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201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昨天在闸北区北盛菜市场举行。据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披露,今年上海将在猪肉、牛羊肉和部分蔬菜建立追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冷鲜鸡和活禽,做到全覆盖。
上海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正在强化,2008年至今,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已连续7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追溯品种覆盖猪肉、蔬菜、牛羊肉、粮食、水产、禽类等六大类,并向酒类、乳制品等食品拓展,共有实施企业2000余家,涵盖标准化菜市场、标准化超市、大卖场、肉类屠宰场、粮食加工厂、批发市场、配送企业、团体采购单位等。追溯系统的建设,加快了本市食用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发展,提高了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强调了经营主体责任,增强了市场调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今年上海将创新追溯模式,总结推广中山批发市场蔬菜追溯电子结算经验,摸索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重点推进肉类、蔬菜批发市场追溯电子结算系统建设。通过实现电子化结算,将资金结算信息与追溯信息相捆绑,根本解决批发环节追溯信息的传递难点,更好发挥追溯系统效能。同时,积极推进条形码、二维码技术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条形码、二维码应用查询技术与追溯系统的贯通。在浦东新区上钢菜市场、闸北区北盛菜市场试点推进条形码查询,通过电子溯源秤升级,打印出带有条形码的追溯小票,扫描枪直接将20位追溯码扫描进入查询电脑,追溯来源信息一目了然,从而解决人工输入20位码查询难题。此外,试点推进包装食品(食用油、乳制品)二维码追溯。目前,光明乳业正在推进奶粉追溯系统建设,计划在年底完成产品自原料、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追溯管理,届时消费者可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得所购买产品的追溯信息。
业内人士聚焦“冷鲜禽”
2013年肉类产品的总产值超过了1万亿元,占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12%,是我国第一大食品产业。在肉类产业,发展最快的是禽产品产业。目前我国禽类产品产业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禽肉的销售有三种方式:热鲜鸡肉、冷冻鸡肉和冷鲜鸡肉。目前,热鲜鸡、冷冻鸡是主流,而今后在我国冷鲜鸡才是发展趋势。相对于热鲜鸡和冷冻鸡而言,冷鲜鸡不但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而且滋味鲜美。冷鲜鸡肉的鲜,来自冷鲜,冷鲜鸡是一个科学降温的过程。低温环境下,冷鲜肉逐渐成熟,蛋白质、三磷酸腺苷等正常分解,形成了可溶性肽、氨基酸和核苷酸等风味和滋味物质。而热鲜鸡肌肉未完成“成熟”过程,肌肉纤维呈僵直状态,质地坚韧,缺少汁液,风味物质较少。冷冻鸡则由于快速的强制冻结,阻止了鸡肉的成熟过程,滋味物质的形成及后期的二次反应较少。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徐幸莲
2013年底,中央对屠宰行业管理部门做了调整,将屠宰行业管理职能交给了农业部门。为应对疫情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部门职能调整的新变化,国家农业部今年初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制度,大力推进“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应对之策。这一对策思路的提出,顺应形势,符合实际:一是宏观管理职能的调整,顺应了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规模养殖发展快,奠定了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的发展基础;三是禽类加工企业发展快,起点高,可以为冰鲜家禽产品上市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市场有了新发展、管理有了新规定,为推动冰鲜家禽产品上市提供了政策支持;五是群众有消费方式改变的自觉要求,这是极其重要的推动力。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研究员袁日进
专业的全程质量检测与管控,是苏食集团冷鲜禽的畅销原因之一。近年来,该集团以“食品安全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为契机,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通过了HACCP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禽肉养殖、屠宰、仓储、配送、销售等环节建立健全标准和规范。今后,苏食将进一步挖掘冷鲜禽市场,充分利用苏食产业和品牌优势,不断提高苏食冷鲜禽的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加大冷鲜禽网点的建设工作,计划到2015年,增加商超冰鲜禽专柜200个,农贸市场苏食专卖店冷鲜禽专柜40个,在县、乡、镇建100个苏食肉庄(大型专业肉类销售平台),设立冷鲜禽专柜。
——江苏省苏食肉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静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