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米价格“V”型反弹,只因中国需求太大?

2023-01-31来源:新农观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众所周知,国内玉米一直存在供需缺口,而这也是玉米开启“牛市”的重要支撑。而要弥补这个缺口,有几个措施:

  一是其他谷物替代,包括小麦、定向稻谷及其他进品谷物替代。

  二就是进口玉米。

  而在我国的进口玉米中,一直以美玉米及乌克兰玉米为主,

  数据显示,自2015年开始,我国进口玉米主要以乌克兰玉米为主,其次才是美玉米。但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国内需求激增,美玉米进口数量大增,截至去年,美玉米依然是我国进口玉米的主要来源。

  而去年,全球粮食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小麦、玉米等价格进一步飙升,其中美玉米的到港成本一度与国内玉米价格倒挂,攀上了3400元/吨的高位。

  但到了下半年,随着市场对于俄乌冲突影响的消化,以及黑海港口的恢复,全球粮价开始回落。到去年底,玉米等价格基本已回落至冲突前水平。美玉米到港成本也回落至3000元/吨以内。

  不过,就在春节期间,美玉米价格呈现出触底反弹的“V”字型走势,期价一度表现较强。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中,全球三大玉米出口国的玉米产量纷纷下调。

  首先是美玉米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产量均出现大幅下滑,调减量达509万吨;而巴西虽然丰产预期较浓,但也仍然下调了100万吨;阿根廷则受天气影响玉米减产预期增加,产量下调了300万吨。这使得全球玉米仍然呈现出供需偏紧的格局,于是玉米价格上涨。

  二是近一段时间,中国对美玉米的装运节奏加快,需求强劲使得美玉米价格回涨。

  那么,到了新的一年,国内玉米需求是否仍然强劲,国内玉米行情又有哪些变化呢?

  在新农观看来,2023年国内玉米行情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需求缺口仍存,但需求强度减弱。

  我们都知道,支撑玉米价格的关键就是需求。近两年玉米价格一直高位徘徊,除了有通胀及成本增加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需求强劲,尤其是饲用需求激增。

  需求强劲一方面拉高了国内玉米价格,另一方面也使得进口玉米数量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130万吨,同比增长达135.7%;而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突破历史新高,达到了2836万吨;2022年虽然有所下降,但进口量也在2062万吨。而玉米的进口配额为720万吨,也就是说,玉米已连续3年大规模超过进口配额。

  但是到了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国内生猪产能恢复常态后,猪价从高回落,当前猪价仍在成本线以下位置波动,并且受收入下滑的影响,消费回暖力度有限,因此2023年猪市难有太大表现,饲料需求自然也从高回落。

  因此国内需求缺口虽然仍存,但相比前两年已明显没那么强劲,这也是后期制约玉米价格高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2、进口玉米格局转变,进口数量大概率仍超配额。

  自首批巴西玉米到港后,标志着我国进口玉米来源将发生重要改变。一方面,乌克兰受冲突影响,粮食大幅减产已成定局,而美玉米不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频频波动,这时巴西玉米对华出口便提上了日程。

  巴西二季玉米是产量的大头,并且主要以出口为主,二季玉米约在6月份收获,算算到港时间大约在七八月份,而这时恰好弥补了国内市场青黄不接的空缺。因此,巴西玉米的大量进口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虽然需求减弱,但是全球粮食市场风险仍存,保粮稳粮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今年的进口玉米大概率仍然会超配额。

  3、政策端作用将更加明显

  玉米除了供需缺口外,还面临与大豆的相爱相杀。而今年的政策已经很明确,继续扩种大豆,那么意味着政策方面会继续向大豆倾斜。

  但是也会兼顾玉米,但玉米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一方面是需求减弱,但因为要给大豆让路,因此供给也会减弱;另一方面,种植成本仍然难有大幅回落,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端仍然会继续兼顾玉米。

  这就造成了玉米底部支撑很明显,但是上行空间也基本可见,就形成了玉米大部分时间仍在偏高位置震荡的格局。因此,今年的玉米形势还是相对明朗的,即虽有突破前高的可能,但不可持续,虽然需求减弱,但价格重心已明显抬高,底部支撑明显,难有大落。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