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鸡蛋市场:供应持续增加,需求相对低迷

2025-05-12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蛋市现状:价格低位震荡
 
  4月回顾:存栏量与价格背后的市场动态分析
 
  存栏量变化剖析
 
  在蛋鸡养殖行业领域,4月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特征。从存栏量数据来看,4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达13.29亿只,环比增幅为0.83%,同比增幅为7.18%,存栏量持续攀升并处于高位态势,进而导致鸡蛋供应相应增加。这一变化背后,实则是老母鸡出栏量与新开产蛋鸡数量相互消长的结果。
 
  月初,鸡蛋价格处于低位区间波动,清明节日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未达预期,蛋鸡养殖行业陷入亏损状态,在此背景下,养殖单位出栏老母鸡的意愿显著增强。依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4月全国老母鸡出栏量约为7500万只左右,环比增幅为2.31%,实现了小幅增长。然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至中旬,蛋价触底反弹,蛋鸡养殖扭亏为盈。此时,养殖单位的淘鸡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由积极出栏转变为持观望态度,老母鸡出栏量亦随之开始减少。
 
  再聚焦新开产蛋鸡方面,4月新开产的蛋鸡主要源自2024年12月前后补栏的鸡苗。当月全国补栏量在9000万羽以上,环比增加0.62%,处于较高水平,为蛋鸡养殖行业注入了可观的新增产能。尽管月内老母鸡出栏量有所增加,但新开产蛋鸡数量远超老母鸡出栏量,使得在产蛋鸡存栏量继续上升。
 
  价格表现及原因分析
 
  4月鸡蛋价格走势呈现出波动但整体涨幅有限的态势。监测数据表明,4月主产区鸡蛋月均价为3.28元/斤,环比涨幅为0.61%,同比跌幅为0.30%,处于近三年同期低位水平。
 
  从需求端分析,月初清明节后,渠道及下游企业采购需求有所增加,随后临近五一假期,节日备货需求表现良好,这些积极因素对蛋价上涨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相较于猪肉、蔬菜等替代品,鸡蛋价格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优势,替代性消费情况良好。
 
  然而,供应端的充足供应对价格上涨形成了明显的抑制作用。4月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增加,鸡蛋供应充足,极大地削弱了价格上涨的动力。即便需求有所好转,但在供应充足的市场背景下,月均价涨幅依然受限,难以摆脱近三年同期低位的局面。这充分显示出,在鸡蛋市场中,供应与需求的博弈时刻存在,而在4月的市场较量中,供应端凭借存栏量的优势在价格表现上占据主导地位。
 
  5月展望:供应持续增加,需求相对低迷
 
  供应端:产能持续释放
 
  展望5月蛋鸡市场,供应端产能释放态势依旧强劲。5月份新开产的蛋鸡源自今年1月份补栏的鸡苗,根据前期统计数据,2025年1月份全国蛋鸡补栏量约为8800万只。尽管环比有4.40%的减幅,但从行业整体视角来看,该补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意味着新增产量依然可观。
 
  从老母鸡出栏情况分析,依据4月末老母鸡出栏日龄536天推断,5月份待出栏的老母鸡为17-18个月前补栏的鸡苗,理论出栏量约在8400万只左右。但实际情况中,养殖单位的出栏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蛋价走势、养殖成本、市场预期等。即便理论上有一定的出栏量,实际操作中老母鸡的淘汰量可能不会完全符合理论值。例如,若5月蛋价出现上涨趋势,养殖单位可能会如4月中旬那样选择观望,减少老母鸡出栏量,以期获取更多收益。
 
  综合新开产蛋鸡和老母鸡出栏量数据对比,5月份新开产蛋鸡数量仍大于待出栏老母鸡数量。通过对影响产蛋鸡存栏量的重要指标补栏量、出栏量、上月存栏基数等进行综合分析推断,5月在产蛋鸡存栏量理论值为13.32亿只,环比增幅为0.23%。这一数据清晰表明,5月鸡蛋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市场鸡蛋数量将持续增多,供应端产能释放仍在持续,给市场带来较大挑战。
 
  需求端:缺乏有力支撑
 
  与供应端充足供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鸡蛋市场需求端缺乏有力支撑,整体表现相对低迷。五一假期过后,市场需求迅速回归常态,节前备货需求在假期中得到一定程度满足,节后渠道和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大幅下降,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短期内无大量补货需求。
 
  从季节性消费特点来看,5月并非鸡蛋消费传统旺季。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消费者饮食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对鸡蛋需求可能不及秋冬季节强烈。此时,蔬菜、水果等食材更为丰富,消费者选择增多,鸡蛋在日常饮食中的份额可能受到一定挤压。且在无重大节日或特殊事件刺激下,市场需求难有大幅增长。虽端午节备货需求会有所增加,但在供应持续大幅增加背景下,需求增长幅度可能有限,难以改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从市场数据亦可看出需求疲软态势。截至4月底,代表销区鸡蛋月销量为2.95万吨,较3月增长1.99%,增幅相对较小,表明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生产环节库存为1.17天,较3月底减少0.12天,处于近年同期偏低水平;流通环节库存天数为1.29天,较3月底降低0.04天,亦处于近年同期偏低水平。库存处于偏低水平并非意味着需求旺盛,反而可能是因市场需求平淡,上下游为降低风险而保持较低库存水平。这一系列数据和现象均表明,5月鸡蛋市场需求端缺乏有力支撑,在供应持续增加情况下,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供需矛盾加剧,蛋价重心下移
 
  综合5月鸡蛋市场供应端和需求端情况分析,供需矛盾加剧态势愈发显著,蛋价重心下移趋势几近难以避免。供应端产能持续释放,大量鸡蛋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而需求端整体表现低迷,缺乏有效需求增长动力。
 
  在供大于求的严峻市场形势下,市场鸡蛋供应量远超消费者购买能力。过多供应导致市场鸡蛋库存积压,而需求无法及时消化,价格必然面临严重下行压力。
 
  从市场实际表现来看,2025年5月以来,鸡蛋价格已呈现明显下跌趋势。5月8日,主产区山东鸡蛋均价为6.00/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14;河北鸡蛋均价为5.76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25;北京鸡蛋均价为6.40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24。5月9日,虽部分地区价格有微小波动,但整体仍呈现稳中有跌态势。这些数据直观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已在价格上直接体现,蛋价重心下移正在成为现实。
 
  对于养殖户而言,这无疑是巨大挑战。价格下跌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需面对养殖成本与收益的严峻考验。在此情形下,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如控制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等,以应对市场变化,减少损失。对于消费者而言,短期内可能因鸡蛋价格下跌受益,能以更低价格购买鸡蛋,但从长远看,市场不稳定可能对鸡蛋供应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展望未来,虽端午节备货需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鸡蛋价格,但考虑到供应端巨大压力,这种提振作用可能较为短暂,难以改变蛋价重心下移的整体趋势。除非后续市场发展中出现能改变供需关系的重大因素,如大规模疫病导致蛋鸡存栏量大幅下降,或需求端出现爆发式增长等,否则在当前市场格局下,蛋价在5月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市场仍将在供大于求困境中艰难前行。
 
  对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的建议
 
  养殖户:调整策略,降低风险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养殖户调整养殖策略刻不容缓。首先,应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依据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审慎决定是否补栏及补栏数量。避免盲目跟风扩大养殖规模,防止在供应过剩市场环境中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例如,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鸡蛋价格仍将持续低迷,应适当减少补栏量,防止过多蛋鸡进入市场,加剧供过于求状况。
 
  其次,要注重优化养殖结构。可通过淘汰低产蛋鸡,保留高产蛋鸡,提升鸡群整体生产性能。此举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能提高鸡蛋产量和质量。比如,对于产蛋率低、蛋品质差的老母鸡,应及时淘汰,将养殖资源集中于产蛋性能优良的蛋鸡。同时,可尝试引进优良蛋鸡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更高产蛋率、更强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产出更多、更好的鸡蛋,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再者,降低养殖成本至关重要。从饲料成本角度出发,合理选择饲料,根据蛋鸡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与饲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价格。同时,加强鸡舍管理,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因素,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兽药成本。例如,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为蛋鸡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增强蛋鸡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降低疾病治疗成本。
 
  市场参与者:关注动态,灵活应对
 
  对于市场参与者,如鸡蛋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相关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至关重要。需及时掌握鸡蛋供需变化、价格走势以及政策法规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比如,可通过关注行业资讯、参加市场研讨会等途径获取最新市场信息。
 
  在采购和销售环节,应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策略。当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时,批发商和零售商可适当减少采购量,避免库存积压,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可通过优化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如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或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对于鸡蛋加工企业,可加大对鸡蛋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如生产鸡蛋干、蛋黄酱等产品,提高鸡蛋附加值,减轻因鸡蛋价格下跌带来的压力。
 
  此外,市场参与者可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市场风险。例如,批发商和零售商可联合起来,与养殖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合作方式,稳定鸡蛋供应和价格,降低市场波动对各方的影响。同时,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