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估44.12亿只 ,同比增幅11.70%

2025-07-01来源:国际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25年中国肉鸡市场产量或将继续增长。上半年,国内肉鸡市场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一直存在,需求端又萎靡。导致上半年白羽肉鸡、黄羽肉鸡、817小型白羽肉鸡价格犹如过山车,尤其到了5-6月低迷程度超过预期。小编进行了肉鸡市场分析及2025年下半年肉鸡市场展望。供大家参考。

产能过剩 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估44.12亿只 ,同比增幅 11.70%

 

  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均价预估值为 3.52 元 / 斤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6.96%。价格波动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图片

  (一)供应过剩:出栏量持续增长  

  供应端压力是导致价格低迷的重要因素。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估值为 44.12 亿只 ,同比增幅 11.70%。年内来看,上半年白羽肉鸡月度出栏量整体呈震荡上升趋势,1 - 2 月受春节屠宰企业放假影响,毛鸡出栏量处于上半年低点,其中月度出栏量在 5 月份达到最高值 。  

  近年来,毛鸡养殖以中大型养殖场为主,其补栏节奏相对稳定。3 - 6 月随着养殖端陆续实现盈利,整体补栏积极性提升,加之鸡苗供应量增多,推动毛鸡出栏量增加。以江苏某养殖大县为例,2024 年白羽肉鸡出栏量为 5000 万只,2025 年上半年已突破 3000 万只,同比增长 20%。出栏量的持续大幅增长致使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屠宰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严重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二)需求疲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需求端表现同样不容乐观,持续低迷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上半年企业冻品平均库容率为 79.90%,同比上升 7.93 个百分点 。从毛鸡出栏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但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从需求端分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贸易环节采购谨慎,多采取随用随采的方式,导致企业出货压力较大。特别是在二季度,屠宰企业频繁外租冷库,反映出企业产销情况不佳以及库存压力偏大,市场处于产能相对过剩状态,这无疑是肉鸡价格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广东某大型超市肉类销售区,购买猪肉和牛肉的顾客明显多于购买白羽肉鸡的顾客,主要原因在于价格因素和替代品的竞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消费者在购买肉类产品时更加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提高,部分消费者因经济压力减少白羽肉鸡购买量,或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进一步抑制了白羽肉鸡的市场需求。 

  (三)价格波动:阶段性特征明显 

  上半年白羽肉鸡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月11日,肉鸡价格跌至上半年最低点,每斤仅2.79元。春节刚过,跨年鸡集中出栏,企业复工后前期积压的鸡源大量涌入市场,供应端压力巨大。而需求端由于社会鸡企业复工延迟,市场需求缺乏有力支撑,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毛鸡价格大幅下跌。  

  3月29日,毛鸡价格攀升至上半年最高点,每斤3.71元。这是因为前期补栏量减少,养殖环节亏损日益严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加之3月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影响,养殖难度大幅上升,毛鸡出栏量紧张,市场甚至出现加价收购现象。尽管产品市场走货情况一般,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且库存压力上升,但供应端的收缩对价格的提振作用更为显著。  

  到了6月,随着产品市场需求逐渐放缓,企业库存压力越来越大,收购意愿急剧下降,再加上鸡源不断增加,毛鸡价格再次跌至年内相对低点,每斤3.41元。若剔除春节假期后企业尚未完全复工复产的时间段以及6月超预期低迷的时间段,上半年白羽肉鸡价格运行节奏整体较为平稳,主流成交价格一直在3.55-3.70元 / 斤之间横盘调整,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但由于上半年出栏量同比增加、需求持续低迷以及企业库存压力较大,毛鸡市场价格整体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行业发展面临困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