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殖这个高风险行业来说,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再次让开平这个养殖大市和众多养殖企业陷入彷徨之中。
记者近日通过市场调查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开平的鸡、猪、鹅、鸭等主要牲畜、家禽、水禽类,市场价格波动如坐过山车,养殖公司和众多散养户时赚时赔,无法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他们对养殖业的信心再次跌入低谷。
鸡价终于回暖
“从去年4月,一直到今年4月,整整长达1年的时间里,开平养鸡业行情持续低迷。从今年4月开始,鸡价才开始有了起色,进入第三季度,鸡价终于回暖了。”开平市合民养殖公司(下简称合民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目前,公司所养鸡的出栏价,已经回到成本价以上,三黄鸡、清远鸡、文昌鸡等,出栏价达到了每斤10.6元,黑凤鸡达到了每斤11元,除去成本,每只鸡已经可以赚到五六元。”
合民公司的现状,正是开平众多养鸡公司的缩影。记者在调查中获悉,自去年4月开始之后的1年时间里,开平众多养鸡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规模比较大型的养鸡公司,如绿皇公司、合民公司、温氏公司等,在养鸡这一项上,每月亏损达到数百万元。大多数养鸡公司对行业发展已失去了足够信心,特别是今年初,开平鸡价曾跌到了3元/斤的最低谷,每卖一只鸡,就要亏本10多元,但又不能不卖。
从第三季度开始,开平鸡价开始回升到了成本价以上,最高价曾达到13元/斤,每卖一只鸡,有了近10元的利润,养鸡公司这才真正看到希望。
“鸡价回升,主要是市场调节所致,简单来说,就是供应量大大减少。”开平市农业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陈家额分析指出:“就全国而言,自受到去年以来持续的低迷影响后,养鸡业进行了重新布局,养殖规模劲减了近4成,开平也同样如此。正是供应量大幅减少,促成了价格回升。”
记者了解到,在开平市农业部门的引导下,众多养鸡公司自去年开始,对养殖规模进行了大幅缩减,今年前三季度,开平上市肉鸡2000多万只,同比减少近4成。“合民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肉鸡上市数量大概在300万只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成多。目前,存栏量才120多万只,同样减少了3成多。”周智美说。
“造成鸡价回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h7n9的影响逐渐减弱了。同时,媒体对禽流感的报道更谨慎,公众对吃鸡的恐慌心理也减弱了。”开平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兽医师梁能经分析指出。
第四季度鸡价能否进一步回升呢?业内人士观点不一。陈家额和梁能经认为,鸡价保持现状的可能性很大,大幅回升的空间较小,因为今年以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市场需求量同比减少;周智美则认为,第四季度鸡价肯定能进一步回升,因为天气转凉,鸡的消费量会上升。
猪价也在上升
“跟鸡价一样,猪价今年以来也是从低到高慢慢回暖,从赔本慢慢回到赚钱的状态。”梁能经告诉记者:“今年初,生猪上市价曾跌入400多元/担的历史低谷,每头猪要赔本数百元,如今出栏价已经恢复到了770元/担,每头猪可以有100多元的利润了。”
开平是养猪业大市,生猪出栏价关系到众多养猪公司和散养户的利益。今年以来的状况,同样让他们伤透了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今年初开始,生猪价持续低迷了三四个月,养猪公司一直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在苦苦支撑。
为什么今年猪价如此低迷呢?陈家额分析指出,首先是市场供求关系所致,跟养鸡的状况相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生猪行情好转影响,众多养猪公司的饲养量增大,未及时“减仓”,导致今年初生猪大量上市,所以价格低迷;后来开始大幅减少饲养量,下半年猪价又有了回升。目前,开平生猪的存栏量大概在30万头左右,这个数量相对比较理性,第四季度可能有升价空间。
在猪价低迷的背景下,养殖成本却在一路上涨。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养猪的主料,包括豆粨和玉米,最高价曾达到了4500多元/吨和2800多元/吨,这让养猪公司难以承受,亏得更多。
鹅鸭价一路狂跌
相对于鸡、猪价格的回暖,行情逐渐好转的状况,当前,鹅、鸭的价格却一路狂跌,行情低迷。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开平马冈鹅曾达到16元/斤的高价,每只鹅有近100元的利润,养鹅公司和养鹅户赚到笑。但是,进入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马冈鹅的价格却如坐滑梯般下跌,最低价降到了7元多/斤,每只马冈鹅要亏损近20元。目前,马岗鹅的价格也只有10元/斤,基本与成本价持平。
“鹅价的升降,同样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今年初,肉鹅上市量少,价格就升高,下半年上市量大增,价格就下降。”梁能经分析指出,市场需求以及市民消费结构对鹅价的影响也很大,在鸡受h7n9影响的情况下,大家不敢吃鸡,转而吃鹅,导致鹅很好卖。如今,大家对吃鸡恢复了信心,吃鹅就相对少了。“至于养鹅会不会亏损,其实这跟鹅苗的价格波动有很大关系,这是跟养鸡业不同的地方。今年马冈鹅鹅苗的价格,如同坐过山车一样,最低才几元一对,目前却涨到了50元/对。”梁能经指出。
记者采访发现,跟养鹅业一样,今年养鸭业也在“坐滑梯”,上半年最高价时,番鸭曾达到了9元/斤,每只鸭可以赚十几二十元。目前,番鸭的价格却降到了6元多/斤,基本已经无钱可赚,如果管理不善,还会亏本。
“对于水禽来说,鸭价一直是紧跟鹅价波动的,基本上是你涨我涨,你降我降。”梁能经分析指出。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