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有些超市推出高考营养餐,其实就是在忽悠市民。”近日,清远一家三甲医院的营养师向有关部门投诉,不少食品打出“概念牌”误导市民消费,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
“纯天然”、“无糖”、“不含脂肪”……食品包装上经常能见到这些“健康名词”,购买贴有上述标签食品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对此,清远市质监局提醒市民,在购买食品时须认准食品生产许可(QS)标识,此外,经认证的食品标识仅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类。
走进各大商场,打着“天然”标签的商品琳琅满目。以鸡蛋为例,记者在连江路一家超市看到,出售的鸡蛋分为三种:洋鸡蛋、鲜鸡蛋、土鸡蛋,其中鲜鸡蛋按个卖,1元/枚,而洋鸡蛋、土鸡蛋售价分别为11.5元/kg、19元/kg,每公斤差价将近8元。更有甚者,城市广场一家农产品专卖店还将鸡蛋分为有机蛋、宝宝蛋、五谷蛋等近10个种类。
“一枚鸡蛋,十多个‘姓氏’,这么多种类,到底哪种蛋才最有营养?”市民王阿姨正在为购买鸡蛋而迟疑,她告诉记者,以前在乡下没有这么多讲究,“难道有的鸡蛋不是鸡生的?”
在超市,粗粮饼干货专柜大多把“粗粮”、“纤维”等词作为卖点。至于液体食品,很多商家则打出“不含胆固醇”的口号。胆固醇由肝脏产生,说明只有动物产品如肉类、奶类、蛋类和黄油中才可能包含它,有一种名牌食用油竟也声称“不含胆固醇”。
“这简直就是笑话。”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营养师告诉记者,儿童酱油、天然大米、营养高考餐等“健康食品”也大多数没有科学依据。
“不要说普通市民,就连专业人士也难以分辨各种‘概念鸡蛋’的区别。”上述营养师表示,鸡蛋的“概念营销”其实纯属商家炒作,“比如五谷蛋和有机蛋,说白了只是母鸡放养模式不同。”
他还举例说,“不含胆固醇”这个词也不能简单理解。“不含胆固醇”并不表示“丝毫没有”胆固醇,而是每100克或每l00毫升产品中含量少于2毫克。“有的食品中胆固醇为必需品,声称不含胆固醇是欺骗顾客。”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包装印有QS标识。”清远市质监局回应称,市民购买食品时要警惕“概念陷阱”,必须认准食品生产许可(QS)标识。此外,经认证的食品标识仅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类,“所谓的营养食品和纯天然食品,都是噱头。”
(原标题:“概念”食品?多是忽悠)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