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防治工作顺利推进。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注重宣传培训,切实提高养殖场环保意识。一是以深入开展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通过各大媒体广泛宣传,发表宣传稿件10余篇,极大的宣传了整治畜牧面源污染的措施,强化了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科技下乡、发放明白纸、开展专题培训班等多项措施强化技术培训,累计举办畜禽污染防治相关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余400人次。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借助农技推广项目,推广了3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示范基地,利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循环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突出重点,切实搞好督导和技术服务。一是成立督导小组,定期对各包靠镇街进行督导,并对进展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二是帅选4种无害化处理技术并制定参考标准,指导养殖场(户)按照现有条件,合理选择最佳粪污处理技术,并做好技术指导服务。
加强综合治理,夯实面源污染防治基础。一是科学规划,严格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将养殖项目备案规模提到30亩以上,同时对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实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二是利用生猪调出大县资金,扶持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沼气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共扶持完成28处沼气工程,累计投入247万 ,建设沼气池体积14000立方。三是向污染重灾区肉鸭养殖“开刀”,通过调查摸底、专项会议、专题培训和开展联合执法,按照自行关闭整改、依法取缔分阶段整治原则,已关停禁限养区内肉鸭养殖场(户)145家,查出违法排污肉鸭养殖场19家,督促105家肉鸭养殖场整改完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
加大项目整合,助力面源污染防治。一是积极开展示范场创建。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规范了养殖场区布局,优化了生产流程,完善了治污设施,推广了污染治理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了产业档次。今年新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场各1个、1个、5个。二是借助基层畜牧兽医农技推广技术项目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建设了30个畜牧科技示范户和3个畜牧科技示范基地,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起到示范带动作作用,推进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进程。三是积极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我市盛世华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项目已纳入山东省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实施后将建日处理25吨无害化处理生产线4条,进一步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程。四是积极做好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今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9家。加强对品牌创建企业的宣传引导、提高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知名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及时组织做好申报认证。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