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3月2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3月2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猪价持续反弹 但东北地区涨幅明显放缓(2018年3月29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3月29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0.28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5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22日)下跌0.12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0省份猪价上涨,5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17元/公斤于11.61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9.38元/公斤。吉林、安徽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浙江 | ↑0.17 | 新疆 | ↓0.04 |
湖北 | ↑0.17 | 内蒙古 | ↓0.03 |
北京 | ↑0.14 | 天津 | ↓0.02 |
河南 | ↑0.14 | 黑龙江 | ↓0.02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5.2-5.5元/斤,河南4.8-5.1元/斤,江西5.1-5.4元/斤,广东5.1-5.4元/斤,湖南5.0-5.3元/斤,山东4.9-5.2元/斤,湖北5.0-5.3元/斤,河北4.7-5.0元/斤,北京4.8-5.1元/斤,辽宁4.7-5.0元/斤。
今日猪价持续小幅反弹,东北地区涨幅明显放缓。目前市场供需形势并没有发生改变,供大于求的情况仍持续,屠宰企业收购低价猪做猪肉储备也并不是大范围的情况。虽近期市场需求已经出现逐步缓慢增长的迹象,但目前对市场的拉动相当有限,市场对于猪肉的消耗仍较缓慢。建议养殖户提前关注生猪市场动向,为自己预留更多的决策空间。
猪价跌了 但现在切实感受到亏损的只是养殖户
现在的猪价已经让养殖户叫苦连天了,因为又开始赔钱了。然而从消费者与肉贩口中得知,猪肉价格较年前确实有所回落,但并不明显。可见吃肉的并未吃到多便宜的猪肉,而卖肉的也是照旧如常,或许猪肉不好卖了,但是还未进入亏损状态。基本上可以说,猪价跌了,但现在切实感受到亏损的只是养殖户。养殖环节总是第一个接受亏损的,所以这个环节的薄弱性值得业内给予关注和政策的扶持。
我们知道市场上价格变得快,但是猪肉的供给变化较慢,这就造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那么所以肉价的反映也会非常迟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猪肉贩子并不会轻易自觉地将肉价降下来,他们并不会放弃赚取差价的好时机。
低迷态势不易结束 养殖户开始减产止损
我们一直强调养殖户要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目的就是在亏损期来临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亏损,但是这谈何容易呢?成本高、效率低下是整个行业的通病,所以一旦进入下行猪周期之后,为了止损,养殖户做的最多的是减少产能。
如今养殖户养猪再次进入亏损状态,所以很多猪场为减少损失开始淘汰或卖掉母猪,有的还在技术上采取措施抑制母猪生长。虽然现在市场上不乏等待止跌反弹态势的养殖户还在二次育肥,但是部分外购小猪的养殖户已经在减少小猪的外购数量,来应对猪价低带来的损失。其实就现在的猪市情况而言,减产和精细养殖是明智的选择,赌市等价的风险非常大。
养殖户步入亏钱养猪的阶段 但谁会主动大量去产能呢?
很多养殖户表示,当前的生猪收购价是这几年来最低的。尽管这几天生猪价格跌幅有所缩窄,价格洼地的反弹幅度较为明显,但是猪价的平均涨幅还是非常小的。而且现在生猪要卖到6.5元以上才能保本,显然短期内猪价不具备反弹到这个价位的能力。从长远来看,今年和明年或许都不是安全期。今年,春节结束之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人工和饲料成本出现上涨,养猪又开始亏本了。确实现在养殖户开始淘汰母猪减产,但是这点减产并不足以减少供给,而且那些动辄百万上亿的投资怎么可能会主动的去产能呢?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下行周期有可能被拉长的可能性,到时候一些实例薄弱的养殖户恐怕又得被逼退市了。
农业农村部:年内不存在长期下跌基础!
好消息!受北方价格上涨带动,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上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表示,前段时间季节性因素与恐慌性出栏叠加,形成价格踩踏效应,今年生猪市场供应不会明显增加,年内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
广大养殖户要坚定信心,猪价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建议大家做好春季养殖,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出栏。
据监测的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8年3月27日新牧网价格指数为84.07,较前一日上升0.25个点,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5.12元/斤。全国生猪价格主体稳定,受北方价格上涨带动,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猪市行情有向好迹象,上涨范围进一步扩大。
猪价稳中小涨,养殖户看涨情绪浓
今日全国猪价稳中小涨。受北方价格上涨带动,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屠企稳价观望,生猪收购情况一般,市场成交量基本稳定。
东北主体猪价暂稳,局部屠宰场试探性压价;华北猪价小涨,但因消费疲软,持续上涨压力大;华东猪价主体稳定,生猪供给相对平衡;华南猪市持稳,市场仍有少量大猪,供给双方观望;西南猪价稳中伴涨,市场猪源相对充足,但养殖户看涨情绪浓。
分析部认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阶段已过,猪市行情有向好迹象,成本线下销售价格,养殖户谨慎出栏,全国生猪价格主体稳定,但终端消费恢复缓慢,猪价上涨支撑不足,预计近期猪价稳中小幅上行,上涨压力相对较大。建议广大养殖同行做好春季养殖,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出栏。
农业农村部:供需总体平衡,年内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表示:近期猪价下跌较快、跌幅较大,专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与恐慌性出栏叠加,形成价格踩踏效应;从供需基本面判断,年内生猪价格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

今年以来活猪价格累计下跌24.7%。据监测,1月中下旬以来,活猪价格持续下降,累计降幅达24.7%。特别是春节假期后,猪价快速下跌。其中,2月份第4周活猪价格比前一周下跌6%,创近10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3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1.58元和22.29元,同比分别下降29.8%和18%。据测算,养殖场户已普遍亏损,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亏损200元左右。
季节性价格下降、恐慌性出栏等因素叠加导致价格踩踏效应
一方面,按照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春节后猪肉消费减少,猪价也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今年春节前后猪肉供需形势与往年有所不同。
据监测,1月份生猪平均出栏活重124.79公斤,比上月增加了2.45公斤,创历史新高;2月份出栏活重也达到124.37公斤,说明一些养猪场户赌春节行情,明显压栏惜售,部分养猪场户选择购买大猪二次育肥。
另外,受1月份连续降雪影响,东北、华北地区生猪调运受阻,加上春节期间屠宰企业放假停工,也积压了一批大猪;春节前1.3万吨中央储备猪肉轮库集中投放,多个因素叠加导致了猪肉市场出现阶段性明显供需错位。
据了解,春节假期后一些大型屠宰企业顺势大幅压价,导致养殖场户出现了恐慌性抛售,生猪价格跌破成本线,只能越跌越卖,形成了价格踩踏效应。
近期活猪价格跌幅比猪肉价格大一倍左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恐慌性出栏的特征。2月份东北地区活猪价格比上月下跌13.2%,但华南地区跌幅仅为3.4%,说明生猪调运受到一定影响。
今年生猪价格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近年来生猪生产性能明显提升,有助于增加生猪出栏量,但由于今年环保因素影响仍然较大,养殖场户增养补栏比较谨慎理性。
据监测,2月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5%,存栏下降与生产效率提高形成了对冲。另外,去冬今春低温寒冷天气导致了仔猪成活率下降,5-6月份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
结合对东北西北地区大型养猪企业新增产能跟踪监测情况,综合判断,今年生猪市场供应不会明显增加,消费需求可能仍将延续小幅下降势头,供需将总体平衡偏宽松,年内生猪价格不存在长期大幅下跌的基础。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