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涨幅明显,主产区基层余粮基本见底,受囤粮成本以及看涨预期偏强支撑,持粮主体出售粮源意愿不高,进口玉米及谷物采购数量明显下降,供需整体趋紧,本周玉米现货均价为2331.40元/吨,周度环比涨幅为1.62%。不过新季小麦即将上市,华北贸易商仍有腾库意愿,市场流通量或趋增,而需求旺季逐步来临,玉米供应不足局面也逐步凸显,预计玉米现货或以区间震荡为主,下跌的幅度不会大。
一、基层售粮进度同比偏快
截至3月31日,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2024年度秋粮33404万吨。4月以来中储粮收购计划进展逐步放缓,部分粮库已经完成收储计划,陆续结束挂牌收购,仍有小部分库点收储计划仍未完成,还在继续挂牌收购。截至当前东北产区基层售粮进度已九成多,局部区域基本见底;华北产区基层售粮活动也基本见底,粮权逐渐转向贸易商。
二、新玉米播种进行中 种植面积预计稳定
据4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预测显示,东北产区春耕在即,种植户种植玉米意向稳定。目前国内主产区春耕春种正在进行中,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二成,进度同比略快。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9200万亩,完成两成左右。其中辽宁地区玉米播种3064.4万亩,铁岭、朝阳、锦州、葫芦岛等地玉米播种均进程过半。黑龙江黑春播生产全面展开,旱田作物播种也由玉米向大豆逐渐转段。新作方面,春玉米东北地区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新疆北部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阶段,西南地区东部处于三叶期至七叶期,广西处于七叶期至拔节期。
三、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减少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我国进口玉米8万吨,环比持平,同比减幅95%。202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6万吨,同比减幅97%。2025年3月我国进口大麦约85万吨,环比减少23%,同比减少51%。202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254万吨,同比减少43%。2025年3月我国进口高粱10万吨,环比减少84%,同比减少82%。202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111万吨,同比减少49%。2025年3月我国进口高粱10万吨,环比减少84%,同比减少82%。202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111万吨,同比减少49%。关税贸易战有利于巴西和乌克兰等国的玉米等谷物出口,不过供应紧张进一步推高了价格,政策导向本年度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将继续减少。
四、麦区天气担忧上升 小麦替代价值升高
3月中旬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缺乏有效降水,此外,叠加高温大风天气,土壤失墒加速,导致全省多地出现干旱天气,对小麦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4月以来我国多地麦区出现旱情。受干旱影响,冀豫晋陕甘等地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长势偏差,目前大部地区小麦处于开花至灌浆期,部分没有灌溉条件的小麦灌浆受阻。中央气象台11日发布的预报显示,未来10天,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将维持和发展。麦区旱情消息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加之基层小麦库存所剩不多,新麦产量存在不确定性,市场供应预期减少,麦价出现明显的上涨走势。在小麦产区天气担忧上升带来一定情绪提振下,玉米市场也出现上扬行情。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小麦替代价值持续升高,华北及南方市场饲料企业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用量有所增加,部分替代比例升至30%,但是整体规模一般。目前湖北新小麦已经开始进行收割,而且小麦质量很好,饲料企业正在积极收购,新麦基本都会进入到饲料。
产区余粮所剩无几,进口玉米数量明显缩减,新麦面临旱情影响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继续对现货价格形成利多支撑,但企业利润不足对高价粮源承接度不够,小麦替代现象增多,也缓解了供应端压力,预计短期玉米市场或将以区间震荡为主。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