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7月1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7月1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7月17日猪评:水稻抢收提振南方市场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3年07月17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4.19元/千克,较昨日上涨0.05元/公斤,涨幅为0.35%,较上周同期(7月10日)涨0.16元/公斤,涨幅为1.14%(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5.96:1,较昨日上涨0.02,涨幅为0.47%,较上周同期(7月10日)上涨0.04,涨幅为0.65%(见图2)。



7月17日生猪市场行情与昨日震荡上扬,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省,生猪平均价为16.61元/千克,最低地区为广西省,生猪平均价为13.24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目前生猪市场价格呈现震荡态势,北方地区出现阴跌态势,白条批发价也出现震荡起伏态势。南方地区眼下正处于抢收早稻、播种晚稻的夏收时节,农村市场猪肉消费有所转好,湖南、广西、广东、湖北地区生猪价格有所反弹回升,夏收对南方猪市起到提振作用。总体来看,近期大量水产品和蔬菜集中上市,对原本依旧低迷的猪肉市场将造成冲击,猪价风险较大。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河北省魏县通过养殖治污实现生态循环
讯:魏县通过收集小型养殖企业的粪便来发展沼气,解决家禽粪便污染的同时,可供应周围10来个村庄近三万群众的用气需求,实现了养殖治污生态循环。
魏县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县,全县有畜禽养殖企业4万多户,年产值近2000万元。然而,畜禽养殖产业也是魏县的第一大污染源,魏县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企业规模发展、合作社助力治污、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的全新模式。为取得畜禽粪便治污的理想效果,魏县尝试把畜禽养殖用户集中到一块共同发展,这样不仅节约了治污成本,而且规模养殖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近几年,魏县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有效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魏县及时抓住这一良机,鼓励合作社将资金向畜禽治污方面倾斜。截至目前,魏县已有16户养殖企业在合作社的资助下实施了养殖污染治理。
经过深入的考察研究,魏县引进了沼气站项目,便于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同时,沼渣、沼液可发展生态农业,节省化肥、农药,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每年可帮助群众增收节支300万元以上。
重庆市黔江区三步骤实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
讯:为了进一步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重庆市黔江区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较好的实现动物检疫管理方式信息化。
一是明确目标方案。明确将有效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作为年度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部分,明确动物检疫合格证电子出证内容、实施步骤及相关要求,并认真执行。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向重庆市派员参加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相关培训学习,使广大检疫人员尽快掌握“平台”《动物检疫监管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向广大养殖户、屠宰场制定发放动物建议电子出证宣传材料,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三是规范信息录入。非特殊情况下取消检疫信息手工书面记录,严格按照系统使用手册规范录入各类检疫信息,在实施检疫过程中由官方兽医将检疫信息录入动物检疫监管系统,检疫时不能当时录入的,应在检疫后5日内录入。
福建省首个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在武平建成
近日,福建省首个建成的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位于武平的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现场验收,并有望在全省率先获得《进出境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使用证》及《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为武平市加快从国外引进优良种猪奠定基础。
过去福建省没有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无法引进国外种猪。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从事养殖与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创办的“闽台农牧合作创业园”是福建省重点在建项目,规划占地1.2万亩,总投资8亿元。依托基础优势,福建、龙岩检验检疫局指导该公司申报建设的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可一次性隔离进境种猪2000头。据了解,今后引进武平市的境外种猪,将直接送至该隔离场进行为期45—60天的隔离检疫,以确保生物安全。
目前梁野山农牧公司正在建设曾祖代种猪场,分二期建设,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祖代种猪7000头,现已建好第一期,并拟于今年10月从加拿大引进约克夏、长白等纯种猪1480头作为核心种群,进行选育扩繁。目前引种计划已上报农业部备案。
据悉,福建省另2个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正在南平市建设。
云南文山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云南省文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于2012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4月竣工。项目完成投资254.97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95万元,养殖场自筹159.97万元。完成建设粪污处理池475立方米、标准化猪舍5777平方米,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由文山市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农科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组通过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及实地查看核对后认为,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督及资金使用均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建设达到上级批复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并对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介绍,文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高该市生猪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为推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该市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广州市生猪自给率保持在50%的目标难实现
讯:目前广州市生猪年消费需求量约为650万头,出栏量约为230万头,自给率仅为35%。而根据今年5月初发布的《广州市菜篮子产品安全供给工作意见》,该市对生猪出栏实行最低保有量制度,全市生猪出栏量不低于365万头,到2016年本地生猪自给率达到50%。为实现该目标,广州市加快新建一批现代化健康生猪养殖场和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养殖场。经认定和公示的省“菜篮子”基地将获得补助,其中生猪养殖场补助约为50万元。为治理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该市部分地区将逐步进行限养和禁养,部分地区的小猪场被强行撤掉。由于环境压力大,广州实现50%的生猪自给率难度很大。
良种繁育示范项目建设获6.3亿元财政支持
近日,中央财政拨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6.3亿元用于良种繁育和优势特色示范项目建设。
据了解,6.3亿元项目资金中,良种繁育项目资金达40283万元,建设范围涉及河北、内蒙古、重庆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通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良种;优势特色示范项目资金达22560万元,建设范围涉及天津、山西、宁夏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青岛市,主要通过扶持秸秆养畜示范基地、水产及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认养年猪 淘宝上卖肉 发展浙江土著猪种
一个猪肉香的念头,让人们对高档生态优质猪肉需求越来越大,超市和农贸市场里,高档的土猪肉、生态猪肉品种逐渐增多,许多有着地方品种血统的仔猪,也越来越受欢迎。
浙江某餐厅老板吴军看准这个商机,今年,他在自己的养猪场推出了认养年猪的活动。市民可以去养猪场认养两头约20多斤的乌仔猪,饲养周期至少为一年,养到出栏时为120多斤的成猪,宰杀后出肉七八十斤,认养的价格为每头3188元,平均下来每斤肉价格为40元。
吴军办的养猪场,现在养着1000余头猪,其中90%是两头乌,另外周边合作的农户一共还养了2000头。
认养年猪时间太长,更多的人选择现买现吃,网购是渠道之一。浙江省遂昌县妙高七山头的土猪肉在淘宝上是“明星宝贝”。现在合作社一共有700多户农户参加,每年养殖量约为2000多头土猪。“我们的土猪品种是二元商品猪,通俗地说是一个本土品种和一个外来品种的杂交。这个品种生长期很长,吃野菜番薯,肉质特别香。”
今年4月,遂昌县政府牵头组织3000家农户,将其饲养屠宰的土猪肉引入聚划算网站,面向江浙沪地区开卖,开团10分钟就卖出去1000斤。
据了解,目前浙江市场上很多高端猪肉,都有本土猪的血统,比如金华两头乌、淳安花猪、嘉兴黑猪、碧湖猪等猪种已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
现在,良种场在保护碧湖猪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开展碧湖猪与长白、大约克等品种的杂交,向社会销售。”良种场负责人说,丽水、衢州还有福建等地养殖专业户、农户也会前来购买,现在还有很多农家乐抢着来购买仔猪,养大以后,将成为游客们餐桌上的美味。
中国生猪养殖业没有摆脱“小农经济”魔咒
讯:双汇董事长万隆有可能创造全球肉业的奇迹。他旗下的公司正花费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有人称该公司为美国“猪王”。
针对这桩中美企业之间标的最大的并购案,媒体一片喧闹,赞扬和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有人对比,当年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才花了17亿美元,如今“中国最大的屠夫”一出手,数字就掉了个个儿,足见传统产业的潜力之大。万隆深居简出,这位低调的企业家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称,这桩买卖一旦达成,将是“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市场同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的合作”。
此言不虚。中国是传统猪肉消费大国,2012年生产猪肉5000万吨,超过全球产量一半。而且这个巨大的产量几乎都被国内市场消费了。猪肉生产量排名二、三的欧盟和美国,都把中国市场看作未来最重要的增长之源。从消费量看,中国去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39公斤,比10年前增加28%,比人均消费20公斤的1990年,则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相对中国庞大的肉食消费市场而言,中国生猪养殖业一直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魔咒。目前中国的生猪需求量大概每年6亿多头,其中40%为“散户养殖”。即便这些年规模化养猪份额比例上升,但养殖场多为数百头到上千头的小规模;年出栏达万头猪的“大企业”只占7%~8%的比例。广东温氏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每年产猪650万头,仅占全国产量的1%。
小农式的养猪使得猪肉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迟滞不灵,养猪户往往会经历“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猪周期”,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养猪市场的风险,也限制了小养殖场扩大规模。
正是看到了这里蕴藏的商机,这两年,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以及海外产业投资者,不论央企、民企、外资,都在“大手笔”杀入生猪养殖业,加上双汇、雨润等传统肉食加工企业“向上游进军”,曾有评论说,中国养猪业会从“爬虫时代”步入“恐龙时代”。
万隆发起的跨国并购,显然寄望在规模化、集约式的“工业化养猪”之路上再迈出一大步。只要看一组对比数据,就能明白双汇吃掉美国“猪王”的价值:史密斯菲尔德养殖规模达到1700万头,而双汇2012年出栏生猪仅31万头,其余要从外部收购;美国猪饲料价格低,史密斯菲尔德的养猪成本为每公斤1.37美元,在中国高达2.1美元;美国猪育种优良,母猪平均年产22头仔猪,而中国仅14头。
有点像当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一样,“农村青年娶了世界名模”,双汇这个中国市场的“老大”,如能通过并购,娶了史密斯菲尔德这个“洋媳妇”,学会从育种、饲料、养殖到屠宰、深加工、品牌肉食这种“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大概才是万隆最大的愿景。同时也能一举巩固双汇在中国市场头把交椅的地位,在难堪的瘦肉精事件后,借助把美国“猪王”收入囊中这一举措,获得足够高的品牌溢价。
不过,专注于“纵向一体化”整合战略,并一心一意“向美国看齐”的万隆有可能忽略了中国养猪业的另一种动向。
最近,一度以“北大才子卖猪肉”把自己炒热的主人公陈生,他的“壹号土猪”公司发展迅速。到今年,他已在广州开了230家连锁店,在珠三角有550家连锁店。最关键的是,陈生不但打造了“壹号土猪”这个高端猪肉品牌,还借此改变了整个广州猪肉市场的格局之前土猪肉只占猪肉市场1%,这两年已经上升到10%。
据称,“壹号土猪”更大的想象空间还在于,陈生有可能把土鸡、土牛等“土”字号的食品,都装进他未来的“壹号厨房”,进而在未来健康生态饮食的潜在大市场中抢占主动权。毕竟,消费者这些年早已对工业化养殖的肉禽有了深刻体会它们看上去是肉,吃上去压根儿没肉味!
“土鸡”、“土猪”的回潮,以及所谓绿色、生态餐饮的流行,早就预示着饮食市场“大转型”的信号。对生猪养殖行业而言,那种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业猪”(生长期只有5个月),怎么能与在山间地头放养、出栏期足足达到10个月的“农业猪”一个价格呢?
“壹号土猪”在广州上市时,陈生让员工们牵着一头头戴大红花、浑身漆黑、重达270斤的大土猪在菜市场里“游街”,让城里人真正见识了“土生土长的猪是什么模样”。他还开办了“土猪研究所”,专门研究土猪育种,要建立国内最大的地方猪种基因库。因此,即便陈生的土猪价格比瘦肉型猪贵50%以上,却能够靠“肉的香味”拉住消费者。
去年猪肉价格猛跌时,全行业亏损,陈生的公司却赚了钱,因为他的猪肉不降价。“你见过奔驰降价吗?”这大概就是“土猪”们的底气。当巨型肉食企业向着更大规模的工业化方向狂奔时,他们回归自然,去认真挖掘传统养殖方式的潜力和溢价空间,从而发现了一片蓝海。
养猪业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也许还未到来。不过,大范围的市场预期改变,往往不会发生在划时代产品出现之前。早就有人预计触摸屏手机会改变人的生活,但总是要等iphone出现之后,消费预期才彻底被改变。同样,“土猪”流行也仅仅是个开始。
曾经吆喝着要以互联网精神重塑养猪业的丁磊,3年过去了,还没养出他的第一头猪。有传言说,网易公司内部人士吃到了丁氏猪的“测试版”。到今年年底,网易农业事业部将会推出“丁氏猪1.0版本”,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调整,再推2.0版本。
丁磊曾预言,相对传统的散户养殖以及工业化养殖,中国这个养猪的传统大国要实验“第三代养猪模式”。他没有具体描述这种“三代猪”的特点,但目标是明确的:既帮助农民致富,又拯救城市餐桌。
既然是以颠覆式创新的身份重塑行业,那么可以预计,丁磊养的猪也会少不了“土猪”的基因,绿色、生态、环保等高科技概念,有可能成为丁氏猪的包装符号。但同时,丁氏猪更需要从育种、养殖、营销等多个层面,来全面应用互联网的创新营销模式。
比如,要实现“透明化养殖”,应该建立一个丁氏猪的网站或手机检测系统,对养殖场的各项指标及猪的生活,进行全时监控和报告;要尝试“个性化定制养殖”,从选种、选饲料到选择猪的生活空间,都要分级、分层,并实现差别定价,想吃好猪肉先从养好猪开始;也可推行“社区化养殖”,在目前中国流行的“公司+农户”的主流养猪模式中,让消费者参与到养殖过程中来,构建由育种公司、饲料研发公司、养殖农户、消费者一起参与的“养猪社区”,在社区中组对、交流、分享甚至议价,让“养猪”变成一款供需多方参与的“虚拟现实游戏”。
恐怕要通过这些听上去“想当然”的外行的尝试,丁磊才能实现他的目标不仅仅为养育一头大肥猪,而是为了摸索到一条安全可控的“养猪路线”,形成一套新的“养猪业标准”,方便人们在各地复制,在当地养猪。的确,实现这个目标,3年时间可不算长。
猪为六畜之首。按考古发现,中国人养猪的历史保守地说有9000年。猪不但给中国人提供了优质蛋白质,更重要的是,猪粪作为有机肥料是保持地力的关键,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学者游修龄所称,中国以占世界耕地的7%,养活世界人口的20%,其间隐藏着“猪的功劳”。
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今天,围绕养猪展开的产业变局才刚刚开始,万隆很执着,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他不惜重金,甚至不惜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去收购美国“猪王”,这无可厚非。然而,不论怎么说,这仍然只是在传统养殖业的红海中搏杀而已。
史密斯菲尔德在养殖业“纵向一体化”的整合已经做到了极致。今年该公司的利润率下滑,低于预期,显露出少有的疲态。如果不是有中国买家的叫价,其股价很难维持。
当然,在万隆的视野里,大概只有史密斯菲尔德这种庞然大物才有亲近感。“它既是杀猪的,又是全球最大的,技术和产品跟我们几乎一样。”对他而言,“壹号土猪”太小了,“丁氏猪”大概只是讲故事。
从44岁当选漯河肉联厂厂长,30年来杀猪卖肉就成了万隆生活的全部。他把双汇一手做大,完成这次并购,双汇就可能从“中国第一”变成“全球第一”。这是一次“登顶之战”,在巨大的荣誉感诱惑下,万隆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定力,反而可能变成包袱。
不要忘记,往往是内行坐吃山空、外行创造历史。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如果没有颠覆和超越既定游戏规则的勇气,引领行业突破式的发展,这个“老大”早晚落得徒有其名。当万隆忽略那些“未来之星”以及他们的新思维时,双汇任何了不起的成就,都可能即刻化为过眼烟云。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