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柏杨村:打造全省最大蛋鸡养殖基地

2012-10-17来源:绵阳日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16日一大早,抱着一叠厚厚的材料,安县花荄镇柏杨村支部书记刘玉华形色匆忙。“要赶在月底,把新上的两个项目资料整理规范。”

  刘玉华说的这两个项目,是村上合作社的“蛋鸡品种优化技术”和“鸡粪生产有机肥工艺技术”。如果通过审批立项,这将给村里养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到合作社办公室不久,刘玉华和其他几名陆续赶来的合作社成员,一起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记者环视这个“名声显赫”的合作社,不起眼的两层小楼井然有序,各种制度章程一应上墙,档案资料十分规范,养殖小区分布图、销售市场分布图、产业党小组、党员联系帮带等情况一目了然。

  说起鸡粪处理新技术,正在清洗圈舍的养殖户刁华民深有感触:养殖产业做大了,环境污染成了最大问题,周围村民有意见,自己也觉得亏欠了大家。

  柏杨村毗邻安县县城,是一个丘陵纯农业行政村。2001年7月,柏杨村蛋鸡养殖合作社成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玉华被推选为负责人,合作社推行统一购鸡苗、统一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养殖模式,注册了“圣吉康”品牌鲜蛋商标,386户会员养殖规模达120万只,合作社实现生产总值1.8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成为全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百强协会’”、绵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专合组织”等荣誉。

  灾后重建,在刘玉华的带领下,合作社新建了10万只绿色蛋鸡养殖区、80万只青年鸡育雏场,改扩建了鸡粪有机肥处理厂,形成了工厂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养殖产业链,带动周边乡镇1000多养殖户规模养殖蛋鸡200余万只。

  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一路前行,路旁一栋栋极具川西特色的民居映入眼帘:灰瓦白墙,一派素雅;白色栅栏,自成一景。

  坐落在山坳里的合作社种鸡场外人声鼎沸,几台机械正在平整场地。刘玉华告诉记者,这是合作社种鸡场改扩建工程。原来的种鸡场是人工作业,机械化水平低,已经不适应现行的养殖规模需求。

  除了引进“蛋鸡品种优化技术”和“鸡粪生产有机肥工艺技术”外,这个传统的蛋鸡养殖基地,正依托科技的力量,加速传统生产向现代工艺迈进。

  刘玉华介绍说,种鸡场改扩建工程投资300余万元,新增1200平方米养殖面积,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年底竣工后,将达到年产1000万枚种蛋的养殖规模。

  “致富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合作社的“掌舵人”,刘玉华对蛋鸡产业充满了信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