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饲料价格上调背后的深层逻辑!

2021-05-19来源: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综合整理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进入5月,国内饲料企业(主要来自南方的)纷纷上调饲料产品价格,不局限于猪饲料和禽饲料、牛饲料等其他饲料也有不通幅度的上调。价格上涨幅度约50-100元/吨。
 
  目前来看,上调饲料产品价格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区。主要是玉米和豆粕等消费大省或者内陆省份。特别是玉米的主要销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猪存栏基本接近常年水平
 
  农业农村部14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势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0%,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目前生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二、原料价格居高不下
 
  自2020年开始玉米开启疯涨之路,玉米价格从1600-1960元/吨,一路上扬至3000元/吨;在2021年3月下旬价格有所回落,玉米均价一度回落2700元/吨左右,4月中下旬反弹后回落,玉米主流价格已经处于2800元/吨上下。不过,随着玉米价格高企,饲料中玉米的替代比例呈现增长态势,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全麦配方。
 
  三、玉米进口量再创新高
 
  根据数据统计,从2020年9月1日以来,截至5月6日,中国购买了1650余万吨美国玉米。2021年以来中国进口美国玉米量大增,中国买家成为影响美玉米出口销售数据的因素。不过最近中国买家喜新厌旧,频繁取消美玉米旧作订单之际,却屡屡下单采购新作玉米。美国农业部最新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称,截止5月6日当周,中国再度取消33.43万吨旧作玉米,但得益于中国对新作需求强劲,美国玉米出口销售197.02万吨,较之前一周激增逾7倍。
 
  四、豆粕价格反弹
 
 
  豆粕行情迎来了反弹上涨,从3-4月份的3200元/吨涨至3560-3780元/吨,而大豆期货也创下了9年来新高,达到了1600美分/蒲式耳大关。受国际大豆行情影响,国内豆粕行情持续反弹中。同时,美豆库存严重下滑,且新豆产量预计减产,因此支撑了行情反弹。
 
  总体来看,由于玉米和豆粕是配合饲料中的核心的两个能量和蛋白的饲料,占比达到了70%以上。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上行势必拉动饲料价格上涨,挤占饲料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加大了整个饲料养殖产业发展的风险水平。
 
  为此,为保障饲料原料有效供给,提升畜牧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广辟原料来源,提升利用水平。农业农村部立足行业内部挖潜,制定发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引导全行业构建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使用,努力确保饲料粮供给安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