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2-07-12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7月12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1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3.0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99%。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下跌。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1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1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22.97 23.64 -2.83% 元/KG
吉林省 22.45 23.31 -3.69% 元/KG
黑龙江 22.66 23.32 -2.83% 元/KG
华北 北  京 23.76 24.00 -1.00% 元/KG
天  津 23.73 24.02 -1.21% 元/KG
河北省 23.59 24.24 -2.68% 元/KG
山西省 23.26 23.86 -2.51% 元/KG
内蒙古 22.81 23.44 -2.69% 元/KG
华东 江苏省 23.25 24.10 -3.53% 元/KG
浙江省 23.97 24.55 -2.36% 元/KG
安徽省 22.56 23.38 -3.51% 元/KG
福建省 23.41 23.96 -2.30% 元/KG
山东省 23.53 24.00 -1.96% 元/KG
华中 河南省 22.90 23.46 -2.39% 元/KG
湖北省 22.62 23.39 -3.29% 元/KG
湖南省 23.36 23.38 -0.09% 元/KG
江西省 23.04 23.08 -0.1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25.05 24.84 0.85% 元/KG
广  西 22.99 22.95 0.17% 元/KG
西南 重  庆 22.56 23.11 -2.38% 元/KG
四川省 22.09 22.67 -2.56% 元/KG
贵州省 22.01 22.57 -2.48% 元/KG
云南省 22.36 22.55 -0.84% 元/KG
西北 陕西省 22.70 23.47 -3.28% 元/KG
甘肃省 22.49 22.82 -1.45% 元/KG
新  疆 22.31 22.66 -1.54% 元/KG
全  国 23.02 23.49 -1.99%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7月12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1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2.6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87%。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下跌。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1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1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22.76 23.39 -2.69% 元/KG
吉林省 22.10 22.91 -3.54% 元/KG
黑龙江 22.42 23.05 -2.73% 元/KG
华北 北  京 23.50 23.71 -0.89% 元/KG
天  津 23.36 23.60 -1.02% 元/KG
河北省 23.24 23.85 -2.56% 元/KG
山西省 22.90 23.46 -2.39% 元/KG
内蒙古 22.44 23.05 -2.65% 元/KG
华东 江苏省 22.51 23.34 -3.56% 元/KG
浙江省 23.70 24.24 -2.23% 元/KG
安徽省 22.19 22.99 -3.48% 元/KG
福建省 22.69 23.19 -2.16% 元/KG
山东省 23.15 23.58 -1.82% 元/KG
华中 河南省 22.64 23.16 -2.25% 元/KG
湖北省 22.35 23.10 -3.25% 元/KG
湖南省 22.99 22.98 0.04% 元/KG
江西省 22.77 22.78 -0.04% 元/KG
华南 广东省 24.33 24.07 1.08% 元/KG
广  西 22.63 22.56 0.31% 元/KG
西南 重  庆 22.19 22.70 -2.25% 元/KG
四川省 21.73 22.27 -2.42% 元/KG
贵州省 21.63 22.16 -2.39% 元/KG
云南省 21.99 22.15 -0.72% 元/KG
西北 陕西省 22.43 23.19 -3.28% 元/KG
甘肃省 22.23 22.53 -1.33% 元/KG
新  疆 22.04 22.33 -1.30% 元/KG
全  国 22.65 23.09 -1.87%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7月12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下跌


  2022年7月11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2.2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2.03%。部分规模企业出栏稳定,养殖端虽有抵触,但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下跌。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7月11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7月11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22.41 23.05 -2.78% 元/KG
吉林省 21.81 22.64 -3.67% 元/KG
黑龙江 22.04 22.70 -2.91% 元/KG
华北 北  京 23.22 23.45 -0.98% 元/KG
天  津 22.95 23.22 -1.16% 元/KG
河北省 22.84 23.49 -2.77% 元/KG
山西省 22.60 23.17 -2.46% 元/KG
内蒙古 22.05 22.68 -2.78% 元/KG
华东 江苏省 21.76 22.60 -3.72% 元/KG
浙江省 23.30 23.87 -2.39% 元/KG
安徽省 21.73 22.55 -3.64% 元/KG
福建省 22.41 22.93 -2.27% 元/KG
山东省 22.69 23.14 -1.94% 元/KG
华中 河南省 22.35 22.91 -2.44% 元/KG
湖北省 21.83 22.62 -3.49% 元/KG
湖南省 22.52 22.54 -0.09% 元/KG
江西省 22.46 22.52 -0.2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24.04 23.82 0.92% 元/KG
广  西 22.33 22.30 0.13% 元/KG
西南 重  庆 21.80 22.35 -2.46% 元/KG
四川省 21.21 21.78 -2.62% 元/KG
贵州省 21.22 21.78 -2.57% 元/KG
云南省 21.59 21.76 -0.78% 元/KG
西北 陕西省 22.02 22.83 -3.55% 元/KG
甘肃省 21.84 22.16 -1.44% 元/KG
新  疆 21.73 22.04 -1.41% 元/KG
全  国 22.25 22.71 -2.03%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供需博弈 猪价明显回调 但7月-8月月内涨多跌少的可能性更大(2022年7月12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7月12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22.9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97%。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3.0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99%;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2.6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1.87%;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2.2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2.03%。

  图表:2022年7月12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今日猪价明显回调。整体来看北方行情偏弱,猪价普遍大跌,但是养殖户出现抵触情绪,低价出栏意愿不强。南方部分地区仍存在一定的涨势,虽规模企业出栏稳定,但养殖端有抵触情绪,屠宰企业低价收猪困难,不过屠宰企业压价力度较大,供需博弈,猪价整体以下跌为主。7月份中国生猪月度综合养殖量将继续下降,出栏大猪数量将继续下降,这为猪价上涨奠定了基本面基础。7月4日“发改委约谈”之后,虽然猪价出现了一定回调,但时间很短,说明政策面的约束杀伤力不足。我们同时发现,发改委原则上要求被约谈代表企业做出表率,积极出栏。但面对此前的巨亏与当前不可多得的赚钱机会,发改委的约谈效果似乎缺乏杀伤力。上市猪企以北最容易带动全国价格上涨的北方地区市场作为发力点,采用轮流发起涨价的模式,成功的“破解”了官方的涨价约束令。更有效利用长期以来周六周日猪价最容易上涨的契机,在第28周继续成功推动猪价上涨。因此,我们认为,为了找补此前的巨额亏损,寄希望于上市猪企“良心发现”压制猪价真的不现实。我们依旧预判,虽然7月-8月月内猪价均存在短时适度回调机会,但涨多跌少的可能性更大,价格重心总体继续上移的概率依旧极高,7-12月份期间,猪价重心总体将继续上移的概率极高。


美国和德国生猪存栏下降,德国降至过去10年新低


  美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季度生猪报告》,截至6月1日,美国农场共有7250万头生猪,较2021年6月下降1%,较2022年3月1日略有下降。在7250万头生猪中,育肥猪共计6640万头,种猪共计617万头。在2022年3月至5月期间,美国农场有3290万头断奶仔猪,较去年同期下降1%。此外,美国生猪生产商计划在2022年6月至8月期间配种302万头种猪, 2022年9月至11月期间配种301万头种猪。

  图1 美国生猪季度存栏量
 

  德国生猪存栏量创十年新低。德国5月生猪存栏量下降了242万头,较去年同期下降9.8%。根据联邦统计局(Destatis)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3日,德国共饲养2230万头猪,这一数字是自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的最低记录。与2021年11月3日相比,生猪存栏量下降148万头,降幅6.2%。与2021年5月3日相比,下降242万头,降幅9.8%。从存栏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5月3日,德国共有育肥猪1030万头,较2021年11月减少73.58万头(-6.7%)。50公斤以下生猪数量380万头,较去年11月减少42.3万头(-10.%)。种猪数量为150万头,较2021年11月减少9.87万头(-6.2%)。截至2022年5月3日,德国养猪场数量也有所减少,注册数量为1.79万个,较2021年11月减少1000个(-5.2%)。养猪场数量同比减少1900个(-9.6%)。与过去十年相比,生猪和农场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自2012年以来,生猪数量减少580万头(-20.8%),而农场数量的降幅更大,十年间减少41%。因此,每个农场的平均生猪数量从929头增加到1248头。
 


逆势连涨 逾百家机构调研生猪养殖龙头


  生猪养殖板块在A股调整背景下逆势走强。截至昨日收盘,养殖板块涨势明显,已连续上涨3个交易日。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密集调研,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接待机构调研2567次。其中,养殖龙头股的调研量排名第一,温氏股份(300498)获128家机构调研。

  获机构调研家数排名第一的温氏股份是以肉猪、肉鸡养殖为主的畜禽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在对外公布的6月份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中表示,公司2022年6月销售肉猪123.20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25.20亿元,毛猪销售均价为17.10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0.72%、8.64%,同比分别上涨了43.10%、20.42%。公司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是肉猪销量及销售均价同比上升所致。

  针对调研机构关心的公司能繁母猪的数量以及是否按照原定年底计划逐步落实问题,温氏股份表示,预计年底能繁母猪增加至140万头左右。二季度以来,公司严格按照原定计划稳步落实留种计划,6月底能繁母猪已提升至接近120万头左右。未来,公司将持续提高能繁母猪数量,进一步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

  同为养殖龙头股的牧原股份(002714),上周也获得了81家机构的密集调研。

  牧原股份在回复机构调研问题时表示,公司预计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会有所回升。预计2022年生猪出栏数为5000万头至5600万头。公司判断,生猪价格短期内可能受到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而剧烈波动,长期来看,生猪市场价格由生猪供给和需求决定,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会高于上半年。

  牧原股份6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显示,公司6月份销售生猪527.9万头(其中仔猪销售98.6万头),销售收入87.54亿元,而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商品猪销售均价16.53元/公斤,比2022年5月份上升了11.16%。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247.3万头。

  根据披露的信息,这两家公司6月业绩上涨主要得益于肉猪销量增加及猪肉均价同比上涨。截至昨日收盘,温氏股份7月以来涨超21%,牧原股份7月以来涨超17%。

  6月下旬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趋势,目前上涨势头仍未明显减弱。7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研究通过投放储备、打击炒作等手段抑制猪价过快上涨。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去产能化或将进一步持续,行业内各上市公司的业绩最差节点已过,后续有望逐步修复。

  国联证券(601456)表示,养殖业新一轮上行周期已经开始,板块从第一阶段预期判断阶段转化到第二阶段的价格上涨阶段,由于出栏快速增长、养殖成本逐渐降低,率先开始盈利的企业逐步实现业绩兑现。此外,为应对规模化后成本减少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减的压力,部分养殖业公司已经开始涉足产业链下游以抑制周期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养殖类公司规模拓展仍有潜力。


猪肉售价持续上涨 行业业绩能否迎拐点


  2021年多数上市猪企业绩已经进入“全面亏损”状态,行业进入“寒冬期”。那么,此轮猪价的明显反弹,是否意味着这一行业即将迎来久违的“春天”?

  “二季度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稳步降低,当前完全成本略高于15.5元/kg。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外部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成本目标为阶段性实现14.5元/kg-15元/kg的养殖完全成本。”近日,“猪中茅台”牧原股份(002714)在接受淡马锡、平安证券、中欧基金等80余家机构调研时表示,长期来看,生猪市场价格由生猪供给和需求决定,其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会高于上半年。

  《国际金融报》记者留意到,截至7月11日,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300498)等多家公司已先后披露了2022年6月生猪销售数据,从商品平均猪价格来看,猪价正在持续回暖之中,温氏股份、新希望(000876)、正邦科技(002157)、天邦食品(002124)的生猪售价均超过15元/公斤,天邦食品甚至达到17.13元/公斤。

  具体而言,牧原股份6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6.53元,较2022年5月份14.87元/公斤上升11.16%;温氏股份的肉猪销售均价17.1元/公斤,较5月的15.74元/公斤上涨8.64%;正邦科技当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亦超过15元/公斤,相比之下,其2月级3月的这一指标数据均未超过12元。

  实际上,猪肉价格自2020年见顶之后便开始震荡回落,之后不断探底,2021年多数上市猪企业绩已经进入“全面亏损”状态,行业进入“寒冬期”。那么,此轮猪价的明显反弹,是否意味着这一行业即将迎来久违的“春天”?

  猪价回暖明显

  根据牧原股份公告,2022年6月,其销售生猪527.9万头(其中仔猪销售98.6万头),销售收入87.54亿元;当月该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商品猪销售均价16.53元/公斤,比2022年5月份上升11.16%。这是自年初以来,牧原股份商品猪价格连续三个月回升。相比之下,2022年3月,其商品猪价格仅为11.67元。

  温氏股份亦不例外。公告显示,该公司2022年6月销售肉猪123.20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25.20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7.10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6.91%、0.72%、8.64%,同比变动分别为21.86%、43.10%、20.42%。对于肉猪销量同比上升,温氏股份称主要系肉猪销量及销售均价同比上升所致。

  大北农(002385)的商品猪售价也连续反弹三个月。2022年6月该公司销售生猪28.58万头,销售收入5.27亿元。其中销售收入环比增长9.56%,同比增长6.68%;销售数量环比增长1.93%,同比增长0.49%;商品肥猪出栏均重118.94公斤,销售均价16.73元/公斤。而根据大北农以往披露的数据,2022年4月,其销售生猪数量环比减少7.57%至34.56万头,销售收入为4.63亿元,环比减少3.14%。商品肥猪出栏均重113.15公斤,销售均价12.68元/公斤。2022年3月,大北农的商品肥猪销售均价则为11.67元/公斤。

  3天前,正邦科技也披露了相关数据。2022年6月,正邦科技销售生猪75.08万头(其中仔猪32.53万头,商品猪42.54万头),环比上升0.14%,同比下降52.64%;销售收入6.62亿元,环比下降5.39%,同比下降78.30%。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15.77元/公斤,较上月增长7.51%。

  “2022年3月,猪肉价格触及近半年内生猪价格最低点。4月开始猪价开始触底反弹,此番猪价上涨主要来自三方面。”此前,CIC灼识咨询经理董晓雅曾向记者分析,一是上游养殖成本上涨带动,国内饲料的供给不足以及国际贸易饲料进口情况尚未明朗导致饲料价格上涨;二是受疫情影响,国内多个城市处于疫情防控阶段,猪肉作为居家隔离生活必需品储备清单中重要地位,需求增加,带动价格上涨;同时,受之前猪肉价格低迷影响,行业积累亏损严重,对养殖户情绪造成较大打击,大量的散户已经从市场出清,生猪产能去化幅度较大,供给持续减少带来价格上涨。

  记者统计发现,根据2022年6月各大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的生猪销量环比均有一定下滑,特别是天邦食品环比下降幅度达19.3%。

  业绩扭亏拐点将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期猪肉价格的持续回暖,有观点推测,该行业或将迎来业绩扭亏拐点。

  此前,因猪肉价格的不断探底,各大猪企正深陷亏损。4月下旬,大北农披露了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其营收为313.28亿元,同比增长37.32%;净利润为-4.4亿元,同比减少122.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12%。

  这是大北农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业绩告亏,而净利润剧烈下滑很大程度上来自猪肉价格的下跌所致。在2021年年报中,大北农坦诚解释称,报告期内饲料业务利润同比增加,但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非洲猪瘟等疫病持续存在,养猪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对存栏的生猪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养猪业务亏损。

  受肉猪业务深度亏损影响,由盈转亏的并非只有大北农,2021年温氏股份也迎来上市年度首亏。财报显示,温氏股份2021年实现营收649.54亿元,同比减少13.31%;实现净利润34.04亿元,同比减少280.51%。

  在经历2021年业绩大幅下滑后,生猪养殖龙头们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亦未走出亏损阴霾,牧原股份也未能独善其身。2022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亏损达51.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9.63亿元;温氏股份亦由盈转亏,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6亿元,净利润亏损37.63亿元,同比下降792.39%;相比之下,新希望这一报告期净利润亏损28.79亿元,同比暴跌2204.5%。

  记者留意到,截至目前,仅天邦食品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该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5.8亿元至6.5亿元,同比预增189.16%99.92%;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7.3亿元至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为7.84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天邦食品方面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贡献来自转让子公司51%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13.94亿元;扣非净利润仍然为负数,主要来自于生猪养殖业务亏损,2022年上半年猪价整体仍处于低位而同时饲料价格处于高位,给公司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带来了双重压力。

  不过天邦食品也提及,从趋势看,随着第二季度猪价逐步回升及公司生猪产能企稳回升,效率改善,公司第二季度亏损已经较第一季度大幅收窄。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