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12月2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12月2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腊肉制作时间不集中 市场消费被分散(2017年12月27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7年12月27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5.00元/公斤,较昨日相比下跌0.02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12月20日)下跌0.05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4省份猪价上涨,16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重庆,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15.74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05元/公斤于13.91元/公斤。黑龙江、河南、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新疆 | ↑0.05 | 浙江 | ↓0.08 |
贵州 | ↑0.04 | 辽宁 | ↓0.07 |
安徽 | ↑0.04 | 江苏 | ↓0.04 |
福建 | ↓0.04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5-7.8元/斤,河南7.3-7.6元/斤,江西7.4-7.7元/斤,广东7.3-7.6元/斤,湖南7.4-7.7元/斤,山东7.4-7.7元/斤,湖北7.4-7.7元/斤,河北7.3-7.6元/斤,北京7.3-7.6元/斤,辽宁7.1-7.4元/斤。
今日猪价行情无太大的变化,持续以震荡偏弱调整为主。目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企业收购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之前被部分媒体炒作的“冬至”节气也并没有对市场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南方腊肉制作虽已进入高峰期,但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主要是随近几年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腊肉制作时间段不集中,相当一部分居民会选择提前准备腌制品,分散市场消费,从而导致腊肉制作高峰期对生猪市场的支撑作用逐年减弱。
猪价冲出低迷走势 利好发酵大行情将启动
进入12月下旬,猪价并未出现明显的涨势,尽管冬至已经过去,南方腊肉需求旺季已经到来,但是生猪市场供需博弈局面依旧延续。目前北方部分地区屠宰场小幅下调生猪收购价格,南方地区受腊肉消费支撑,生猪价格整体平稳运行,北降南稳态势明显。
周末两天,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出现小幅回落,各省猪价跌多涨少。猪价整体继续调整局面,而且持续在14.9元/公斤附近震荡。

目前,南方地区由于腊肉制作的需求支撑,猪价多保持平稳,局部小幅调整。而北方需求市场猪肉消费比较平稳,加之市场供应尚可,屠宰企业有一定压价意愿,多地猪价出现回落。现在南方腊肉制作消费需求已经进入最旺季,但市场生猪供应量充足,并未出现明显的短缺迹象,所以供需博弈的态势继续延续,导致猪价总体保持平稳震荡的态势。现在卖方市场没有恐慌也没有集中出栏,屠宰企业也继续观望,预计后市春节行情开启猪价还有一定涨势。
周期期间东北部分地区生猪结算价出现小涨态势,但是全国范围内的生猪结算价并没有明显的涨势,实际结算价主要以稳定为主。也难怪,目前生猪价格总体震荡调整,猪源供应相对充足,屠宰企业采购压力不大,而猪肉终端需求跟进力度不足,所以行情始终还未出现明显的涨势。加之目前冬至节气已过,部分企业屠宰量出现下滑,对猪价无利好支撑,预计短期内生猪结算价或还有下降空间,但是并没有大幅度的回落空间。毕竟现在生猪市场处于旺季阶段,猪价就算涨不上去也很难掉下来。整体来看,短期内在猪价尚未打破僵局的情况下,结算价稳定为主,局部微降,养殖户一定要密切关注价格变化,适时出栏。
现在卖方市场惜售挺价,而屠宰场压价收购,博弈态势激烈。四季度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大师终端需求增速依旧缓慢,南方腊肉制作并未能带动猪价的全面涨势,所以这刺激了养殖户一定程度的出栏。业内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难有大幅波动,生猪市场价格将位于7.5元/斤附近继续震荡前行。建议养殖户掌握好出栏节奏,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出栏。
需求暴增!但生猪价格不涨反跌?
根据猪价系统显示,外三元猪价近20日在15元左右波动,涨涨跌跌。值得注意的是,冬至之后北年猪,南腊肉行情也出现,猪肉需求暴增,原本应该暴涨的猪价,却出现小幅下跌。这是为何?
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说明目前虽然已逐渐进入到南方腊肉制作的季节,但市场需求支撑依然不足,导致猪价这段时间一直持续震荡调整;其次仔猪价格出现上涨,说明目前市场上仔猪供应整体偏紧,主要是因为新增企业外购仔猪数量大。

上个月的这个时候,我看了一下大家当时对猪价预测的猪价,大部分都是7.5左右,那么,冬至已经过去,全国各个地区的生猪价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均价超过7.5元的只有华东、华中以及西南地区,其他地区均不到7.5元/公斤。但是也相差不大。大家对猪价预期其实还是挺靠谱的,赞一个,说明大家比较理性,盲目鼓吹涨多少跌多少的人少了。
以往惯例来看,猪价在冬至都会有一个小的上升期,今年则没有出现,甚至冬至的节气相应完全没有体现,就我个人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天气因素,前段时间全国普遍降温、雨雪天气,尤其是北方地区受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影响下,猪价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屠企该压价的压价,养殖单位并没有得到利好支撑。
2、节日效应不显,从今年的清明节、劳动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期间猪价的走势来看,影响效果降低了很多,不如往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传统的过节在生猪这方面的消费所占比例降低甚至是减少了很多。
3、南方腊肉消费高峰已经告一段落,前半期南方地区虽受拆迁影响有所下跌,后来受制作腊肉影响,需求增加,对猪价提振作用较大。
4、供大于求局面开始显现。需求的跟进不足以及养殖单位的压栏等价形成反比,由于压栏成本以及风险的提高,现在市场猪源供应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出栏体重增加明显。
5、从农业部公布的白条出厂价来看,基本呈现下跌趋势,屠企利润薄弱,涨价意愿不强,屠宰量难提升。
育肥猪看不见的浪费也是大风浪,否则利润都搁浅了!
饲料浪费现象,但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还有更大的浪费。
有的育肥猪料肉比是3:1,有的育肥猪料肉比可达到2.5:1,还有的育肥猪料肉比可达到2.2:1,差别太大了。3:1 与2.5:1相比,二者相差(2.5-3)/3=16.7%,如果是3:1与2.2:1相比,二者相差(2.2-3)/3=26.7%;这两个数据比上篇所说的5%要多得多。

那么看不见的浪费为什么会不被人重视呢?
首先是养猪人数据观念不强,仍然是喂猪一群,用料一车,卖钱一堆,但怎样细算,他们没有考虑。没有数据,也就不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其次是计算不方便,养育肥猪,就是数据观念强的,也只能是一批猪一算;而如果是逐渐进猪与出猪,那就更不好算了。
再就是被短时间的假象所蒙蔽,有的养猪者在选一种饲料时,也会做试验,当试验结果不错的时候,他们会一直使用下去;但要知道,试验的猪和大群饲养是完全不同的,试验猪是挑出的猪和挑出的料;如果是饲料厂家专门做的试验料,那差别就更大了。
猪场里都有哪些看不见的浪费呢?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不按阶段调整配方:大猪应该吃大猪料,小猪应该吃小猪料,每个体重阶段都应有该阶段的配方;大猪吃小猪料是浪费,浪费的是价格差;小猪吃大猪料也是浪费,浪费的是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
2、 配料不过秤:配方没错,但加工料的时候不过秤,配方的合理性就不存在了;当我们看到饲料加工时没有过秤,这种浪费也就存在了。
3、 饲料原料质量差:如果饲料原料质量达不到标准,那配出的料也不会是全价料;特别是玉米或麸皮发霉,那不但影响的是营养水平,还会引起中毒。
4、 慢性病的浪费:如果有部分猪得了慢性疾病,如气喘病等,那吃料不少而长肉不多,那浪费是一定的了。
5、 环境不适的浪费:前面谈过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密度大和空气质量差也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任何不利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生产性能。
育肥猪看不见的浪费,一定要重视,否则利润都跑了
6、 管理不当的浪费:如饲养员忘了加料,让猪饿了半天;维修水管时忘了打开阀门,猪一天喝不上水;频繁并圈导致猪打架等应激;这些也都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怎样杜绝看不见的浪费呢?
要有意识,当我们养猪比别人赚钱少的时候,算一下账,然后查找原因,再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