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类产品进出口异动对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6-08-19来源:禽业分会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一、总体情况

  我国禽类产品的贸易以鸡及相关产品为主,接下来主要介绍这方面的情况。2016年以来,鸡及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对白羽肉鸡行业复苏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引起警惕。海关数据显示,1-5月,鸡及相关产品进口数量19.30万吨,同比增加17.62%;进口金额4.26亿美元,同比增加20.44%;出口数量15.44万吨,同比增加3.56%;出口金额5.04亿美元,同比减少3.72%。

  二、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

  美国于2014年底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国对其采取封关措施,随后来自巴西的鸡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大幅增加。2016年1-5月,来自巴西的鸡及相关产品为3.51亿美元,16.23万吨,分别占进口总额的82.39%,进口总量的84.09%。

  2016年1-5月,来自巴西的鸡及相关产品的进口金额同比增加了35.14%,进口数量同比增加了50.74%。

  除了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受封关影响以外,来自巴西的鸡及相关产品大幅增加还有以下原因:第一,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使得巴西鸡肉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第二,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对积累的过剩产能的调减基本到位,行业开始复苏,且在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终端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终端餐饮及快餐企业等为压缩成本而增加了对巴西鸡肉的采购;第三,行业过度解读“封关”影响,导致2016上半年,经销商尤其是从事肉类进出口贸易经销商大量采购、囤积来自南美,尤其是巴西的肉类,由于巴西鸡肉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得国内鸡肉价格上涨乏力。

  三、肉鸡行业贸易救济措施开展的相关情况及影响

  对原产于美国的白羽肉鸡双反的措施原定于2015年8月到期。

  考虑到我国白羽肉鸡行业相较于美国进口产品仍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终止反补贴、反倾销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的补贴、倾销可能继续发生,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再度发生。因此,中国畜牧业协会代表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向商务部提交了反补贴、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商务部审查表明,中国畜牧业协会的主张以及所提交的表面证据符合期终复审立案的要求,于2015年8月28日发布公告(2015年第33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随后,2015年10月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2015年第32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在推进贸易救济措施开展的同时,还出现了比贸易救济措施更为直接的贸易限制的情况。2014年12月,美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2015年1月9日,质检总局、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美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的公告》,禁止从美国输入禽类及其相关产品。至今,禁令仍然生效。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2016上半年,来自南美尤其是巴西的鸡及相关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对产业已经造成影响。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