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炒作刺激玉米加速上扬

2025-05-13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随着去年产玉米收购基本结束,玉米市场压力减轻,加之小麦旱情加剧,玉米现货价格在五一节后延续4月份涨势,呈现加速走高势头。

  据监测,截至5月7日,黑龙江佳木斯玉米收购价为2100元/吨,较节前上涨60元/吨;吉林长春2110元/吨,稳定;黑龙江哈尔滨2140元/吨,辽宁沈阳2270元/吨,内蒙古通辽2200元/吨,均上涨50元/吨。港口方面,鲅鱼圈港玉米报价2310元/吨,锦州港2310元/吨,均上涨30元/吨;蛇口港2360元/吨,上涨20元/吨;南通港2390元/吨,钦州港2380元/吨,均上涨10元/吨。

  五大因素驱使玉米价格上涨

  由于去年我国玉米继续增产,但养殖业持续不振,需求不旺,导致玉米价格长期徘徊在相对低位。近期玉米价格稳步走高的原因:一是农民余粮基本售罄。经过半年多的销售,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农民库存玉米基本销售完毕,大量货源转移至经销商、饲料厂及玉米深加工企业手中。虽然玉米价格稳中走高,但涨幅仍不足以抵消与日俱增的仓储费用、资金占用利息以及损耗等成本,不足以刺激经销商抛售获利,导致市场可流通玉米数量阶段性减少。

  二是玉米进口大幅减少。由于国内玉米供应充裕且价格偏低,进口利润减少,以及关税战等因素影响,近期我国玉米进口出现断崖式下降。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为8万吨,1月至3月累计进口26万吨,同比下降96.7%。

  一季度国内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500万吨,同比下降74%。玉米以及谷物进口量下降,减少了外来能量饲料对玉米市场的冲击。

  三是不利天气影响市场心理。4月份以后,东北玉米主产区进入播种期,补贴政策变化不大,种植面积预期稳定。近期东北多雨天气引发局部播种担忧,降水量偏多的地区土壤过湿,整地、春播或有延迟,再加上天气冷暖交替频繁,特别是“倒春寒”可能对已播种的玉米、大豆等作物造成冻害,或为后续行情埋下伏笔。

  但在黄淮海地区,近期持续高温少雨对新作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据监测,4月份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三至五成;月内河北中南部、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甘肃陇东降水持续稀少,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受干旱影响长势偏差;月底遥感长势监测显示,北方冬小麦主产省一、二类苗比例为91.9%,同比略有下降。

  由于小麦可以替代玉米用作能量饲料,小麦价格坚挺将刺激玉米价格走强。

  四是玉米下游需求略有转旺。近期随着生猪价格触底回升,二次育肥数量增加,生猪饲料需求扩大,玉米饲料需求明显好转。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2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4920万吨,同比增长9.6%。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同比分别增长9.8%、9.2%、5.6%。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47.2%,比上年12月份增长1.2个百分点。

  五是港口玉米库存下降。随着玉米市场流通量减少,自3月份起,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就一直处于低位,加之玉米南下数量增多,从3月中下旬开始,北方港口库存由涨转跌,持续降低。截至4月25日,北方四港库存降至438.5万吨,周环比减少7.6万吨,已经连续第五周下滑。

  后市并不具备持续走高潜力

  对于近期玉米价格的加速上涨,市场参与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需求方应把握好采购节奏,不可一味追涨。囤货的贸易商也不宜捂货待涨,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可适时出货,落袋为安。

  毕竟目前玉米市场供需整体仍显宽松,并不具备持续走高的潜力。

  一是玉米供应量依旧庞大。受政策支持,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稳中趋增,去年国内玉米产量继续刷新纪录,今年依然执行玉米种植补贴政策,玉米供应仍无大碍。

  二是深加工业亏损较重。随着玉米价格上涨,为满足生产需求,部分厂家不得不抬价收购,但下游产品提价困难,使得玉米深加工亏损幅度扩大,深加工企业追高采购或难以为继。

  三是天气炒作空间有限。目前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旱情,但一、二类苗比例仍在九成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具备灌溉条件,小麦丰产无虞。

  东北地区玉米尚处于播种期,现在讨论减产为时尚早。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