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12月1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12月1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第50周周评:猪价向好走势暂未改变 但继续压栏或致后期涨幅缩减
本周生猪价格为14.90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27%;猪肉价格为22.45元/千克,下跌0.13%;仔猪价格为30.61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66%;二元母猪价格为1794.01元/头,上涨0.66%。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暂未公布。12月第2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1.69元/公斤,环比上涨1.31%。
生猪价格:猪价滞涨,并出现小幅回落现象。
猪价震荡调整,吉林、辽宁在7.20-7.50元/斤,较上周上涨0.03元/斤。北京在7.30-7.60元/斤,较上周上涨0.03元/斤。浙江在7.60-7.90元/斤,较上周上涨0.04元/斤。新疆在6.50-6.80元/斤,上涨0.09元/公斤。四川跌至7.50-7.80元/斤,河北跌至7.30-7.60元/斤,山东涨至7.40-7.70元/斤,河南涨至7.30-7.60元/斤,广东跌至7.30-7.60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12月第2周白条肉出厂均价及白条猪价格持续小幅上涨。气温下降,南方腊肉制作进一步开启,需求略有增加,但猪肉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仍以小幅上涨为主。
仔猪价格: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0.20%,较去年同期下跌21.3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30.40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下跌至30.55元/千克。虽受上周生猪价格上涨影响,仔猪价格跌幅收窄并趋稳,但本周生猪价格再度出现震荡调整现象,华南、西南地区仔猪价格也随之震荡,其他地区价格相对平稳。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8.26:1,较上周上涨0.18。玉米价格为1.78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02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431.26元/头,较上周上涨9.73元/头。11月底由于本年度玉米减产且前期各方采购及备库活动过热,带动产区价格反季节性的上涨,经过前段时间的集中补库,提价抢粮,东北加工企业收购有望回归理性,在用粮企业谨慎观望情绪升温的情绪下,东北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下调可能性偏大;华北前期开工率维持高位、库存回升,市场观望情绪变浓,下游订单减少,深加工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利润空间缩窄,中小加工企业再次停工,企业整体仍以随用随收为主,对玉米收购价有所拖累。年前有变现需求农户加快售粮进度,在供应压力之下价格下行风险加大,但产地余粮快速减少或对后期价格有支撑托底的作用。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环比仍上涨,但实际上本周的价格已经出现滞涨示弱的情况,周末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小幅下调的现象。目前虽南方腊肉制作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暂时对我们生猪市场行情的支撑仍较有限。因前期养殖户压栏惜售,市场牛猪占比提升,而市场需求并没有太大提升,肉价上涨不及预期,屠宰企业成本压力大,强行压价倒逼养殖户出栏。虽猪价出现滞涨转跌的现象,但我们认为目前生猪价格走势尚未发生趋势性改变,后期猪价总体将继续向好的基本走势暂未改变。我们依旧需要提示的是,如果供应市场方面继续“作恶”,不排除后期涨幅大幅缩减。
又来一份有图有数据的2018年猪价预测,您认为准吗?
很多朋友问我今年猪价到来年怎么样?实在没有太多的办法告诉大家,但是从近期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呢,现在的状态就是一个平平衡的状态了,基本上供需相对平衡,但是我就先斗胆先把对来年的预测画一下吧,都不敢是说一下。

不过,言归正传,我们先看一下往年的价格走势吧

看一下这个图,只有2014年普遍赔钱的时候12月份是下滑的,但是2017年的价格也真就有几个月是与2014上持平的,但所幸的是我们今年的仔猪价格没有14年的高,才是我们挣到的利润,实际上与往年比较是挣到了仔猪的利润了。
再看一下下面的历年生猪价格情况

这个只是大概的了解一下,但是下面的图就更能说明一些问题,说明什么问题看官你自己想一下

不要看峰值有多高,要看盈利时间有多长,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始终养都挣钱的时间为大多数的时候,5年时间有近一年半的时候是赔钱的,也就是20%时间是赔钱,但是赔钱的比率也相对赚钱的比率比较低,这就说明一点问题,只要不盲目扩大,赚钱,是可以实现的。
下面是干货吧
2017年中国农历冬至时间在2017年12月中旬开启,春节假期时间在2018年2月中旬。进入冬至之后,南方地区的腌腊作品制作将进入高峰期,在此之前部分地区的腊肉制作已经开始零星展开。从2018年1月开始,全国养殖市场将逐步进入春节节日消费的准备阶段,畜禽产品出栏将逐步将入高峰期。
生猪市场上,12月份中国生猪养殖市场将进入育肥催肥的中后期阶段,根据数据研究部数据模型推演结果显示,12月份中国生猪补栏将环比继续小幅下降,出栏大猪环比继续小幅下降,月末生猪存栏环比继续小幅增长;
行情方面,
根据生猪出栏及结合12月份的猪肉消费看,12月份中国生猪供应略偏紧的局面依旧难改变,我们预计12月份中国生猪价格将继续上涨,并有望持续到1月中旬。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由于11月下旬部分养殖户已经开始压栏惜售,如果12月份牛猪存栏数量继续快速增长以及压栏惜售明显改变了生猪供应市场的自然结构,则12月份-1月期间的生猪价格再度出现震荡的几率将明显提高。如果养殖户采取压栏惜售到12月下旬开始集中出栏的策略,则屠宰企业在此之前再度采取强势压价倒逼生猪出栏的可能性再度出现的几率也非常高。
生猪产业链点评:猪价不悲观,动保可更乐观
近期,我们走访了山东、东北的养殖企业和当地畜牧局。我们认为环保整治仍将延续,未来3年生猪产能去化幅度不低于过去三年,因此明年猪价不必过分悲观。而牧原股份等龙头规模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以量补价推动业绩上行。此外,环保整治给规模化企业扩张留下充足空间,也为高端动物疫苗产品渗透率提升带来契机。
猪价方面:
环保整治远未结束,价格暴跌概率低。本周猪价加速上行至15.05元/公斤,但很多投资者担心,全国禁养县猪场关闭已达95%,计划在31日前达到100%,因此环保对产能影响逐渐消退,猪价季节性上涨后明春价格会大幅跳水。而我们认为18年是针对非禁养区域的环保监控和长效整治才刚刚开始:根据我们测算,16-17年因为环保问题导致生猪存栏降幅在12-15%左右,对应4000-5000万头左右。预计18年后仍会有至少4000万头以上的产能因环保问题而关闭,总量不低于过去三年。而考虑到17年去掉的能繁母猪对18年生猪产能也会有影响,以及禁养区域不断增加的原因,18年产能降低幅度也不会少于17年。
企业规模方面:
龙头上市企业放量加快。由于今年规模化企业整体出栏不及年初预期有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出栏增长情况。根据我们了解,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等优质龙头企业出栏“不掉链子”。预计16-19年四年期间,仅A 股农业9-10家上市公司(养猪+饲料)新增养殖出栏量就将以约合500、1000、2000、3000万头的增加幅度递增,19年合计出栏规模将达到接近9000万头。而在山东地区。牧原股份16-19年出栏复合增速超过60%,成为扩张最快的龙头企业之一。
养殖成本方面:
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以牧原股份为例,凭借基于技术、猪场建设(经验)上的巨大成本优势,公司养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猪场建设成本仍在下降,单位人员公司和财务费用未来1-2年不会大幅扩张,整体而言完全成本有望从目前的11.8元/公斤下降至10.6-10.8元/公斤。公司成本下降和规模扩张抵消了猪价微幅下跌的影响,兑现以量补价的业绩正增长。
优质动保企业强者恒强
以山东为例,畜牧局监测的18家龙头企业在2020年出栏占比将从今年的16%提升至50-60%以上。不论猪价如何,规模化提升速度加剧将推动高端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增速加快,生物股份凭借技术、营销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口蹄疫疫苗产品有望兑现持续高增长。预计公司四季度维持三季度市场苗销量高增长。此外,公司圆环、禽流感等新品也将成为业绩增长新亮点,圆环产品销售预计达到1.3-1.5亿元,超过年初预测的1亿元(其中预计牧原股份采购1亿元),随着新希望等大型农牧企业纳入采购计划,2018-2019年有望实现3亿元、4.5亿元的收入规模;禽流感方面,月底辽宁益康收购的股权交割有望结束,预计明年禽流感可实现2.5-3亿元收入。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1.29/1.61元。
饲料方面:
生猪存栏量的缓步上行推升饲料消费量,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也有望同步提升。
此外,禽类产品价格走出低谷,尤其是三季度以来黄羽鸡价格持续走高,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总结:
仍然看好生猪产业链,我们测算18-19年牧原股份肉猪出栏规模分别至少达到1250/2200万头以上,按13.9/13.4元/公斤的均价测算,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8/35.8/49.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23/3.09/4.28元。此外,18年预计整体养殖规模上行利好饲料和动保产品(还受益于养殖规模化提升)消费,海大集团、生物股份18年业绩预测增长都在30%左右。
猪应该什么时候卖?用这五点判断
这几天,我一直在总结过去几个月猪价走势规律,发现几乎出现同样的规律,月初几天快速上涨,市场反应标猪紧张,然后震荡回调,中下旬再上涨,再回调,无论是整体处于上涨态势还是下跌态势,都是如此。这里面究竟反映了什么规律?

1、平衡点的博弈
今年供求关系处于略微紧平衡状态,从6月初到现在,供需双方始终在平衡点的博弈,虽然猪价整体在缓慢爬坡中,但从每次涨跌幅度来看,供需双方博弈力量相差不大。现在的猪市,网友常说能跌到哪里去?但是又能涨多少呢?我们渴望出现大涨,但每次快速上涨之后总是跟着回调。我认为这种博弈会是下半年的常态。
2、规模猪场影响增大
这2个月一直在做一个规模猪场出栏量监测,因为数据不够系统化,所以我们还没有对外发布。从监测数据来看,规模猪场对猪价走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10月中小猪场出栏量很少,但从我们监测的数据来看,规模企业出栏量并不少。而11月规模企业增加的出栏量并不是很多,对应的是11月下旬全国范围内的上涨。小编在11月底曾经说12月猪价价可期,也是基于我们监测的数据。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大企业的生猪销售策略——更多是顺势出售,并不压栏等待上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专业化的市场研究团队,在12-1月份尤其是在涨价期间,大企业更多是主动上调价格,但也是在积极销售,并没有出现压栏或提高出栏体重现象,而散户则恰恰相反,往往是在涨价到头或开始下调时才积极出栏。

3、猪何时出成关键
一直认为这个观点,猪价涨跌与猪源多少并不是成直接关系,而很大程度与大家何时出栏相关。前几天涨价非常疯狂,大家觉得是缺猪,但这几天跌了,我们感觉猪一下子多了。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因此,研究大家何时出栏比研究供求关系,对短期市场判断更重要。12月中下旬猪价最大利好是处于一个出栏空档期,但恰好元旦又是一个消费小高峰,在小编看来抓住这个机会很重要。
4、西南猪价高说明?
这几天西南猪价一路高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此时生猪流通的中断。大家记着一点,西南地区永远是缺猪的,并且是常年缺猪。前几个月西南地区猪价较低,是因为北方牛猪多,价格低,一直拖着西南地区猪价。但近几天北方快速上涨,很多养牛猪者也在等待更高的价格,所以造成了西南地区的猪源紧张。北方已经开始下跌,势必造成二次育肥跟着出栏,所以我认为西南地区接下来有点风险。
5、避开出栏高峰
很多人说那接下来猪价会怎么走,我认为同样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就是大家都积极卖的时候,可能下跌,而当大家稳定出栏的时候,猪价也可能伴随着稳定,当阶段性供不应求的时候,猪价就会上涨。总之,今年和去年最大的区别是不会造成过度集中出栏,进入12月下旬,消费端逐渐增加也是一大利好。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去思考如何避开出栏高峰,网上有很多数据可以判断大家卖猪和压栏心态,只要细心观察,定能找到规律,避开出栏高峰卖个阶段性高价还是很容易的。如果你周围有比较大的养猪企业,跟着他们节奏出栏,也是上策。
又是东北!东北招谁惹谁了?全国猪价都稳,唯独东北掉?
今日猪价依旧稳中涨跌,其中东北地区首当其冲,跌到了7.15元/斤,较之前的7.6元/斤下跌4毛!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那么为何唯独东北会下跌呢?小编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东北地区消费未到高峰期
大家都知道,东北三省是养猪大省,国内的养殖业巨头也计划五年在东北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扩建猪场,其中温氏1000万头,中瑞500万头,可想而知到时候东北作为猪肉主产区会更上一层楼。随着生猪产量的增加,就会出现不好的局面那就是供大于求!这时屠企就会进行压价,把生猪低价收上来进行调运,调到高消费地区,来赚取利润。
屠企养殖户博弈
二、生猪出栏量增加
12月份的猪价是高开低走,从6.9元7元直接涨到了7.5/7.6元,很大一部分养殖户觉得后市可期,选择压栏,造成屠企收猪难。实际上猪少了吗?并没有,而是养猪户都在选择压栏,等待高价的到来。紧接着屠企压价,猪价从7.6元降到了7.3/7.4元,然后到现在的7.15元/斤,我相信有一部分人在一开始掉价就跑了吧?而且这样的人估计不在少数,小编看的一些猪叔猪姨们聊天的内容就是不管大猪小猪,够斤两了直接卖,这就造成了同一时间市场上的生猪出栏量急剧增加,给屠企压价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放眼全国,现在唯独东北局势紧张。此次涨价由东北牵头,东北涨,全国涨;东北跌,全国震荡。毕竟近来一直有东北猪价怎么走,全国猪价就将出现类似的涨跌。对于此,小编想说的是:涨跌不是咱养猪户个人能够决定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杠杆的操控,对于未来的猪价,还是可以期待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距离冬至还有10天,全国大范围的普遍降温有利于猪肉消费市场的好转,小编预计此次震荡还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等到冬至前后,猪价就会有所上浮。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部分企业也有压栏惜售情况的出现,因为大家要合理避开出栏高峰,你卖我不卖,你不卖我卖,采取迂回战术,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利益。
坐等涨价反弹
最后,小编预祝东北地区能够雄起!过不了金猪年咱过个银猪年!
流溪河支流仍有多个非法养猪场
日前,黄埔区九龙镇燕塘村的一家有大约300头猪的非法养猪场已被拆除,但有市民向南都记者曝料:黄埔区九龙镇的流溪河支流旁边仍有多个非法养猪场。
被点名的猪场已拆除复绿
此前在广州市总河长工作会议上,黄埔区九龙镇燕塘村的一家有大约300头猪的非法养猪场受到广州市主要领导的点名批评。
近日,南都记者来到燕塘村回访发现,这家非法养猪场已经被拆除,地面也已经被平整,并且还种上了树苗和草皮复绿。几头白花花的小猪在草地上走来走去。靠近之前养猪场的池塘,因受严重污染,池塘内依然堆积着大量黑色的猪粪。
“其实很多养猪场都没有拆,在这附近就还有一家小猪场。”在知情人士阿良(化名)的带领下,南都记者在不远处就找到了一家猪苗场。“粗略数了一下起码有好几千头。”阿良说。
这些小猪都是卖到哪里去的呢?养猪场的工作人员表示,卖到哪里的都有,甚至还有清远、韶关的货主前来进货。阿良说,虽然这里离流溪河的支流较远,但这么多的小猪,如果在附近没有其他养猪场,有点说不通。
据广州市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整治的通告》,流溪河干流河道岸线和岸线两侧各5000米范围内,支流河道岸线和岸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项目。这意味着,即便不直接污染流溪河的干流或支流,在禁养区范围内养猪,依然是严厉打击的对象。
流溪河支流发现多个非法养猪场
那么,流溪河的支流有没有非法养猪场呢?从燕塘村被领导点名拆除的养猪场出发,沿着流溪河的支流溯源直上5公里多,就来到了九龙镇的枫下村,这里也有一个上百头规模的养猪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就如“游击队”一般,此前是从白云区的太和镇搬过来的。
继续沿着支流溯源,再往上游走大约3公里,在凤尾村又找到了一家养猪场,情况和之前的枫下村和燕塘村的情况类似,临水、靠山。餐厨垃圾堆放在食料区,经烧火加热散发出一阵浓烈的馊臭味,离开食料区,则是养猪场的尿液和粪便的臭味。
在阿良的带领下,南都记者一个下午走访了8个养猪场。除了在黄埔区找到多家养猪场,在白云区的钟落潭镇也找到几家非法养猪场。现场可见,有的养猪场还涉嫌在附近收纳生活垃圾,散发出恶劣的生活垃圾的腐臭,以及焚烧垃圾的各种臭味,现场情况非常糟糕。
在南都采访的过程中,有4家养猪场相隔不远,其工作人员均表示养猪场的老板是村干部。随后南都记者了解到,这4家养猪场属于同一个老板。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