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猪、牛、羊整天“吃糠咽菜”还膘肥体壮?

2021-04-09来源:科学猎奇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在我们眼中,吃糠咽菜的生活是清苦的,而且这种食物模式下的人通常是营养不良和消瘦的。但是,同样的食物给到猪、牛、羊这些家畜就完全不同了,它们几乎一生只吃糠咽菜就能长得各个膘肥体胖,而且像牛这样的动物甚至能够长一身结实的肌肉。那么,为什么猪牛羊这些家畜“吃糠咽菜”还能长这么肥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进食量的问题

  动物的体型其实与吃什么关系不大,不信你看大象、犀牛、河马都是食草动物,但是它们都是陆地上超大的动物,而猞猁、狞猫虽然吃肉,不过也只有几十公斤的体重,甚至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也不过只有平均200公斤左右的体重,比起整天吃草的大象来,体重差了几十倍。所以,食性并不是决定动物体型的要素,而进食量才是关键。

  小时候笔者家里就养过猪、养过牛。先说一下猪,猪一天至少喂一次,熬的饭(其实就是菜叶子加糠再加水,烧开)是用我们蒸馒头才用的大锅,一次煮的量大约是半锅,这半锅的饭需要用一个长一米多,宽半米的猪食槽子来装,就两三头猪,一次性得很快的就会将这些东西吃光,而且每次吃完,猪食槽子都非常的干净。

  其次是牛。小时候家里养过牛的小伙伴都会放牛,猎奇君也不例外。记得小时候放学,拿上作业就牵着牛上山,找一块草地,拴上牛橛子就开始写作业。再看牛,几乎一两个小时不停地吃,这还不算白天大人们割的草。虽然当时没法计算一头牛吃多少,不过一头四五百公斤的牛,一天20公斤左右的草是完全能够吃得下的。

  正是因为食量大、弥补了食物本身营养的缺憾,家畜就是通过大量的吃,来保证了自己的“膘肥体壮”。

  其次是消化和吸收

  如果单纯的一顿狂吃,吃的是自己本身很难消化的食物,那么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并不能起到给身体提供生长所需能量的作用。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让一个人整天吃草,就算是不停地吃,他只会不断地拉稀,身体反而会愈加消瘦,并不会像家畜那样越吃越胖,所以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猪、羊、牛等家畜就做得很好。在这三种动物中,虽然猪并不是纯正的食草动物,但是在人工的饲养下(尤其是以前缺衣少穿的年代),猪的食性不得不随着人能提供的食物发生一定的改变(饮食偏好)。一段时期内,人只能提供给猪素食,这让家猪的肠胃都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将粗纤维的食物分解,并且转化为能量(猪肠胃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得到大量的能量)。所以,即便是吃糠咽菜,只要是够量,猪就能够消化和吸收掉其中的营养(不过,以前只吃素食,猪长得比现在喂饲料慢很多)。

  而牛羊等家畜就更厉害了,它们属于反刍动物,都具有4个胃,这4个胃将粗纤维的草中的营养更是压榨的只剩下残渣。在进食时,牛羊通常只是简单的咀嚼就会吞咽,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狼吞虎咽。被吞下的草首先进入它们的第一个胃(瘤胃)中,储存起来,同时瘤胃中的微生物和消化液开始对草开始分解(没事的时候再反刍出一些来再次咀嚼,以减少瘤胃中食物向其他胃过渡的时间)。然后,再进入第二个胃(蜂巢胃),这个胃可以过滤掉很多对牛不好的物质(比如狼吞虎咽时吃进去的杂物),之后食物进入第三个胃部(瓣胃),瓣胃就将食物中的水分吸收,而且会进一步的磨碎食物。经过瓣胃的加工后,食物再进入最后一个胃(皱胃),这里才是牛真正的胃,皱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同时也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将食物彻底的消化和吸收。这样牛羊虽然吃的是草,但是其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基本全部被吸收掉,再加上庞大的进食量,真是想不“胖”(壮)都不可能。

  第三,较少的运动量

  如果一种动物吃得多,但运动的多,那么,它也不会太胖,所以运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猪作为一种家畜,它的一生几乎除了吃就是睡,即便是不睡,它也会趴在那里老老实实的。正是因为这个习性,它才能够在人只提供草这种低能量的食物时还能存活下来,几乎不活动就意味着身体能量的消耗较低,而这就是猪吃啥都胖的原因。

  牛羊虽然比猪要活跃一些,但是自从牛从农业工具中解脱出来之后,几乎也很少运动了,它们即使是被放养的情况下,也大都是待在一个地方老老实实地啃草,而且一有时间就打个盹,与猪的生活基本相似了。

  总结

  从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食草动物(大象)就能看出,吃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习性,像我们常见的家畜一样,如果不是吃成本最低的东西就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它们也不会被我们的祖先选中被驯化。猪是比较典型的,它们吃得多,睡得多,活动少,自然只需要低能量的食物就能白白胖胖的。而牛羊都反刍动物之所以吃草就能胖(脂肪)或者壮(蛋白质),是因为它们强大的胃能够彻底分解进食的食物,并且在消化液和微生物的分解下,这些草依然可以生成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供给身体。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