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涨的热闹,东北看着眼热

2021-03-23来源:粮油信息网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进入3月下旬,玉米价格行情依然令人纠结。虽然山东玉米行情在上周末期开始回暖。但是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行情依旧不理想,企业收购报价依旧保持钝刀割肉的状态,北方港口的收购报价也像见了鬼一样,东北供应方只能看着其他产区回暖眼热。这几天雨雪天气更是东北供应方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装车看粮不但身冷,心更冷。错过高位可能成为很多供应方的意难平,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两口子天天“撕巴”也解决不了问题,玉米卖不卖成为一个难题。中国分析员认为,短期内的东北玉米行情走势没法反转,存不住的别难为自己了。

  天气继续考验粮质,潮粮变质留存难。这个周末东北多地遭遇降雪,一张20日的天气图让大家直观的感受一下。虽然降温的天气能让一些保存条件的有限的潮粮喘口气,但刚才看了一眼中国天气网,专家表示周一开始,随着雨雪撤退,天空放晴,我国自北向南新一轮升温将陆续开启,春暖回归。这意味着积雪将融化,一些依旧没有及时处理大水分潮粮的主体要难受了。上周帮一份水泡粮找了一圈酒精厂,结果都嫌弃水分大还发臭,这样的市场,大家自己体会吧。

  疫情延误、看涨情绪、错付粮库、需求缩水等因素导致的降价行情,可能还是接下来小段时间内东北玉米市场的主旋律。只能期待华北涨价吸引东北大军南下,从而缓解东北深加工门前排队压力,限制东北玉米降价了。不过看近期这状态,山东涨势可能站不住多久,泥菩萨过江。

  企业需求疑似有变,环保大旗摇起来。18日内蒙古深加工成为玉米市场最闪亮的那一颗星。一条部分内蒙古企业将限产的消息在各个群聊广泛传播,并得到个别工厂的相关人士积极转发,给玉米这个小圈子丢了一颗大石头。

  当时新闻敏感度(爱看热闹)点满的我,迅速在网上搜了一些碳中和这个字眼,发现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实提了这个。虽然之后经过打听,工厂玉米采购方面表示没有确切消息,表现的特别激动的更多的是产品销售方面。而且政策也可能这么快就落实下来,各方核算、博弈、权衡需要时间。但既然在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这些,那就说明早晚都会落实一系列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这个消息的立足点是没问题的,至少比最近被口诛笔伐的主播们讲的那些准确度要高很多。

  脑洞大开想象一下,这样的政策如果落地,肯定会对影响一些企业对玉米的部分需求。然后玉米市场蛋糕又小了一块,导致玉米价格低迷。再结合近期大哥崩了也跟着羸弱的小麦行情,是否可以理解为,这可能也是一种防止口粮过分溢价的手段。经过一番头脑风暴,这个消息的切入点和目的也没问题,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我戏太多。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政策后续的戏怎么唱。

  进口玉米密集通报,替代谷物又要拍。近期国外又密集通报对华出口玉米的消息,狼不但真来了,还没完没了的吃我们圈里的羊,可谁让咱的篱笆不太够而草料又有限呢。在网上看到一段消息:据预测,中国今年的玉米进口量可能从2020年的1,100万吨最终攀升至4,000万吨。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最新估计是,在2020-21年销售年度,中国的进口量为2,400万吨,是一年前的三倍多。国产玉米高价,进口虽然也在涨价但依旧有优势,难怪相熟的南港朋友表示生意难做,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筹码,牌桌都上不了。同样国产玉米高价影响,定向稻谷掺兑玉米/小麦也卖的很好,月底又要拍卖,继续填补饲料厂的需求。虽然南方的水稻库存不多了,后期定向稻谷的拍卖将以东北地区为主,但便宜既是正义,国产玉米面对市场蛋糕缩水没得办法。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的天气并不理想,所剩不多的地趴粮以及粮贩手中的大水分潮量依旧面临考验,走货压力依旧巨大。非东北产区的打法,他们正值供应不足期,要涨价吸引上量,可能会分流东北玉米,从而缓解东北玉米价格的颓势。甚至随着东北玉米的流失,有可能会造成东北玉米阶段性恢复性上涨。但是,能不能留到那时候,是个问题啊。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