,但是依旧给生猪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市场看涨心理明显增强。
“猪价回升引发养殖户惜售情绪,惜售进一步导致生猪供给短暂减少,助推猪价快速上涨。”业内专家分析,短期来看,猪价稳定回升,预计可持续至今年8月,反弹预计涨幅达到20%,生猪价格达到12-13元/公斤。但从长期看,生猪产业不存在反转向好的长期基础,猪价近期走出了一波强力反弹,仅仅是年内的季节性、周期性反弹。
贸易战硝烟再起 国内生猪市场“临危不惧”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作为回应和反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2018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在猪肉产品方面,加征关税的产品主要涉及到0203鲜冷冻猪肉和0206鲜冷冻猪杂碎。我国进口的猪肉产品也以这两类为主。
假如不对从美国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交完关税和增值税,美国猪肉价格与目前(6月中旬)国内市场猪肉价格相当,美国猪肉已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对美国猪肉产品加征25%的关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交完关税和增值税,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比国内猪肉价格高4.0元/公斤,已完全没有优势,将导致从美国的猪肉进口量减少,进一步使得中国猪肉进口的分量向欧洲国家转移,中国从欧洲国家进口猪肉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表1从美国进口猪肉到国内的价格
数据据来源:芝华整理
我国猪肉进口依存度较小,2008-2015年我国猪肉及杂碎进口量在150万吨左右,占中国猪肉总产量比例不超过3%,2016年和2017年分别达到了310万吨和238万吨,占中国猪肉产量的比例为5%左右。进口猪肉对中国生猪产业的影响较小。
进口猪肉一直起着调节市场供应的作用,国内供不应求的时候供应量增加,供应充足时进口量减少。如2015年受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外猪肉产品价差不断扩大,刺激我国猪肉产品进口量增加,2016年猪肉和杂碎进口量达到历史高位310万吨。2017年随着国内供应的增加,猪肉及杂碎进口量下滑23%左右。芝华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虽然个别月份环比小幅下降,但存栏水平依然处在高位,2018年生猪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猪肉产品的进口量不会大幅增加。
近5年来,我国猪肉进口的来源国越来越多元化,并且主要进口来源国所占比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2000-2010年我国猪肉进口的来源国集中在为4-10个之间,而2011年-2017年数量集中在13-17个之间;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以前呈现“一美独大”的趋势,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比例集中在40-50%之间,从美国进口与猪杂碎最高年份达到60%以上;但2011年以后,从美国进口量逐渐减少,2013-2017年三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比例维持在13%左右;中国从欧洲(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国家进口猪肉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从西班牙进口猪肉量明显,2015年开始西班牙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猪肉进口来源国。2017年中国鲜冷冻猪肉前5大的进口来源国依次是西班牙(20%)、加拿大(14%)、美国(14)、丹麦(7%)和德国(4%),形成“西班牙、加拿大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中国不从美国进口猪肉可以寻找欧洲国家作为猪肉进口的替代来源国。
假如中国从欧洲国家进口猪肉替代从美国进口猪肉,成本不会大幅提高。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从美国进口猪肉大到岸价格约为1862美元/吨,其中从加拿大、西班牙和德国进口的猪肉要低于美国的到岸价格,丹麦和法国高于美国。
表2中国主要猪肉进口来源国猪肉到岸价格比较
数据据来源:芝华整理
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对猪肉产品加征关税对中国生猪市场影响有限,但生猪产业在畜牧产业和城乡居民的肉类蛋白质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猪肉消费在整个肉类消费中占比依然在60%以上。中美两大国之间的贸易战,中国作为回应对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产品加征25%的关税,生猪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对生猪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可能短期内加剧生猪价格的上涨。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初的仔猪存活率以及中秋节前后的市场需求增加,7,8月份生猪价格可能上涨,对猪肉产品加征25%关税,导致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可能加大生猪价格的涨幅。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