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和谈,似乎就差签字了。特朗普吹嘘的500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似乎吓了市场一大跳,然而过两天后发现,价格不但没跌,反而开始飞涨。而近两天市场流传的国内采购1000万吨的美豆似乎对盘面也没有压力,为啥子捏,两个字:没货。
华北告急,山东告急,这两个地方提货要费老大劲了,油厂不是限产就是缺豆,而作为豆类的晴雨表,这两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很多人分析各种利多利空因素,但是不管你列举再多的利空因素,进口再多的大豆,需求不稳定等等,但是就短期来讲——没货,提货难于上青天,油厂压车。
没货还跌个屁,爱要不要,那么短期下跌的基础就没了,所以短期下跌概率非常小。而更重要的问题是,缺豆危机,部分油厂会直面这个问题,从上周的库存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东西。沿海大豆库存392.3万吨,上周409万吨,库存进一步降低,上年同期为708万吨,豆粕库存57.4万吨,上周52.5万吨,略增,但是仍大幅度低于去年的77万吨,山东华北库存极低。而本周起开机率将提升,但是大豆短期偏紧仍未得到解决,上周大豆到港量仍不多,沿海油厂为上周到港100万吨多一点,短期弥补不了缺口。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四处宣扬后面的“豆荒”,其实大可不必。目前油厂毛利润尚可,在200+,油厂采购巴西大豆积极性比较大,最近不断的在采购南美的船期。而对于美豆,目前已经采购560万吨,还有460万吨未装船,另外还有有关人士说的“1000万吨无关税的配额大豆”,这些大概率都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启程运往中国,而如果下个月APEC中美签订纸面协议,这个运输进度会加快。这个船期订购让11月和12月预期到港的大豆达到月均800万吨,然而,大量到港仍需时日,因为长途运输需时间。
所以市场也有流言称:国储将释放800到900万吨大豆给市场降温,但是该消息并未得到确认,所以暂时当不得真。
现在就把这个逻辑给理清楚了。短期偏紧,远期偏松,由紧到松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将是现货由强走弱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现货偏紧,远期的这些利空就无从发酵,短期就不要想豆粕跌,至于后面下跌,那是需要时间过渡,目前条件明显达不到。目前对于多空来说,空头仍需等待,多头前期有多头仓位的可再拿拿,至于牛市的事情现在先别想那么多,试想现在进牛市,明年岂不更牛,目前的这个条件不至于。
短期上脑思路清晰点,别动不动就发热,客观看待。短期不好跌,接下来也别拿它太当回事,因为现在离“牛市”还太远。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