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温度对大体型肉鸡体温的影响

2025-08-04来源:肉鸡养殖基础技术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研究基本信息

  研究机构:佐治亚大学家禽科学系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对象:46至58日龄的大型肉鸡,体重分别为3.3千克和4.7千克,共7只研究周期:两周(12天)监测方式:让肉鸡吞食微型数据记录仪以监测体温,每分钟记录一次房间空气温度和肉鸡体温 环境条件:肉鸡置于1.2米×1.5米的地面围栏中,初始密度约为每平方米10.3千克 - 房间通风系统持续运行,空气交换率低于每分钟一次,室温接近外界温度(18-29℃)- 未使用蒸发冷却系统和循环风扇提供额外空气流动

  研究发现

  (一)体温与室温的关系

  图1:展示了典型春日一天内肉鸡个体体温和房间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范围约为40.8-43.3℃,室温范围约为16-29℃。

  室温较低时(夜间约18℃),肉鸡体温约为41.1℃,处于“正常”范围。

  室温升至27℃左右时,肉鸡体温上升至约42.2℃,出现热应激,且观察到肉鸡喘息。

  在18℃至19℃的室温范围内,肉鸡体温倾向于维持在41.1℃左右,超过此范围后,随着室温升高,体温逐渐上升。

  (二)热中性温度

  图2:呈现了整个12天研究中,上午6点至12点期间房间空气温度(17-30℃)与肉鸡体温(40.8-43℃)的关系。

  对于该研究中的大型肉鸡,热中性温度约为18℃。(肉鸡静止时能轻松散发自身产生热量的温度)

  当温度超过此点,肉鸡体内热量开始慢慢积聚,此时引入一定程度的空气流动有助于散热,使体温更接近41.1℃的正常水平。

  (三)黑暗时段的影响

  图3:显示了房间灯光关闭时段(0点至4点)肉鸡体温的上升情况,体温从约41℃升至42.5℃以上。

  0点至次日6点的黑暗时段,肉鸡体温往往会飙升,直到约6点才恢复“正常”。

  原因是黑暗时段肉鸡活动极少,由于所栖息垫料的隔热特性,肉鸡腹部几乎没有热量散失。

  体温差异可能因每只鸡在围栏中与其他鸡的距离、体型和新陈代谢的不同而产生。

  (四)空气流动的作用

  图4:体现了空气流动(1.5米/秒)在下午13点至17点对肉鸡体温的影响,体温从约42.2℃降至41.4℃。

  某下午13点至17点开启循环风扇,使鸡群所在高度的风速约为1.5米/秒,期间肉鸡平均体温从约42.2℃降至41.4℃的正常体温。

  (五)体温变化规律

  图5:为研究期间(排除0点至6点)肉鸡平均体温与房间空气温度的关系图,回归方程为y=0.1082x+98.905线性回归显示,当室温高于约19℃时,室温每升高1℃,肉鸡体温约升高0.06℃。

  在18-29℃的室温范围内,不同肉鸡的体温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且接近恒定(标准差约为±0.2℃)。

  结论

  体重在3.3-4.7千克的肉鸡,其热中性区约为18℃,超过此温度,体温会稳步上升,热应激加剧。

  室温每升高1℃(高于热中性温度),体温约升高0.06℃,且肉鸡会出现喘息等热应激表现。

  隧道通风是帮助肉鸡散热的最有效方法,可降低体温,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福利。

  所需空气流动的精确水平取决于鸡群密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