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到位降低雏鸡成活率

2012-01-10来源:鸡病专业网文章编辑:admin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一、消毒不严格:进雏前,鸡舍清扫不彻底,不熏蒸消毒,只用消毒液喷一两次,使得微生物长期存在,雏鸡易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导致死亡。

  二、温度低或多变:进雏前,舍内预温不够,导致雏鸡扎堆,挤压致死;温度过高,雏鸡呼吸强度大,失水较多;温度忽高忽低,雏鸡易受凉,造成拉稀,脱水,都会影响卵黄的吸收。

  三、空气污浊:冬春育雏时,光想着保温,忽视适当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导致氨气、一氧化碳含量过高,轻的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的造成中毒。

  四、超量饲养:养殖户大多存在超量饲养现象,本来能饲养1000只的鸡舍,进雏时多进100只或愿意让孵化场多添些雏鸡,盘算着即使伤100只还是能饲养1000只,正好达到要求。殊不知,事与愿违,正是因为超量饲养,使鸡群密度大,不易于观察鸡群状况,发育不整齐,空气不好,疾病传播快,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五、滥用药物:进雏后,不是选用雏鸡专用药预防白痢,而是偏听偏信药贩的话,将抗菌药大量使用,甚至将标有掺对200千克水使用的抗菌药几天就用完,加重了肝、肾负担,造成雏鸡大批死亡。

  六、免疫不及时:鸡群在断喙后,由于应激或舍内空气不好,难免出现呼吸道症状。有些养鸡户有的只要听见鸡群呼吸音过重就一停用药,耽搁了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的二免,导致了传染病的发生。另外,秋季进雏时不重视鸡痘苗的提前防疫,等到60天或120天刺种鸡痘苗,出现严重的鸡痘病,尤其是喉型鸡痘更易致死。

  七、断喙不符合要求:不适时断喙或断喙时上下比例不合适,使鸡只互相啄羽、啄肛,因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

  建议:进雏前,先将育雏室清扫、冲洗后熏蒸消毒,育雏室提前2~3天预温,1~3天内室温33~35℃,以后每周降2℃,正确选择和使用预防白痢、球虫等病的药物,适时免疫、断喙、通风换气。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