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价格低迷,市场供大于求
今年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表现欠佳,价格低于预期且持续低迷,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行业从业者面临较大压力。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精准揭示了市场现状: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均价预估值为3.52元/斤,较去年同期下滑6.96%。这一数据反映出养殖户收益减少,经营面临困境。
从供应端分析,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估值达44.12亿只,同比增长11.7%。大量肉鸡涌入市场,给市场带来较大供应压力。养殖场内肉鸡数量众多,养殖户虽期望获得良好收益,但市场价格的下跌使其期望落空。
需求端方面,上半年需求持续低迷,消费者购买意愿不高,餐厅、食堂等餐饮场所采购量大幅下降,导致市场鸡肉库存积压,销售不畅。在此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白羽肉鸡价格下跌成为必然趋势。这一市场局面给整个白羽肉鸡行业带来严峻挑战,促使行业深入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业绩分化明显,各环节表现迥异
在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绩呈现显著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了市场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竞争力的差异。
(一)上游与下游:逆境中的曙光
产业链上游的种鸡企业和下游的调理肉制品企业在困境中表现突出。以益生股份为例,尽管公司上半年整体鸡业务出现小幅亏损,但父母代鸡苗业务持续盈利,成为公司业绩亮点。益生股份在种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优势使其父母代鸡苗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即使在行业低谷期也能维持稳定收益。
下游调理肉制品企业同样表现优异。行业龙头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全渠道策略,推动C端零售渠道持续高速增长,成功实现逆境突围。2025年上半年,公司C端零售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出口和餐饮渠道也实现稳健增长,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推动公司业绩提升。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高,优化了公司收入结构,为整体盈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公司新一代自研种鸡自用比例提高,有效缓解了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增强了公司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展示了在困境中突破的可能性。
(二)中游之困:养殖与屠宰的寒冬
与上下游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中间环节的养殖和屠宰端企业业绩不佳。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增加,经营面临困难。益生股份的商品代鸡苗业务受鸡肉和毛鸡价格低位运行影响,销售单价同比大幅下降,导致该业务亏损。
在养殖环节,养殖户因肉鸡价格下跌收入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为降低成本,养殖户削减饲料开支、减少养殖数量,这进一步影响了肉鸡质量和产量。屠宰端企业也面临困境,屠宰成本上升,鸡肉产品价格低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许多屠宰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甚至停产,以减少损失。中游环节的困境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也对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企业破局之路:策略与实践
在白羽肉鸡行业面临困境时,部分企业积极探索破局策略,通过实践实现逆袭,其成功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全产业链一体化:圣农发展的成功范本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大力推动C端零售渠道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增长路径。2025年上半年,公司C端零售业务实现大幅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出口和餐饮渠道也实现稳健增长,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推动公司发展。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升,优化了公司收入结构,增强了公司运营稳定性。
在种鸡研发方面,公司加大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果。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901Plus”自用比例提高,有效缓解了市场价格下行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圣农发展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了从种鸡养殖到鸡肉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掌控,提高了运营效率,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发展模式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借鉴。
(二)成本控制:仙坛股份的利润密码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了利润增长。公司在饲料配方优化、生产性能提升和养殖效果提升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在饲料配方优化上,研发团队精准调整饲料营养成分比例,提高了肉鸡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消耗。在生产性能提升方面,公司引进先进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加强养殖环境控制,提高了肉鸡成活率和品质。在养殖效果提升上,公司注重养殖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了养殖人员专业技能,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为公司带来更多收益。
通过实施这些成本控制措施,仙坛股份上半年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至1.43亿元,同比增长325.91%至364.93%。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成本控制在企业弱周期盈利中的重要性,为其他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
下半年展望:曙光初现但挑战犹存
(一)供需预测:出栏与需求的新变化
下半年白羽肉鸡市场走向备受关注。卓创资讯肉禽行业分析师冯筱程认为,下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仍预期增加,但增幅将缩小。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压力较大,随着养殖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调整,下半年出栏量增长速度将趋于平稳。
需求方面,下半年存在季节性提振因素。8-9月开学季,学校食堂鸡肉采购量将大幅增加;10月国庆等假期,餐饮行业迎来消费高峰,家庭聚餐、外出就餐增多,鸡肉需求量将上升。这些季节性因素将为白羽肉鸡市场注入新活力,预计下半年肉鸡价格存在低位回升可能性,这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
(二)业绩分化延续?破解之道何在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指出,下半年白羽肉鸡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仍可能持续。若要缓解分化趋势,行业供给侧能否有效收缩至关重要。供给侧收缩可减少市场肉鸡供应量,缓解供大于求局面,稳定价格,改善企业业绩。
消费侧需求能否稳定回升,特别是餐饮、团餐等场景的恢复力度,也是影响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餐饮、团餐等场景是白羽肉鸡消费的重要领域,其恢复活力将带动消费者对鸡肉需求增加,提升企业销售额和利润;若这些场景持续低迷,企业业绩将继续受到影响,业绩分化将加剧。
产业链企业在优化产能结构的同时,应积极寻找“非周期性收入”。企业可探索与食品加工企业深度合作,锁定稳定订单,保障收入稳定;也可向下延伸部分屠宰、初加工业务,形成小闭环,提高对终端的感知和话语权,增加收入来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终端消费潜力与企业应对之策
(一)消费升级下的潜力挖掘
尽管当前白羽肉鸡市场需求端表现低迷,但在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白羽肉鸡终端消费仍具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消费者对白羽肉鸡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提高,对深加工鸡肉产品如预制菜、调理品等需求日益增长。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4-2025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以每年[X]%的速度增长,其中鸡肉预制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表明白羽肉鸡终端消费市场正在扩容,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白羽肉鸡产业链企业应抓住机遇,推出更多个性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例如,针对健身人群推出低脂肪、高蛋白鸡胸肉产品;针对儿童推出造型可爱、口味独特的鸡肉零食等。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企业可更好挖掘终端消费潜力,实现业绩增长。
(二)企业战略调整与创新
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调整与创新举措值得关注。公司提出以“大食品、AI+、全球化”三大发展战略赋能未来增长。
在“大食品战略”方面,春雪食品加速突破单一鸡肉品类局限,通过产能扩张与品类创新打造增长引擎。公司计划两年内新增6条调理品生产线,实现年产能20万吨的战略布局,以满足市场对鸡肉调理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强势切入烤肠新赛道,首发十款烤肠新品,并规划五年内达到10万吨产销目标。同时,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水产品领域,鱼类深加工产品已成功进驻日本市场及国内山姆会员店,并加速推进欧洲市场拓展,逐步从传统鸡肉食品企业向综合性食品企业转型。
在“AI+战略”方面,春雪食品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应用趋势,全面推进AI与食品产业深度融合。公司为批发商打造“全链路数字化经营中枢”,配备“AI业务助手”,能够实时分析消费者评价,并基于客户画像推荐精准销售话术,实现深度赋能,提高运营效率和销售业绩。
“全球化”布局是春雪食品未来拓展增长空间的关键举措。在国内市场,公司加速建设研销一体的区域中心,强化终端营销能力和渠道触达效率;同时加速“品牌出海”,重点拓展欧洲与东南亚市场,推动品牌国际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